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改編對比

三打白骨精在西遊記原著中所佔的比例並不大,只有短短的一回。白骨精也只是一個本領低微的妖精,與大鵬,牛魔王等妖王相比更是毫不起眼。

但憑著高度集中的矛盾衝突和鮮明的人物性格,三打白骨精卻成為西遊記中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各類西遊記影視作品幾乎都少不了白骨精的身影,各個版本的西遊記無論如何改編三打白骨精仍然是雷打不動的保留項目。

今天就來點評一下央視版、TVB版、浙版、張紀中版四個版本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的改編各有何特點。

央視版:正邪分明與師徒情深

央視版白骨精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楊春霞老師扮演。

說起找白骨精的演員,當時是大費了一番周折的。由於當時社會風氣比較保守,很多演員對於白骨精這樣的角色都避之不及。劉曉慶倒是願意演,但她要把白骨精,村姑,老婦人三個角色全包,楊潔沒有同意。後來楊潔導演又找到了楊春霞老師,並告訴她自己拍的白骨精不是一個單純的壞人,而是具有女王氣質的妖怪。楊春霞便同意飾演白骨精,但她又提出女兒國國王也要她演。楊導當時只能假裝同意,不過後來女兒國國王並沒有讓楊春霞老師演這就是後話了。

四版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改編對比


楊春霞老師的白骨精演的還是十分成功的,陰險狡詐,詭計多端。可以說是氣場最強大的白骨精。

不過由於時代原因,央視版的白骨精性格相對比較扁平,就是個標準的反派。為了強調白骨精被打死的必要性,開頭還加了白骨精抓走一家三口並吸食女兒血液的情節。

四版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改編對比

白骨精吸血應該是很多人地童年陰影吧

可以說,白骨精的邪惡就是為了襯托孫悟空的正義,她的存在就是為了塑造孫悟空這一神通廣大,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央視版的三打白骨精主旨十分明確,即正邪不兩立。用六老師的話就是“批判白骨精的假惡醜,讚美孫悟空的真善美”。

央視版還重點刻畫唐僧和孫悟空的師徒情深。由於唐僧師徒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美化,原著中師徒矛盾主要都轉化為白骨精想吃唐僧肉的外部矛盾。

與原著中唐僧早看孫悟空不順眼,恨不得早點把他趕走不同。央視版的唐僧對於孫悟空是十分不捨的,甚至能看出來他已經原諒了悟空,可是迫於白骨精拋下的那張假佛旨,只能忍痛將悟空趕走。

豬八戒也沒有原著中那樣愛挑撥,雖然第一次說孫悟空用了障眼法。但當師父真的要趕悟空走時,還是勸師父留下大師兄。

最後孫悟空的不捨,唐僧冷漠而又心痛的眼神,與那落花流水的場景不知看哭多少人。

四版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改編對比


央視的三打白骨精是早拍的三集之一,孫悟空的造型雷公嘴,孤拐臉,紅眼圈,虎皮裙配黃色短打十分符合原著。汪粵的唐僧雖然不夠帥但目光淡定氣度平和很有高僧氣度。劇情緊湊節奏好,恐怖的氣氛渲染的十分到位。哪怕在整個央視西遊記裡也是上品。

TVB版:人妖矛盾與師徒矛盾

TVB版對這段故事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編(當然TVB西遊記基本沒有不魔改的):白骨精和後面的黃袍怪融合,三打白骨精嚴格來說變成了“四打”。

TVB版的白骨精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反派妖王。她也像一個普通的人類女子一樣喜歡照鏡子,穿漂亮衣服(美女的身體)。

白骨精還喜歡上了寶象國的王子,她希望能通過吃唐僧肉長出肉體為王子生兒育女。

四版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改編對比


當王子勸白骨精不要吃唐僧肉時,白骨精質問:為什麼人吃萬物天經地義,妖怪吃人就被人譴責?

這個問題王子無法回答,身為觀眾的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難道要告訴她,妖和人就是不平等的嗎?

原著裡,殺人放火的強盜、昏庸殘暴的國君,草菅人命的官員哪個不比妖怪更可惡?

