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金陵的銀洞事件的調查


關於金陵的銀洞事件的調查


文||王德恆


遇到銀子,任何事都可以變通。

人們往往認為中世紀時期(習慣上稱呼的封建社會),對於祖宗陵寢和陵寢的風水是最重視的,不能稍有差池。筆者近年研究金陵發現,遇到涉及到金錢問題時,就是這樣所謂需要特別重視的問題,也要讓步,一切以獲得銀錢為主。


金衛紹王時期,在金陵附近發現了原來的銀礦,也就是銀洞延伸進了祖陵範圍,皇上得到報告,這時有三個結果:一是對破壞祖陵風水的人嚴厲懲處,殺頭,滅族,抄家都有可能;二是立即停止銀礦的開採,使這種破壞風水的事情終止;三是繼續銀礦繼續開採,使朝廷繼續源源不斷地得到財政收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衛紹王為首的朝廷採納了第三種方式處理了這件事情。


當然,他不是直接說,而幾乎是強迫官員擺平這件事,官員則強迫風水師說假話:

《大金集禮》記載:“大安元年十一月,承省札奏帖近奏,差秘書監丞溫迪罕、胡土三司知事,邊源勘墳山以西銀洞事云云。今據所差官胡土等檢勘得止合龍泉河為禁界,西界口口(原文缺),等商量,若準所申是為相云云。為此,於十一朋二十九日聞奏過,奉聖旨封堠得分朗者,餘並准奏行。”


金陵墳山西側的山嶺,早在遼代就有銀礦,遼末因為戰亂停止了開採。


《大金集禮》還記載,金陵西北界大山上有銀洞,南坡有六十九洞,北坡有七十二洞,淺者有幾里,深者有四十二里……。

為了開採銀礦,擔心干擾陵寢的風水,所以上奏,朝廷竟然批准重新勘定陵界。硬說開採銀礦對祖陵風水沒有影響。“檢勘得止合龍泉河為禁界,西界口口(原文缺),”。


我最早使用的版本是首都圖書館的,原文少了兩個字,恰是陵寢的西界地名山勢。後來看到北圖藏本,還是少了兩個字,證明是人為的有意的挖掉的,正是所謂欲蓋彌彰也!看來就是女真後人做的手腳!


因為銀礦和金陵的邊界有關,又是文物遺址,所以筆者相約朋友們也對銀礦進行過踏查。在將來對金陵的旅遊開發過程中,銀礦遺址也是一個重要的項目,頗有參觀探險和研究價值,所以對和金陵緊密相關的銀礦略加敘述。


《金史》卷十五《食貨志》記載在墳山西北有許多銀洞出產銀礦石,但是語焉不詳。查《金史詳校》卷四記:“(大金)集禮墳山在銀山西北,嶺南屬奉先縣,有銀洞五十四處;嶺北屬宛平縣,有銀洞六十二處,據此百一十有三,當作百一十有六。”


根據熟悉情況的卓成棟先生的指點,筆者和朋友們找到易於進入的洞口,探察了這些銀洞。


目前探察確切的銀洞地點在史家營鄉楊林水村南側的任家堡坡上,有一處進入銀洞的洞口。


據當地人們說,那裡是一處天然溶洞群,所以我們也疑惑。但當真的攀上高高的山坡,來到洞口的遺址前,才才知道“古洞坡”雖然有溶洞般的洞口,走近細看,並不是溶洞,完全能夠看出人工的痕跡,就是近千年前直到近代人開採銀礦砂的古銀礦遺址。


這處古銀礦在地方誌上也有記載。

古銀礦遺址分佈在任家堡坡與霞雲嶺北直河村交界的古洞坡的山下,山脈東西走向,洞口也就是礦井井口分佈在這面山梁的南北坡的腰部。


經過三天半的調查已發現大小礦井口幾十處,深的可由楊林水三隊的坡面直鑽到震雲嶺鄉的北直河村的古洞坡,距離為2000多米。淺的,有的幾十米,也有的幾百米。有“72間房”之說的礦洞,原為古銀礦採礦工人居住的場所。它們沿山崖的走向開設,一洞套一洞,一間連一間,面積大則幾十平方米,小則幾平方米。有的礦洞仍遺留有過去礦工睡覺的土炕,洞內有放油燈之處,放物品之處,供奉佛龕之處。


