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4月1日,腾讯视频播出的天下霸唱的鬼吹灯《龙岭迷窟》掀起了盗墓探险文化的热潮。

前面鬼吹灯系列中的《精绝古城》、《黄皮子坟》、《怒晴湘西》等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更是极大提高了这部盗墓文的画面丰富性。在大众娱乐时代,人们对风水和墓葬文化有着非常好奇的想法。

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沙漠、雪山、森林、峡谷、急流、草原、怪异的动植物,令观众们津津乐道、拍案惊奇。



笔者也被盗墓探险类小说吸引,里面有许多的古玩和盗墓学问等新奇事物。

如蒲松龄讲述《聊斋志异》孤仙、画皮、聂小倩等那般神秘又扑朔迷离。这正是灵异文化的魅力所在,人们总是喜欢在自己的生活中增添一些前所未有的体验。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鬼吹灯》小说系列


而笔者此文,通过对电视剧《龙岭迷窟》的鉴赏,讲讲陕西历史人文地理文化。


电视剧《龙岭迷窟》

《龙岭迷窟》由导演费振翔和潘粤明(饰胡八一)、姜超(饰王胖子)、张雨绮(饰shirle杨)、高伟光(饰鹧鸪哨)等知名演员同场飙戏。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电视剧《龙岭迷窟》剧照

电视剧《龙岭迷窟》出自天下霸唱(张牧野)的小说《鬼吹灯》系列。什么是鬼吹灯?胡八一从一本爷爷辈传下来的盗墓《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到:


传说人的身上有三盏油灯,一盏在头上顶着,另两盏在肩膀上。 据说是盗墓时,需要在东南角点一盏灯。如果鬼不让你盗墓,就会把灯吹灭。是一种活人和死人之间的协议。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点一盏灯看看氧气够不够,如果不够,下去了就是送死。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鬼吹灯》里的盗墓点烛


胡八一遵循着这个摸金校尉祖训规则,当然盗墓过程中发生了很多鬼吹灯灭的场景,这也就塑造了故事的精彩性。

故事开头,在诡异神秘的音乐氛围之下,镜头从陕西黄土高原古蓝县的大山里慢慢延伸到一个墓穴挖掘现场;当地有古老的传说只有打了旱魃才能见雨。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陕西古蓝县


村民李春来抽着烟蹲在一旁思考着事情,然后随着十几个村民带着浓浓的陕西地方口音呼喊。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李春来抽烟思考

墓棺从地底下被挖起,村民在紧张的心理下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棺椁,里面躺着一具年代久远的女尸。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女尸


故事到达高潮,棺材里的一团腐肉从里面跳了出来,不断弹在村民们的身上。这时候当地大哥马大胆用匕首鞭子刺穿鞭打了这团肉,才逐渐死去;而这个时候村长却叫胆小的李春留下把女尸和棺材给烧掉,并告诫不要贪图里面的财宝。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李春来在烧棺材的过程中,突然下起了暴雨,王大胆带了一些手下拿走了财宝并扔给李春来一只女尸的鞋子封口。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胆小的李春来被一只鞋子吓破了胆


后来李春来去北京倒卖这只鞋子遇到了胡八一和王胖子,透露还有一箱财宝并且马大胆等人被雷劈死的故事。没想到两人和大金牙去了古兰县,在河里意外遇到“铁头龙王”胡八一戳瞎了它的眼睛,在招待所风水高人老大爷的指点,却是马大胆骗人讹诈的手段...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胡八一与铁头龙王决斗



导读:

陕西历来是一个历史文化大省,十三朝故都西安更是奠定了其在中国的文化地位。西周、秦、汉、唐等王朝不断此地建都更迭,自然有着不少的历史人文精华。这个聚集和沉淀了上千年文化的“八百里秦川”近年来新闻媒体更是报道经常挖出古墓的讯息,这让我们对陕西的人文地理更是充满着浓厚兴趣。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陕西挖出古墓的新闻报道


陕西地域和方言

《龙岭迷窟》因为是和陕西有关,自然在剧中有着不少的陕西地理风貌和地道的陕西话。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渔民说话带着陕西方言


