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4月1日,騰訊視頻播出的天下霸唱的鬼吹燈《龍嶺迷窟》掀起了盜墓探險文化的熱潮。

前面鬼吹燈系列中的《精絕古城》、《黃皮子墳》、《怒晴湘西》等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更是極大提高了這部盜墓文的畫面豐富性。在大眾娛樂時代,人們對風水和墓葬文化有著非常好奇的想法。

小說和影視作品中沙漠、雪山、森林、峽谷、急流、草原、怪異的動植物,令觀眾們津津樂道、拍案驚奇。



筆者也被盜墓探險類小說吸引,裡面有許多的古玩和盜墓學問等新奇事物。

如蒲松齡講述《聊齋志異》孤仙、畫皮、聶小倩等那般神秘又撲朔迷離。這正是靈異文化的魅力所在,人們總是喜歡在自己的生活中增添一些前所未有的體驗。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鬼吹燈》小說系列


而筆者此文,通過對電視劇《龍嶺迷窟》的鑑賞,講講陝西曆史人文地理文化。


電視劇《龍嶺迷窟》

《龍嶺迷窟》由導演費振翔和潘粵明(飾胡八一)、姜超(飾王胖子)、張雨綺(飾shirle楊)、高偉光(飾鷓鴣哨)等知名演員同場飆戲。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電視劇《龍嶺迷窟》劇照

電視劇《龍嶺迷窟》出自天下霸唱(張牧野)的小說《鬼吹燈》系列。什麼是鬼吹燈?胡八一從一本爺爺輩傳下來的盜墓《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裡說到:


傳說人的身上有三盞油燈,一盞在頭上頂著,另兩盞在肩膀上。 據說是盜墓時,需要在東南角點一盞燈。如果鬼不讓你盜墓,就會把燈吹滅。是一種活人和死人之間的協議。用科學的話來說,就是點一盞燈看看氧氣夠不夠,如果不夠,下去了就是送死。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鬼吹燈》裡的盜墓點燭


胡八一遵循著這個摸金校尉祖訓規則,當然盜墓過程中發生了很多鬼吹燈滅的場景,這也就塑造了故事的精彩性。

故事開頭,在詭異神秘的音樂氛圍之下,鏡頭從陝西黃土高原古藍縣的大山裡慢慢延伸到一個墓穴挖掘現場;當地有古老的傳說只有打了旱魃才能見雨。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陝西古藍縣


村民李春來抽著煙蹲在一旁思考著事情,然後隨著十幾個村民帶著濃濃的陝西地方口音呼喊。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李春來抽菸思考

墓棺從地底下被挖起,村民在緊張的心理下打開了塵封已久的棺槨,裡面躺著一具年代久遠的女屍。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女屍


故事到達高潮,棺材裡的一團腐肉從裡面跳了出來,不斷彈在村民們的身上。這時候當地大哥馬大膽用匕首鞭子刺穿鞭打了這團肉,才逐漸死去;而這個時候村長卻叫膽小的李春留下把女屍和棺材給燒掉,並告誡不要貪圖裡面的財寶。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李春來在燒棺材的過程中,突然下起了暴雨,王大膽帶了一些手下拿走了財寶並扔給李春來一隻女屍的鞋子封口。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膽小的李春來被一隻鞋子嚇破了膽


後來李春來去北京倒賣這隻鞋子遇到了胡八一和王胖子,透露還有一箱財寶並且馬大膽等人被雷劈死的故事。沒想到兩人和大金牙去了古蘭縣,在河裡意外遇到“鐵頭龍王”胡八一戳瞎了它的眼睛,在招待所風水高人老大爺的指點,卻是馬大膽騙人訛詐的手段...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胡八一與鐵頭龍王決鬥



導讀:

陝西曆來是一個歷史文化大省,十三朝故都西安更是奠定了其在中國的文化地位。西周、秦、漢、唐等王朝不斷此地建都更迭,自然有著不少的歷史人文精華。這個聚集和沉澱了上千年文化的“八百里秦川”近年來新聞媒體更是報道經常挖出古墓的訊息,這讓我們對陝西的人文地理更是充滿著濃厚興趣。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陝西挖出古墓的新聞報道


陝西地域和方言

《龍嶺迷窟》因為是和陝西有關,自然在劇中有著不少的陝西地理風貌和地道的陝西話。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漁民說話帶著陝西方言


