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有這麼一些人,履職盡責、毅然逆行,他們或奔走於街頭巷尾,將最新、最權威的防疫知識,傳遞到千家萬戶,他們或紮在信息“中央廚房”,深度挖掘接地氣、貼民生內容,製作成一道道新聞“大餐”,他們或身兼數職,精通“十八般武藝”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一線!…………

  他們就是晉安區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廣大黨員幹部們,他們內聚人心、外塑形象、求實創新、刻苦奉獻,多措並舉打通疫情防控、社會動員的“最後一公里”,為晉安疫情防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今天,我們就走近認識這個群體

  “‘最美聲音’傳遞力量和信心”——林翔(鼓山鎮黨委宣傳委員)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左一

  疫情面前有擔當。從大年二十九“紮根”指揮部的60多天來,林翔分秒必爭做好重點人員接收、居家人員管控、數據彙總報送以及口罩、消毒水等防控物資採購……每晚加班到深夜,不知疲憊,只顧奔跑。信息排查有力量。她帶領“鼓山最美聲音”團隊,全力做好轄區各類重點人員數據摸排、個人健康檔案等各項防控,平均每天電話核查信息300多條,共摸排湖北(武漢)、溫州等重點疫區入閩人員1.9萬,境外人員62人。她帶領編髮《鼓山疫情防控簡報》、美篇等108期,自創的鼓山抗疫漫畫登上了“學習強國”。

  “一顆紮在一線的‘螺絲釘’”——林健(新店鎮黨委委員)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右一

  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林健大年初一即返崗,連續50多天早出晚歸,像螺絲釘一樣紮在一線,奮戰在一線。他所包的新店村、赤橋村、益鳳村均為城中村,人員構成複雜、管控難度大,為守住防控第一線,他每天下沉一線與各村共同開展防疫工作,對各村人員進行摸底排查、建檔立卡、動態跟蹤;嚴格落實封閉式管理,堅決防止疫情輸入;指導鎮宣傳組創作一批生動活潑的音頻、視頻,廣泛推送宣傳,鼓濃了全鎮抗疫的宣傳氛圍;積極發動商會、企業等為防疫捐款捐物,共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土洋’結合強宣傳,復工防疫兩手抓”——王忠勇(嶽峰鎮黨委統戰委員、人武部長)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中間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於泰山。”防疫期間,王忠勇第一時間響應鎮黨委號召,服從安排,擔任嶽峰鎮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揮部宣傳信息組組長,從大年廿九至今,每日堅持在崗、加班加點,既是宣傳工作“冷靜的指揮長”,又是戰“疫”一線“移動的督導員”。他鼓勵村居組建“敲鑼打鼓隊”,以“土洋”結合的方式大力做好宣傳;他及時推送好經驗、好做法、先進典型等,積極做好新聞對接工作。他還組織隊伍堅持每日走街串巷,深入生活小區、社區、主次幹道等防疫一線,做好宣傳工作與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的督導。

  “用文字強信心、暖人心”——張雪蓉(茶園街道黨工委宣傳委員)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中間

  她是“宣傳員”,挖掘基層抗疫先進事例和創新做法,帶隊拍攝製作原創視頻“他們的一天”生動記錄茶園防疫故事,推出“平凡的英雄”系列主題宣傳,用文字強信心、暖人心。她也是“參謀員”,帶病協助數據摸排組分析數據,分類建檔;為小區封閉式管理建言獻策,配套建立三級臺賬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小區管控實效。她還是“勤務員”,統籌分配防控物資,嚴格落實機關內部防控要求,守好“安全線”。

  “戰‘疫’一線‘貼心人’”——方翠苓(王莊街道黨工委宣傳委員)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左二

  從宣傳教育、人員摸排、物資保障到企業復工復產,方翠苓就像一個停不下來的陀螺,舍小家顧大家,默默堅守一線。她是戰“疫”一線“貼心人”,指導社區精準開展人員摸排、規範納管居家觀察對象。她的手機成了24小時答疑解惑專線,讓大家在疫情面前更加從容,築牢一道道“健康防線”。面臨防疫防控物資緊缺的問題,方翠苓和街道、社區幹部想方設法多方聯繫購買渠道,確保了防護口罩、體溫計、消毒水、藥品等物資及時到位。

  “衝鋒‘疫’線做好社區帶頭人”——童貽壽(象園街道黨工委宣傳委員、人武部部長、二級主任科員)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左一

  童貽壽全心全力投入到社區防疫工作中,他走街串巷“逆行”宣傳引導,他既是一名黨員,又是一名包居幹部,在大難面前,舍小家為大家。“社區為居民築安全防線,我為社區幹部築安全防線”。在防抗疫情工作中,童貽壽既是“領頭羊”,也是社區幹部堅實的後盾。在防疫物資緊缺的時候,他多渠道聯繫醫療器械公司為街道緊急購買80把額溫槍。小區封閉式管理後,有老人不理解,童貽壽總是耐心地給他們做工作,叮囑大家特殊時期減少出門。他用實際行動把一個大大的擔當寫在抗“疫”最前沿,印在居民群眾心中。