古蓝县

电视剧里古蓝县原体就是陕西蓝田县,隶属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属于关中地区。

蓝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距今境内212万年前的上陈遗址,是东北亚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比公认的中国境内最早原始人类“元谋人”早42万年。115万年前,我们熟知的中华民族祖先之一”蓝猿人“,就在蓝田县公王岭一带繁衍生息。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蓝田猿人雕塑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蓝田猿人遗址


陕西方言分属中原官话、晋语、西南官话。我们都知道每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语言,方言是传统语言的变体。

地域和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这是地域差别而造成的变体,是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所在地域慢慢演变而成的个体。如在电视剧中李春来和马大胆等陕西角色就飙出了不少的方言,陕西地域感十足。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李春来的陕西方言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陕西方言



陕北地理风貌

第一集交代了地点是在陕西古兰县,展现的地理风貌便是那种粗犷、深厚、黄土的印象。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位于中国中部偏北;总面积是在64万平方千米。秦岭以北,长城以南这些地区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上,海拔在800~3000米。黄土高原又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去一些石质山地,大多是厚层黄土覆盖。

经过长期的流水侵蚀,逐渐形成了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样貌。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黄土高原地貌


剧中李春来是个地地道道的陕西农民,有着胆小和淳朴的性格特征。

胡八一在古玩市场看出了李春来来自黄土高原,他典型的地域特征面朝黄土地朝天,面黄手茧。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李春来的形象特征




秦腔

《龙岭迷窟》首次出现秦腔表演的便是在古兰县里招待所里的剧台上,当剧台上当地居民们弹起琵琶、拉起二胡、拿起梆子击奏、而唱角则搬起长凳吆喝着“嘿,嘿!”(声音略同),有着浓郁的地域歌剧文化特色。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秦腔


每个地方有着每个地方的非物质地域文化,典型的中国地域非物质有北京京剧、陕北安塞腰鼓、安徽徽剧、赣南采茶戏等等。

秦腔也叫“梆子腔”和“乱弹”,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是中国四大声腔中最古老丰富的声腔形式,秦腔表演有着朴实、豪放、夸张生活气息浓厚

一般以关中方言为基础,泾河、渭河流域诸县的语言发声为“正音”。周代以来,关中地区被称之为“秦”,所以秦腔由此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之一。秦腔以梆为板,月琴呼应,有紧有慢,称之为梆子腔,蜀谓之乱弹。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秦腔《望鲁台》


秦腔所演的剧目一般是神话、当地民间故事和公安戏,比如曲目《春秋笔》、《紫霞宫》、《白蛇传》、《献西川》等等。2006年,秦腔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听声辩位摸骨巽卦


在第三集中,胡八一王胖子大金牙在古兰县招待所遇到了风水算命的老大爷,他是一个瞎子却有高超的听声辩位和算卦能力。老大爷对胡八一有着萍水相逢的际遇,一开始在厕所里便看出两人是常年下墓穴的盗墓人,留下有大难临头的悬念;胡八一

饶有兴趣老大头便开云拔雾般点化了他。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遇见陈瞎子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听声辩位


老头给他摸骨算命有诸侯之相;胡八一自认为求得“离上乾下,大有元亨。”的上上卦,但是陈瞎子却爆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卦术解读——卦在东北方,癸亥日,壬戌时是“得意忘形,盛极而亡。”的凶卦,显示出了老大爷听声辨位和卦术的高超。

陈瞎子凭空摸出了一巽卦,胡八一这时候才受教到了他阴阳风水秘术超脱凡人。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巽卦


陈瞎子留下一首诗: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一叶孤舟落沙滩

有篙无水进退难

时来风雨江河溢

不用费力任往返


在和李春来的饭局上,胡八一意识到了骗局,用抬价借机去上了厕所又遇到了陈瞎子,送给了他一道秘符用来解局,然后又须刹消失...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胡八一困境时拿出秘符



陕西风水秘术文化

风水秘术是《鬼吹灯》系列的看点,围绕摸金校尉寻龙诀分金定穴术这,整部剧盗墓探险场景无一不是穿插这样的角色身份和绝技;而这些风水知识并不是无所依据。

中华风水文化是一种传承有序的传统民俗现象,在百姓们长期的实践中积淀下来,这是对环境进行地理选址布局的一种学问,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特别是农村中的一些生活中的建宅、祭祀、坟墓选址、人身疾病和挫折、孩童出生等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穿插风水迷信。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八卦周易