古藍縣

電視劇裡古藍縣原體就是陝西藍田縣,隸屬陝西省西安市,藍田屬於關中地區。

藍田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距今境內212萬年前的上陳遺址,是東北亞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址,比公認的中國境內最早原始人類“元謀人”早42萬年。115萬年前,我們熟知的中華民族祖先之一”藍猿人“,就在藍田縣公王嶺一帶繁衍生息。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藍田猿人雕塑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藍田猿人遺址


陝西方言分屬中原官話、晉語、西南官話。我們都知道每個地方有每一個地方的語言,方言是傳統語言的變體。

地域和方言有著密切的聯繫,因為這是地域差別而造成的變體,是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所在地域慢慢演變而成的個體。如在電視劇中李春來和馬大膽等陝西角色就飆出了不少的方言,陝西地域感十足。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李春來的陝西方言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陝西方言



陝北地理風貌

第一集交代了地點是在陝西古蘭縣,展現的地理風貌便是那種粗獷、深厚、黃土的印象。

黃土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位於中國中部偏北;總面積是在64萬平方千米。秦嶺以北,長城以南這些地區位於中國第二階梯上,海拔在800~3000米。黃土高原又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區,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除去一些石質山地,大多是厚層黃土覆蓋。

經過長期的流水侵蝕,逐漸形成了千溝萬壑、地形支離破碎的特殊自然樣貌。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黃土高原地貌


劇中李春來是個地地道道的陝西農民,有著膽小和淳樸的性格特徵。

胡八一在古玩市場看出了李春來來自黃土高原,他典型的地域特徵面朝黃土地朝天,面黃手繭。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李春來的形象特徵




秦腔

《龍嶺迷窟》首次出現秦腔表演的便是在古蘭縣裡招待所裡的劇臺上,當劇臺上當地居民們彈起琵琶、拉起二胡、拿起梆子擊奏、而唱角則搬起長凳吆喝著“嘿,嘿!”(聲音略同),有著濃郁的地域歌劇文化特色。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秦腔


每個地方有著每個地方的非物質地域文化,典型的中國地域非物質有北京京劇、陝北安塞腰鼓、安徽徽劇、贛南採茶戲等等。

秦腔也叫“梆子腔”和“亂彈”,中國西北地區傳統戲劇。是中國四大聲腔中最古老豐富的聲腔形式,秦腔表演有著樸實、豪放、誇張生活氣息濃厚

一般以關中方言為基礎,涇河、渭河流域諸縣的語言發聲為“正音”。周代以來,關中地區被稱之為“秦”,所以秦腔由此得名,是相當古老的劇種之一。秦腔以梆為板,月琴呼應,有緊有慢,稱之為梆子腔,蜀謂之亂彈。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秦腔《望魯臺》


秦腔所演的劇目一般是神話、當地民間故事和公安戲,比如曲目《春秋筆》、《紫霞宮》、《白蛇傳》、《獻西川》等等。2006年,秦腔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聽聲辯位摸骨巽卦


在第三集中,胡八一王胖子大金牙在古蘭縣招待所遇到了風水算命的老大爺,他是一個瞎子卻有高超的聽聲辯位和算卦能力。老大爺對胡八一有著萍水相逢的際遇,一開始在廁所裡便看出兩人是常年下墓穴的盜墓人,留下有大難臨頭的懸念;胡八一

饒有興趣老大頭便開雲拔霧般點化了他。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遇見陳瞎子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聽聲辯位


老頭給他摸骨算命有諸侯之相;胡八一自認為求得“離上乾下,大有元亨。”的上上卦,但是陳瞎子卻爆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卦術解讀——卦在東北方,癸亥日,壬戌時是“得意忘形,盛極而亡。”的兇卦,顯示出了老大爺聽聲辨位和卦術的高超。

陳瞎子憑空摸出了一巽卦,胡八一這時候才受教到了他陰陽風水秘術超脫凡人。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巽卦


陳瞎子留下一首詩: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一葉孤舟落沙灘

有篙無水進退難

時來風雨江河溢

不用費力任往返


在和李春來的飯局上,胡八一意識到了騙局,用抬價藉機去上了廁所又遇到了陳瞎子,送給了他一道秘符用來解局,然後又須剎消失...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胡八一困境時拿出秘符



陝西風水秘術文化

風水秘術是《鬼吹燈》系列的看點,圍繞摸金校尉尋龍訣分金定穴術這,整部劇盜墓探險場景無一不是穿插這樣的角色身份和絕技;而這些風水知識並不是無所依據。

中華風水文化是一種傳承有序的傳統民俗現象,在百姓們長期的實踐中積澱下來,這是對環境進行地理選址佈局的一種學問,已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特別是農村中的一些生活中的建宅、祭祀、墳墓選址、人身疾病和挫折、孩童出生等等問題,都會或多或少穿插風水迷信。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八卦周易


