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筆記(一):誰是第一個寫中東遊記的中國人?

第一個遊歷中東並寫下游記的中國人是誰?這是個有意思的話題。

根據目前流傳下來的史料來看,很有可能是一位叫杜環的唐朝人,開啟了中國人廣泛遊歷並記錄中東地區的先河。但他的遊歷,並非如徐霞客那樣一心一意搞旅遊。他是作為一個俘虜,陰差陽錯,遊遍中東,11年後回國,寫了一本書,記錄下自己的經歷,才得以讓後人知曉這段歷史。

中東筆記(一):誰是第一個寫中東遊記的中國人?

杜環是大詩人杜甫的侄孫,也就是杜甫兄弟的孫子。但他那個時候,只是唐朝軍隊裡的一個小士兵。那時的唐朝國力強盛,在西域置有安西四鎮。統轄的地盤遠至波斯以東吐火羅,粟特等地區十六國。751年,杜環所在的軍隊開赴西域討伐一箇中亞小國,在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境內)這個地方,和阿拉伯帝國阿巴斯王朝的軍隊不期而遇。東西方兩大帝國就此在這裡展開一番廝殺。大唐聯軍的葛邏祿部突然叛變,與阿拉第伯軍隊夾擊唐軍,唐朝大將高仙芝被迫率軍突圍逃回安西。這一戰以唐軍敗北告終,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後人研究怛羅斯的專著、文章汗牛充棟。

中東筆記(一):誰是第一個寫中東遊記的中國人?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751年,正是阿巴斯王朝剛剛推翻倭瑪亞王朝的次年,阿拉伯帝國內部局勢還不穩定,阿拉伯人不敢輕易擴大戰局,繼續進攻西域,也就草草收兵。歷史沒有得以改寫。

就在這一戰中,一個普通士兵,杜環,做了阿拉伯人的俘虜,被整編入阿拉伯軍隊。他先後跟隨阿拉伯人,經過了撒馬爾罕(現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馬雷(土庫曼斯坦),繼而進入中亞兩河流域。

在多年後他寫成的《經行記》一書中,杜環描繪了伊斯蘭文化的奇趣之處:那裡的女士都長得比較壯實,衣裳鮮潔,容止閒麗。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由於教法的約束,飲酒是不被允許的。不論貧富貴賤,只要是信教之人,就必須每天進行5此禮拜。每年要過宰牲節,以犧牲獻祭。每過七天,穆斯林要進行一次大集會。他們的君王要登臨高臺,公開宣傳武力傳教的政策:穆斯林不僅要維持高尚的道德,不能姦淫作惡,還要為聖戰奮勇殺敵。英勇殺敵而犧牲者可以成為“沙希德”,靈魂會升入天堂,實在是功德無量啊。

中東筆記(一):誰是第一個寫中東遊記的中國人?


在杜環被俘入阿拉伯軍隊的那幾年,正是阿巴斯王朝在巴格達大興土木,建造新都城的年代。杜環得以親眼看著一個偉大的城市拔地而起,進而成為一個富庶四方的大都會。更有意思的是,怛羅斯之戰中,阿拉伯人俘虜了不少唐軍的能工巧匠,讓他們也參與了巴格達的建造。杜環把這一細節也記錄了下來,他甚至記錄了兩個漢人的名字,京兆人樊淑、劉泚參與了新城的作畫。

經過學者的考證,杜環被俘後還可能參加過對伊朗的平叛,期間參加過建設巴格達新都,後來向西經過埃及去阿非利加省鎮壓伊巴德人,然後隨軍去了今天敘利亞境內的大馬士革地區。在敘利亞,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機會回祖國,可能沿著幼發拉底河前往即將建成的新都巴格達,因此描述的新都更加生動繁華。然後沿底格里斯河從巴士拉入波斯灣,因為巴格達興盛後這是一條繁忙的商路,有很多往東去的商船。回國的途中,還經過了斯里蘭卡。762年,他搭乘的商船終於在廣州登陸。

中東筆記(一):誰是第一個寫中東遊記的中國人?


非常可惜的是,杜環回國後寫就的《經行記》,目前只保存下來1000多個字,後人無緣瞭解到他更多的中東見聞。這實在是一個歷史的遺憾。

但歷史的這一個獨特註腳,很快就有了迴響。

785年,在唐軍和吐蕃人大戰的前一年,唐朝派了一個名叫楊良瑤的太監帶領使團經廣州出海,出使黑衣大食(即阿拉伯帝國阿巴斯王朝)。787年,楊良瑤從黑衣大食返回唐朝。他的任務是希望聯合阿拉伯人,東西夾擊,打擊吐蕃人。歷史也證明,他的出使不辱使命。根據後人的梳理,楊良瑤應是在785年6月從長安出發,8月到達廣州,10月從廣州乘船出發,786年4月左右到達馬斯喀特港,5月到達巴格達。之後786年9月從波斯灣返航,787年5月左右回到廣州,787年7月之後回到長安。

中東筆記(一):誰是第一個寫中東遊記的中國人?


所以,第一個遠赴中東的中國太監,不是鄭和,而是被淹沒在故紙堆裡的楊良瑤。

杜環和楊良瑤的中東奇幻旅程,固然是有客觀因素存在,但這樣瑰麗的故事,也只會在煌煌唐朝才開始出現。據記載,當時居住在長安、廣州的外國人(以中亞、中東人為主)有數十萬之眾。盛唐和中東的文化商貿交流,讓今人神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