但是他們往往最後沒事,而妖怪除非有後臺或運氣好,否則哪怕沒有做什麼壞事最後的結局也是被打死。比如黃獅精,比如荊棘嶺的那群樹妖。

TVB版還有一個亮點是展現師徒了之間的矛盾。第一次打死變化的村姑,孫悟空痛恨唐僧人妖不分,又不知如何解釋,甚至說出了“如果你再這麼昏庸,就不配做我的師父”這樣的話。後面更是衝突不斷,在加上豬八戒的挑撥,唐僧覺得孫悟空無可救藥,將其趕走。

原著裡這段本來就是師徒都有責任,唐僧人妖不分,而孫悟空又魯莽急躁,不懂溝通。這點TVB版做的很好。

但是後面黃袍怪那段加戲就太多了,顯得十分拖沓。而且白骨精本來已經被打死,但是到了第二部不知道怎麼回事又復活了,還和唐僧師徒成了好朋友。

浙版:妖怪亦有情與唐僧的進化

浙版這段和TVB版差不多,都是白骨精合併了黃袍怪的人設,都喜歡上了寶象國的王子。

四版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改編對比


不過浙版的白骨精身份不一般,她是孫悟空的結拜姐姐翩翩。當年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時被孫悟空誤傷,魂飛魄散,只能附在一具白骨身上成為白骨精。她吃唐僧肉不光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王子也能長生不老,兩人好長相廝守。

與前面兩版相比,這版的白骨精更加善良。為了照顧王子的情緒,連動物都不捕殺,想吃肉都是從集市上買殺好的雞鴨。這版白骨精結局也是最好的,最後被觀音所救,真正地實現了長生不老。

唐僧也進一步美化,竟然第一次就認出那村姑是妖怪,但他認為即使是妖怪也不該殺,所以還是把孫悟空趕走了。

但這裡有不合理的地方,既然早就認出來幹嘛不早說?為什麼還要聽豬八戒的挑唆念緊箍咒?唐僧覺得妖怪不傷人就不應該打殺這沒錯,但是一個妖怪三番兩次地變化騙人難道只是想跟你變戲法?考慮到唐僧說自己看出妖怪是被抓之後,我甚至懷疑他只是在給自己找臺階下。

浙版和TVB版都對白骨精的形象進一步人性化,都表達了即使是妖怪只要是好的也不應該傷害。

但它犯了和TVB版一樣的毛病,改動太多。而且劇情太過狗血。尤其是悟空的“翩翩姐”,聽著讓人無比尷尬。

張紀中版:唐僧的進一步進化

張版的這段總體也符合原著,但與前幾版相比,唐僧的形象進一步美化。

四版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改編對比


張版的白骨精曾經是一個冤死的女子,她為了能獲得肉身,不得不想方設法強佔唐僧的身體。但由於孫悟空的阻止,最後沒能成功而魂飛魄散。

唐僧最後相信了孫悟空的話,他恨自己沒能早日修成正果超度妖怪,但仍然把孫悟空趕走了,理由是孫悟空不夠有慈悲心。

四版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改編對比


但是這個理由怎麼看怎麼牽強,畢竟白骨精不是被孫悟空打死的,是自己魂飛魄散的,這能怪的了孫悟空嗎?

而且孫悟空當時被白骨精用骨鞭纏住脖子,快要被勒死。唐僧還是閉著眼睛不停地念緊箍咒,就是不睜眼睛。難道唐僧覺得這樣的妖怪也不該殺?

其實白骨精是西遊路上的第一個變化騙人的妖怪,唐僧沒有經驗看不出來也是正常的。這樣一改,唐僧的境界雖然提高不少,但是顯得太不真實。

以上四個版本的三打白骨精的改編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白骨精的美化,除了央視版,其他三版的白骨精都不是單純地壞。還有唐僧的強化,唐僧不再是原著中那個愚昧無知,懦弱無能的形象。此外,以上所有版本都給沙僧加了不少戲。原著的沙僧從唐僧念緊箍咒到趕走孫悟空一句話沒說。但電視裡,沙僧的形象都變得格外善良。拼命地為大師兄說話,讓豬八戒不要煽風點火。可能是沙僧的戲份太少了,想給他一點存在感吧。

從這四個版本的改編,我們似乎也能看出人們觀念的變化。由原來簡單的善惡二元論到後面善惡不再那麼簡單對立,妖怪也漸漸有了人性。唐僧也一步步成長,變得有情義有擔當,更接近歷史上的玄奘。

總體來說,央視版和張版最好,既符合原著也有合理的改編讓人物更加人性化。浙版和TVB版雖然也有亮點,但是改動太大,尤其是搶了黃袍怪的戲份,百花羞公主變成了百草羞王子讓人有些接受無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