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我小姑在某體檢機構做完體檢後,臨走前被一個小姐姐邀請進入了一個“教你如何輕鬆降血糖”的微信群。起初是體檢機構的醫生免費地給群友做諮詢,一週之後就開始發出產品銷售、調理服務邀請等。
看著別人似乎毫不費勁就能降低血糖,小姑也有點心動動,發微信問我“大妹,你說我要不要試一下這個?6888元半年,看著很有效果,他們說只要配合得好,血糖肯定降。”
我問“那我上次告訴你的飲食方法有嘗試過嗎,血糖怎麼樣?”小姑又說“你這個方法好多東西都不能吃。他們那和你不一樣,他們有餐包的,說只要吃這個餐包就行了。”
我知道小姑很愛吃甜食,雖然現在很少吃了,但每次看到還是忍不住吃一小口,我又問“那根據他們的調理方式,吃了這個餐包後,你是不是啥都可以吃也可以控血糖?”
小姑沉默了,說,“我去問問他們。”
1
近幾年,互聯網+營養服務模式越來越火。某些體檢機構、美容院養生店等的都會開個微信群,分享相關的營養知識。而微信,因為用的人多且開發空間大,是作為健康宣教、開展群體性或者個體針對性健康管理的首選平臺。
而這些基於“微信群”的健康管理群,以糖尿病管理為例,大概有兩種模式:1+1模式,1+n模式,其中大多都附帶著降糖的產品。
1+1模式就是1個營養師對1個糖尿病患者。也就等於,你專門購買某營養師的時間進行營養調理。這種模式大多是先購買產品,降糖服務是作為售後服務的一種形式;也有的是營養師邊服務邊銷售,就看你舍不捨得花錢。
而1+n模式,就是1個營養師對應n名糖尿病患者。通常都是營養師在群上分享各種各樣的養生知識、教你怎麼控糖,附帶著推銷某產品,就看這n個人中,有多少人願意購買,轉化成1+1模式。
也就是,無論是1+1還是1+n,這些微信群大多都是為了銷售某個產品、某種服務。
2
那這種產品和服務,都有些啥呢?
最常見的是各種各樣的代餐粉,讓你用這個代餐粉作為主食;也有的是某種營養素,說能夠降低血糖,例如蜂膠、鉻元素、苦瓜提取物;或者某些有降糖功效的茶飲、茶葉;也有些是啥都有的例如體脂稱、益生菌甚至生鮮蔬果、食用油等等。而這些,極有可能還會發一些客戶在群上說的照片、圖片作為證據,來表明自己的這個產品確確實實有用。但無論賣的是啥,都會建議在生活飲食上作出調整,都會有飲食的控制、運動的建議。
另一種的,也就是這種服務:設計食譜、運動指導、健康知識的分享(包括文字、圖片、文章、鏈接、視頻等多種形式)等,這種服務一般都是1+1模式的比較多,才能做到具體化和針對化。例如,會進行定期的視頻或者電話來觀察這一段時間到底做了些啥,做得怎麼樣,要怎麼調整。
3
那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講,這些微信的服務,到底值不值得參加呢?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無論是銷售產品還是銷售服務,這些“糖尿病群”的核心都是——提高你自我管理的水平,幫助你發現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習慣並進行糾正。
說句大實話,真正能夠降血糖的物質,只有藥物和胰島素,包括我們自身體內分泌的內源性胰島素,和注射的外源性胰島素。所謂的保健品、降糖餐包,都離不開我們日常飲食、運動習慣的配合,離開了這點,任何產品都顯得沒效果。所以倒不如說,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才是真正的“降糖產品”。
因此,對於大多數糖尿病人群來說,如果你能夠遵循醫囑吃藥,能夠通過在網絡上獲取的這些那些降糖知識來控制自己的飲食,能夠規律運動,那這些產品、服務,其實是沒有太大的必要;但如果僅僅是想用錢買什麼東西,就能夠滿足自己飲食慾望的同時還能控制好血糖,那就是痴人說夢了 ;如果你覺得有人監督可以更好的養成這個習慣,或者更好的進行自我管理,那麼這些服務或許適合你。
結語
所有的“糖尿病群”或者“控糖服務”,都是為了增加你對糖尿病的認知,告訴你要怎麼自控、自律,要怎麼改變自己的不良飲食習慣,要怎麼增加運動。而所有的“產品”,是存在於背後那深不可測的利益鏈。
5G、AI技術的發展,會進一步完善這個模式。智能血糖儀、可穿戴的設備可以和大數據平臺連接在一起,通過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對個人的行為進一步分析、優化,生成科學的、個性化的知識教育和管理方案。相信這個系統的到來,會節省很多人力、時間,也可以提高糖尿病管控的效果。我很期待,也確信科技能給人帶來幸福。
小姑說完那句話之後,就再也沒說別的。
隔日下午,在奶奶家見到小姑,小姑對我嘻嘻一笑,說“那邊說,吃了他們的餐包,就不需要吃米飯、麵條了。問了幾個問題,發現都和你之前說的差不多。我把錢要回來,就沒去了”
我是營養師小小黑,專注於減肥、糖尿病等慢病營養調理。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可以點個贊並關注我哦~
閱讀更多 營養師小小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