蜜蠟和琥珀有什麼區別?它的價值又體現在哪裡?

蜜蠟是一種千萬年前的松樹脂化石,因“色如蜜,光如蠟”而得名:蜜蠟。

蜜蠟在國際上分類其實是琥珀中的一種,是由松科松屬植物的樹脂所形成的化石,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長呈現半透明或不透明狀,而全透明的則被命名為琥珀。較其他珠寶,蜜蠟的內部組織較為鬆散。

目前最為有名的就是波羅的海沿岸所出產的琥珀,而有琥珀的地方就一定有蜜蠟,目前市場上產量最多的莫屬俄羅斯與烏克蘭,其次是波蘭的片狀料;與丹麥的海漂料子。

單對比質量,俄料的顏色雖較深黃,但蠟質較厚,可惜的是成品量偏低;相對烏克蘭的料子顏色較淺白,蠟質通透且出成率相對高。

在色澤的分類上,我們常分為:雞油黃、鵝絨黃、檸檬黃、糖蜜、橘黃、棗紅、白蜜蠟等。

較蜜蠟與琥珀的差別,在透明度上二者的透明度最為直觀。雖本質都是樹脂化石,且都為有機寶石,透明度的差異是因為其中的琥珀酸含量不同導致的。

當琥珀酸的濃度低於4%的時候,就會呈現透明狀;而當琥珀酸濃度高於8%的時候,就會呈現不透明狀,也就是我們稱為的蠟;當化石內的琥珀酸濃度介於4%至8%,此時我們便稱為半蜜半珀、金包蜜、金絞蜜等等。

除此之外蜜蠟的價格差距巨大原因主要是

(1)料子的新老程度是決定蜜蠟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建議新入坑的玩友入手老蜜蠟,不僅是因為價格昂貴,主要也是因為不易辨認。

(2)價格根據顏色的不同而差異,尤其市面上稀缺的白蜜蠟,更是價格不菲,按照價格從高到低的排序,分別是:白蜜蠟、花白蜜、雞油黃、檸檬黃、鵝黃。

(3)蜜蠟的內在品質是很重要的,蜜蠟的質量、紋路、雜質,讓看著相同的蜜蠟,價格天差地別。

蜜蠟和琥珀有什麼區別?它的價值又體現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