陝西風水秘術只是中國地域風水文化的一個縮影,老祖宗們留下來的古老文化,看陰宅問八字找龍脈;著名的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正是此般代表。千古一帝秦始皇熱衷成仙得道,這位封建迷信的帝王;秦有著成仙之夢有向天地神靈比功勞的意圖——封禪泰山。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陝西秦始皇雕塑


秦始皇的想法被術士徐市給揣摩到,便上書秦始皇告訴他大海之中的蓬萊、方丈、瀛洲山上居住著長生不老的仙人,還有讓人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於是,秦始皇讓徐市帶著幾千童男童女和大量的後勤人員去尋找仙島。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萬里長城(河北秦皇島境內)


也有傳說秦始皇巡視天下的時候江面突然狂風大作,差點把他給刮到江裡被魚給吃掉;秦始皇就認為是當地的風水格局有問題,便把方圓數公里內的樹木砍掉。秦始皇七年的時候,再次派出了石生、韓終、侯公等人,尋找夢寐以求的長生不死藥。

過了三年,聽了儒生盧生建議,秦始皇在咸陽城內外建立不少煉製丹藥的廟觀宇,前後大概有270多座。咸陽城內外菸霧瀰漫,所謂的靈丹妙藥,源源不斷送往了秦始皇的大殿。

但是十三歲登基的中國千古第一皇帝,37年後死在出巡的路上,終年50歲。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秦始皇出巡


就算是在現在的陝西西安,我們也還是能感受到這位皇帝建立野心勃勃裡夾雜著風水迷信其建造氣勢恢宏的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就是一個見證,千萬兵馬俑栩栩如生,長戟戰馬車輪書寫著秦始皇對功蓋千秋偉業的遺留...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陝西秦始皇陵兵馬俑


在陝西民間,些許封建迷信百姓們還是依然遵循著祖宗們留下來的風水文化,不斷上演著一宗宗隱晦的生活秘事。已故陝西抗鼎作家陳忠實就在其作品《白鹿原》中有關白鹿的描寫:

一隻雪白的神鹿,柔若無骨,歡歡蹦蹦,舞之蹈之,從南山飄逸而出,在開闊的原野上恣意嬉戲。所過之處,萬木繁榮,禾苗茁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疫癘廓清,毒蟲滅絕,萬家樂康,那是怎樣美妙的太平盛世!”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白鹿原影視城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陳忠實茅盾文學獎著作《白鹿原》


雖然白鹿隱喻強盛的生命力和至善至美的自然和諧,白鹿的描寫稱為魔幻現實主義手法;但這正是近百年來中國鄉村對風水迷信的一種表現,讓國家和民族都遵循這個天道,成為一種維度多面的精神寓意。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已故著名作家陳忠實



《龍嶺迷窟》陝西80年代復古樣貌

鬼吹燈系列是講述胡八一80年代那時候上山下鄉做知青的故事,

《龍嶺迷窟》裡是陝西地方80年代的樣貌,可謂良心製作,電視劇很大程度還原80年代的具體場景。

如中山裝、格子襯衫、黃泥路、汽車、黑板報字體、錢幣、黃書包、針繡、電視等等。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李春來中山裝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紅字印刷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錢幣


大量的80年代復古記憶充斥在觀眾的感官當中,那句舊時代無產階級革命的口號被王胖子道出:“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更是富含時代韻味。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陝西80年代和全國一樣在搞全面建設,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在群眾中發展開來雖那個時代沒有步入小康社會;但是在雙手勤勞創造的過程中卻幸福激盪,現在看來電視劇中古典之美充滿著飽滿的回憶。

那段時代,陝西文學作家抗鼎,相繼湧現了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這些文壇文學大師,為中國的文藝事業創造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學經典。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陝西作家群



結束語

《鬼吹燈龍嶺迷窟》——陝西曆史人文地理

電視劇《龍嶺迷窟》劇照


鬼吹燈《龍嶺迷窟》這樣一部盜墓探險電視劇的熱播,很多人把它歸類為一種娛樂快餐文化。在盜墓探險打怪中獲得快感;滿足自我對靈異鬼怪的好奇窺探。

卻也應該透過《鬼吹燈》系列的大量地域地理人文的描寫, 去探視故事地域地理人文的中華傳統文化精髓,達到“人文合一”的文化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