  “巾幗勇擔當服從防控‘疫’切需要”——林舒(壽山鄉黨委委員(掛職))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左一

  從接到疫情防控任務起,林舒的身影始終出現在戰“疫”第一線。大年三十晚上,她和工作人員在寒風冷雨中值守到凌晨一點多,耐心地對香客進行勸返。“對不起,現在是疫情期間,所有寺院暫時關閉,請原路返回,注意開車安全。”她用溫情的語言贏得群眾的理解和配合。她帶領村幹部一起開展“敲門行動”摸排工作,在一罩難求的疫情初期自掏腰包購買口罩、防護手套等防控物資分發給鄉里的低保戶和殘疾人,組建愛心送菜團給醫護人員和隔離人員送去了上萬斤瓜果蔬菜,送去濃濃的關愛。連續的勞累讓雙眼圈黑了,但她堅信,“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當‘疫’線排頭兵做群眾主心骨”——劉敏華(日溪鄉黨委宣傳委員、副鄉長人選)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左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年初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劉敏華堅持衝鋒在前、靠前指揮,充分發揮“排頭兵”“主心骨”作用,深入農村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他連續多日深入各村,精心組織,團結帶領廣大村民紮實做好疫情宣傳。村上大喇叭、小喇叭喊起來,橫幅拉起來、宣傳海報貼起來、宣傳單發起來、手機用起來,抖音短視頻、微信發起來,能用的宣傳手段一樣不落,將防控工作落實到實處,切實守護群眾安全,真正做到了“聯防聯控無死角、群防群治全覆蓋”。

  “紮根鄉村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宣傳”——鄭鑑(晉安區廣播電視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左二

  疫情期間,宦溪鎮牛項村第一書記鄭鑑和村兩委幹部主動承擔起通往臨縣交通要道、宦溪鎮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關口195縣道監測任務,對過往車輛、人員逐一排查登記,並自費為值班人員購買了八寶粥、麵包等食品。同時,他帶領團隊錄製雙語版《致晉安區全體居民的一封信》、《致全市市民一封信》在村、社區及各場所滾動播放,製作H5《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措施》,並與技術人員深入北峰山區指導村兩委做好預防新冠疫情廣播宣傳。

  “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林進鋒(晉安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區文化執法大隊教導員)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左二

  疫情發生以來,林進鋒帶領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奔走於全區娛樂場所,督促各文旅市場經營場所暫停營業,切實阻斷疫情的傳播和擴散。同時配合醫務人員,對密切接觸人員開展管控隔離工作,協調點位上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幫助指導出版印刷企業復工復產,復工一家,走訪一家。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復工復產疫情防控責任,做到宣傳教育到位,人員管控到位,物資儲備到位,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制定到位,確保復工復產平穩有序。

  “傳遞‘好聲音’凝聚抗疫合力”——劉君蘭(區委宣傳部新聞科負責人、區新聞中心主任)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右一

  晉安“十二勇士”支援醫院運送隔離病患、晉安區開通專車接省內員工返崗……疫情期間,這些新聞“大餐”以報紙、電視、廣播等不同形式被“端”上市民的手上。作為新聞科負責人,疫情期間,劉君蘭認真做好防疫新聞宣傳,從大年初一以來,基本上沒有休息日,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是常有的事。疫情期間,“今日晉安”公眾號採編工作量是平時的三四倍,在劉君蘭和同事連軸奮戰下,“今日晉安”不但及時傳達最新疫情播報、防護指南、重大政策等權威信息,還講述了來自一線的溫情故事,將防疫“好聲音”傳遞到群眾手上。

  “科學研判,做一名合格的輿情信息員”——陳雅(區委宣傳部網絡科負責人)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在疫情防控期間,陳雅始終堅守工作崗位,帶領團隊全天候密切關注網絡輿情動態,精準分析研判輿情信息,對於不實的網絡輿情信息,會同相關部門及時予以闢謠,消除負面影響。同時,她還積極組織轄區的新聞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陣地開闢專題專欄,及時推送疫情防控工作相關報道及科普文章,同向發力,形成矩陣合力,為我區防控疫情工作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環境。

  “漫畫記錄戰‘疫’故事”——陳雯靖(嶽峰鎮黨政辦副主任、坊兜社區居委會主任)

“疫”線風采!今天,一起認識晉安這些人!

  今年2月,“走近嶽峰”微信公眾號持續更新的系列漫畫大受好評。漫畫創作者陳雯靖是嶽峰鎮黨政辦副主任、坊兜社區居委會主任。這種創新的宣傳方式,將基層工作者的戰“疫”實況以卡通人物形象呈現,顯得生動可愛又親切感人,不僅全景式反映出了一線工作人員的戰“疫”場景,也向一線傳遞了黨委、政府的支持和鼓勵,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