陕西风水秘术只是中国地域风水文化的一个缩影,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古老文化,看阴宅问八字找龙脉;著名的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正是此般代表。千古一帝秦始皇热衷成仙得道,这位封建迷信的帝王;秦有着成仙之梦有向天地神灵比功劳的意图——封禅泰山。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陕西秦始皇雕塑


秦始皇的想法被术士徐市给揣摩到,便上书秦始皇告诉他大海之中的蓬莱、方丈、瀛洲山上居住着长生不老的仙人,还有让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于是,秦始皇让徐市带着几千童男童女和大量的后勤人员去寻找仙岛。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万里长城(河北秦皇岛境内)


也有传说秦始皇巡视天下的时候江面突然狂风大作,差点把他给刮到江里被鱼给吃掉;秦始皇就认为是当地的风水格局有问题,便把方圆数公里内的树木砍掉。秦始皇七年的时候,再次派出了石生、韩终、侯公等人,寻找梦寐以求的长生不死药。

过了三年,听了儒生卢生建议,秦始皇在咸阳城内外建立不少炼制丹药的庙观宇,前后大概有270多座。咸阳城内外烟雾弥漫,所谓的灵丹妙药,源源不断送往了秦始皇的大殿。

但是十三岁登基的中国千古第一皇帝,37年后死在出巡的路上,终年50岁。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秦始皇出巡


就算是在现在的陕西西安,我们也还是能感受到这位皇帝建立野心勃勃里夹杂着风水迷信其建造气势恢宏的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一个见证,千万兵马俑栩栩如生,长戟战马车轮书写着秦始皇对功盖千秋伟业的遗留...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在陕西民间,些许封建迷信百姓们还是依然遵循着祖宗们留下来的风水文化,不断上演着一宗宗隐晦的生活秘事。已故陕西抗鼎作家陈忠实就在其作品《白鹿原》中有关白鹿的描写:

一只雪白的神鹿,柔若无骨,欢欢蹦蹦,舞之蹈之,从南山飘逸而出,在开阔的原野上恣意嬉戏。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疫疠廓清,毒虫灭绝,万家乐康,那是怎样美妙的太平盛世!”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白鹿原影视城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陈忠实茅盾文学奖著作《白鹿原》


虽然白鹿隐喻强盛的生命力和至善至美的自然和谐,白鹿的描写称为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但这正是近百年来中国乡村对风水迷信的一种表现,让国家和民族都遵循这个天道,成为一种维度多面的精神寓意。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



《龙岭迷窟》陕西80年代复古样貌

鬼吹灯系列是讲述胡八一80年代那时候上山下乡做知青的故事,

《龙岭迷窟》里是陕西地方80年代的样貌,可谓良心制作,电视剧很大程度还原80年代的具体场景。

如中山装、格子衬衫、黄泥路、汽车、黑板报字体、钱币、黄书包、针绣、电视等等。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李春来中山装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红字印刷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钱币


大量的80年代复古记忆充斥在观众的感官当中,那句旧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口号被王胖子道出:“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更是富含时代韵味。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陕西80年代和全国一样在搞全面建设,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在群众中发展开来虽那个时代没有步入小康社会;但是在双手勤劳创造的过程中却幸福激荡,现在看来电视剧中古典之美充满着饱满的回忆。

那段时代,陕西文学作家抗鼎,相继涌现了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这些文坛文学大师,为中国的文艺事业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学经典。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陕西作家群



结束语

《鬼吹灯龙岭迷窟》——陕西历史人文地理

电视剧《龙岭迷窟》剧照


鬼吹灯《龙岭迷窟》这样一部盗墓探险电视剧的热播,很多人把它归类为一种娱乐快餐文化。在盗墓探险打怪中获得快感;满足自我对灵异鬼怪的好奇窥探。

却也应该透过《鬼吹灯》系列的大量地域地理人文的描写, 去探视故事地域地理人文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达到“人文合一”的文化升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