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身邊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對心理學感興趣過,有幾個同學看過一些西方哲學史,或者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我覺得這是一個人自我意識覺醒到一個時期自然而然想要了解的內容。

或許從某個時候你開始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好奇起來,開始思考“意義”,人生的意義,世界的意義。有時你會嫉妒某位同學的聰明或美貌,有時你會憤怒得想宰了誰誰誰,而見到你喜歡的人,又會臉紅害羞,不知所措。有時會覺得自己面目可憎低人一等。這些心理有的並不是你主觀完全能控制的。就像站在講臺上發言總是不自覺地緊張,腦子短路,結結巴巴。這些心理的形成是周圍所有環境對人的綜合影響產生的,就像一幅畫,各種顏色手法的結合。如果不去了解這幅畫的繪製過程,又怎麼能理解它的意思?

這本《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的代表作,其觀點與弗洛伊德相左,書中有一部分論述二者的區別。我覺得這本書的分析闡述過程比較科學邏輯,比較少的將問題歸結為神秘性或者遺傳性。而且對很多常見的問題都給出原因和解決方法,書中反覆強調合作精神,充滿人文關懷,讀後覺得正能量滿滿。尤其要推薦給父母和老師,他們對於人心理的養成有很重要的貢獻。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本書的第一章講意義,這個詞有點大有點抽象,可以說是生活的目標,但是又不是,更準確的說是價值。比如說讀書是有意義的,也可以說讀書是有價值的。不論你是想成為一個企業家,科學家,領導人,都是希望自己有更大價值,不同職業只是你體現價值的不同渠道。而價值的實現必須建立在服務別人,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基礎上。企業家通過製作,銷售產品改善別人生活體現價值,服務業通過讓顧客感受都舒適的體驗而體現價值,農民通過種植糧食體現價值。所以沒有絕對的個人意義,真正的生命意義在於個體與他人的交互中。

有三種人比較可能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先天殘疾者,溺愛,和被忽視的兒童。通過正確的方法可以預防和改變錯誤的價值觀,書中所說的有效方法是培養個人與人合作的勇氣和精神。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第二章看起來像是廢話,心靈和身體當然是互相影響的,這一章的用意是說,即使身體有殘疾的人,比如作者本人,只要將自己融入到社會中,而不是過分關注自己,就會成功的學會補償自己的缺陷,只想逃避困難的人,必然落後於人。還有大量罪犯都是來自於壓抑犯罪的家庭,比如法官,警察的家庭。調查發現,教師的孩子往往學習並不優秀,醫生的孩子常常產生精神問題。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父母過度關注這些問題造成的,一旦過度關注,這些就可能成為孩子獲取父母注意的渠道。很多人都有過和父母老師對抗的經驗,越是你在乎的,我就越反對。


第三章是自卑與超越,也是本書的昇華點!想起了九陰真經裡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剩有餘。人為什麼要追求進步,不就是因為還不夠強嗎?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是開始進步的起點。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自卑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憤怒,眼淚,道歉都可能是自卑的一種表現。沒有人會自卑一輩子,總會找到一種追求優越感的方式來釋放自卑。只有設立真正有意義的目標,才是正確的追求優越感的途徑。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第四章分析童年的記憶,第五章講夢,裡面對弗洛伊德學派對夢的理解批評了一番。其觀點是:夢不能預測未來,夢裡的方法不如清醒時思考得到的更好;夢中追求的和白天的目標一致,是生命意義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夢的出現是因為有未解決的問題,目的是產生一種堅定自己想法的感覺,其實就是自欺欺人。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別是家庭和學校的影響。大概佔了全書的五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部分的心理問題很可能都是家庭和學校造成的,所以父母和老師非常適合讀這本書。唯有真正的關心才能幫助每個人形成正確的三觀。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第八章講青春期,通常這段時間被稱為叛逆期。本來聽話的孩子開始和父母老師唱反調,對著幹,是孩子的人格真正改變了嗎?書中的觀點認為其實不是,反抗的種子早就在他們心中了,只不過之前他們覺得自己力量小,沒有表現出來,青春期身體的發育,讓他們覺得自己可以表達不同意見了而已。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第九章講犯罪與預防,“罪犯的做事方式及態度都表現出他在努力解決問題,他在追求成功和優越感。雖然他們很努力,但是他們所追求的方向是錯的,這就導致他的行為不符合社會的要求。”


“其實,對於罪犯的體罰,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學生受到老師處罰,不但不會讓他樂於與別人合作,反而會讓他感到更加失望,結果造成成績下滑,甚至自我放棄,誰在在一個天天捱罵的環境中產生興趣呢?” 想起了一句名言: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對於某些只會處罰學生的老師,送他們一句話:去你媽的吧!Bitch!


第十章,職業問題,十一章個體與社會。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職業、人際關係、性別是束縛人類的三條紐帶。解決其中任何一個問題都需要處理好其他兩個問題。”

“想要解決職業問題,首先要處理好人際問題。我們並不是一個人生活在地球上,想要生存,必須尋得他人的幫助,與別人發生聯繫。”


假如一個孩子在兒童時期就一級確定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那麼他的發展及會比較順利,而有的人到了高中畢業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分工角色,沒有明確的目標,也許他只是缺乏勇氣而已,這時候一定要找出他感興趣的方面。


讀書筆記(1):自卑於超越

最後是愛與婚姻,人類幸福的源泉!


看到最後的讀者都是真愛啊!哈哈,拙作一篇,有興趣的還是看原書,裡面的分析並不複雜拗口,看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