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際讓我們一起緬懷先烈

磁縣是一片紅色的土地,華北第一個抗日民主縣政府成立於此,縣長田裕民組織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結成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如今青山依舊在,紅色基因已根植我們的血液,清明之際讓我們一起緬懷。

華北第一個抗日民主政府縣長

清明之際讓我們一起緬懷先烈

  田裕民,字懷清,磁縣光祿鎮堯豐村人,1901年出生,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商業學校畢業。歷任民團團董、河北民軍第十四遊擊支隊軍法處處長、磁縣抗日民主縣長、冀魯豫邊區人民抗日遊擊總隊長、華北抗日義勇軍司令、中南區大別山豫西交通隊局長、平漢鐵路軍管會代表、鄭州鐵路局漢口分局副局長、石家莊鐵路局分局副局長、唐山鐵道學院黨委副書記兼人事處處長、鐵道部參事室參事、北京香山植物園副主任、黨總支書記、北京市政協委員等職。1975年2月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5歲。

  田裕民,生於一個比較富裕的農民家庭裡。幼年讀書,1920年考入北京四中讀書,後又考入北京商業學校。1925年商校畢業後,到山東膠濟鐵路當職員(貨運)。1928年失業後輾轉回到故鄉磁縣。

▷1929年秋,田裕民嚮往革命,接觸了許多進步人士,李巨川(1926年加入共產黨)、李相虞(中共磁縣縣委委員)、王維綱(當時任馬頭鎮三高校長)等。田裕民在李巨川的指導下,在光錄鎮附近的曲溝村搞起了民團,田裕民任團董。

▷1929年冬,田裕民組織民團在磁縣城北八里鋪、甘草營等村配合農民協會,進行反“插耬應差”、抗租抗捐鬥爭。1932年春天,田裕民積極參加了小車社工人暴動。並以光祿火車站為秘密聯絡點,多次掩護黨的同志,傳送秘密文件。

▷1937年,“七七事變”暴發,田裕民積極抗戰。並執行黨的抗日統一戰線政策,改編了保安隊和一些民團地主武裝,組建了河北民軍十四遊擊支隊,初步建立起一支抗日武裝,駐在彭城鎮。

▷1937年11月1日,在北賈璧村陰溝寺大廟前廣場召開了全縣各村村長或代表參加的萬人大會(不包括敵戰區),宣佈磁縣抗日民主縣政府正式成立,推選田裕民為抗日民主縣長,是華北我黨第一個抗日民主政府縣長。

清明之際讓我們一起緬懷先烈

△圖為1937年11月,磁縣北賈璧村陰溝寺大廟前萬人大會復原場景。

▷1938年春節前,敵人夜襲抗日政府。田裕民一面掩護突圍、一面撤退時,被炮彈炸傷胸部,倒在血泊中。由於傷重組織上把田裕民送到山西遼縣129師衛生部治療。住院期間,鄧小平等領導同志專程到醫院看望、慰問。

清明之際讓我們一起緬懷先烈

△圖為磁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

磁縣抗日根據地的民眾得知田縣長負傷轉移到涉縣的消息後紛紛寫信慰問,其中有一封信上寫著;

《頌縣長》“七七事變”一聲槍響,烏雲滾滾暴風雨即降,企鵝似的偽縣長們遠逃山腳下窩穴中,唯有你海燕似的縣長不怕狂風惡浪,親率民眾與敵偽鬥爭,救國救民英勇堅強,不幸在敵偷襲中負傷,躺在涉(遼)縣人民的病床上。日寇又瘋狂地向我根據地進攻、反撲,念盼您早日恢復健康,帶領我們痛打豺狼。

  ▷1938年田裕民組織了抗戰保衛總團,下設三個分團,兼任總團長。6月,又建立起抗日遊擊總隊,任司令(總隊長)。閻紹軻任副司令(付總隊長),王維綱兼任政治部主任,並報請八路軍129師劉伯承師長、鄧小平政委加委任。

  ▷1939年2月,田縣長領導的抗日遊擊總隊編為八路軍先遣支隊第一大隊,田裕民任大隊長。

  ▷1940年3月間,田裕民受上級黨指示調到第一專區邢臺辦事處任副主任。

  ▷1941年田裕民受黨的指令,在太行山根據地冀豫邊區又組織起冀豫人民抗日義勇軍,任義勇軍司令。1945年,田裕民調太行五專署擔任副專員。9月親臨前方指導磁縣政府工作,參與指揮解放峰峰、彭城鎮、馬頭鎮、磁縣縣城等戰鬥,建立了軍政委員會,公審、槍決了磁縣國民黨縣長李貞元,漢奸楊敬齋。

清明之際讓我們一起緬懷先烈

△圖為磁縣抗日民主政府人員與129師代表合影,前排(右四)為田裕民

  ▷1945年10月又組織參加了聞名全國的平漢戰役。1946年田裕民擔任了太行五專署專員。

  ▷1947年,劉、鄧大軍南下,田裕民隨大軍南下,擔任了中南區大別山豫西交通隊局長,中原解放時他又擔任了平漢線鐵路軍管會代表,接管平漢線鐵路管理和復建通車支前工作。

  ▷1950年至1959年,他先後擔任了平漢鐵路管理局、鄭州鐵路局漢口分局副局長、石家莊鐵路局分局副局長、唐山鐵道學院黨委副書記兼人事處處長、中國鐵道部參事室參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香山植物園副主任、北京市政協委員等職。

  ▷1975年2月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5歲。他領導磁縣人民堅決抗日的故事至今流傳在磁縣城鄉,人民為了紀念他,在磁縣北賈壁鄉為田裕民撰刻碑文,世代相傳,教育後代。

清明之際讓我們一起緬懷先烈

△為了緬懷田裕民的豐功偉績,在北賈璧陰溝寺建有紀念碑一座。

  田裕民同志的一生為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獨立南征北戰、晝夜奔波、戎馬倥傯、九死一生,為了新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英勇鬥爭、頑強拼搏、敢於犧牲、無私奉獻。他的一生是一幅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畫卷,為國家解放和民族獨立做出了特殊貢獻,是黨建史上的一筆寶貴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