據當地老人講,六十多年前,人們上山來這裡還發現有土炕上鋪的被褥,只是一動就已風化,可見這裡歷史之悠久。


房山銀礦過去名聲很大,許多北京的老人們都知道在京西宛平的大山深處盛產白銀。如今開採白銀礦藏的洞窟的發現,證明了民間傳說是有根據的。只是近幾十年來,銀礦才鮮為人知。


這些礦址沿任家堡坡的腰部向東南西三個方向延伸,呈散射狀分佈,礦井約有一百多個。沿"72間房"一線礦洞依山崖而鑿設,大洞套小洞,間間相連,相通,當你走過去,簡直到了一個洞穴的世界,高高低低,錯錯落落。


我們一連查看了幾十個礦洞和開設的住人單間,大小雖然雷同但佈局很是考究,凡居人所都面向坡陽,凡礦洞都以山岩礦床的走向分佈,故而形成這大山深處奇妙的礦洞群。


為了徹查清楚,筆者和卓成棟等人,選擇了一處較大,較深的礦洞作為調查的對象。

一共六人輕裝簡從,鑽進靠任家堡坡西南的一處礦井口。


起初洞口窄小,人匍匐方可進人,進人隘口,裡面豁然開朗,洞口一變三,向上、向下、向中。向上洞進十幾米忽然到頭,向中往左又是幾十米,而且洞的兩側小洞多多,極似地道戰中的殺敵掩體。短則幾尺,長者幾米或數十米。我們選擇了一處小洞口試鑽,一下鑽進30多米,可裡面仍有可鑽之洞穴,只是太窄我們的人胖,進之艱難。


最後經過一番研究,我們作出決定,選了下面的洞口鑽人,前行幾十米,裡面又多出幾個洞口,上下左右令人眼花繚亂。要不是有嚮導的指示,我們簡直就會迷路。

過一道斜型小洞口再向左下,拐右,洞體又大了。我們用手電燈光搜尋洞壁和腳下,發現有前人留下的路標,最明顯處是一處北京大學的學生留下的痕跡,紅色箭頭指示著前行方向。據嚮導講,十幾年前北京大學的學生也是請了當地的嚮導考察此處礦洞,但沒有找到出口而告失敗。

今天能不能找到出口呢?同行的嚮導告訴我們,"沒問題!我們是有備而來。"


礦洞仍向前延伸,支洞越來越多,我們有時走在寬闊的大廳之中,有時在狹小的隘口裡爬行,有時上到高高的洞頂,有時向下,就如掉進深淵,還好,由於嚮導的作用,我們的行進始終是順暢的,只是年青人好奇,每個洞他們都要去看看,鑽鑽。

可惜,我的相機碰壞了。


我們的行進很慢,這時入洞已有兩個小時,礦洞仍然向前延伸延伸。忽然,嚮導在一個三叉的洞口停住了,其中兩人叫我們先等下,他們鑽到右側一個支洞說去探探,誰知他們一去就是半個小時,我們心裡著急怕出意外,可他們遲遲不回來。長時間的久等,加之洞內溫度極低,有的同志已經凍的上牙打下牙。無奈又兩個同志探向左上部一個洞口,兩人原地留守,直到近一小時後,三路人馬才又回到三叉處。聽他們一講,這兩個支洞都十分的長,一直沒有走到盡頭。可能是洞的另一個出口吧?因為洞中空氣氣流很大,連打火機都打不著。


匯合後我們又前進了,前面出現了古礦井支撐用的木樁,礦工工作用的錘把,以及取暖燃燒的木炭。一位同志還拾到了一個用來照明用的油燈陶器,看其燒製的形制,我估計是遼代的,甚至早到唐代(但上來後,這件文物再也沒有讓我看)。洞中還有很多朽木,從腐爛程度上看,年代已是十分久遠。


我們的隊伍仍在前行,沿路不時又有新的發現,一處綠色的巖壁引起我們的注意,有人用手輕輕地摳著,同行的年長者老任說:“那是膽釩礦石,氧化後形成綠色,這種礦石山裡人用它為羊治腸胃病效果很妙,它常伴著銀礦生長”。


我們剝開氧化層,裡面便露出了晶瑩閃爍的銀礦砂,我們敲下一塊帶回研究。


洞仍然沒有盡頭,我們又到達了一處貯滿清水的大洞穴處,這裡水清味甘,據說可以和礦泉水媲美。再行是一處向下的深穴,甩一塊石頭探探,滾動的當噹噹的聲音不絕於耳,感覺很長時間才到底。兩位大膽的年輕人就要下去探險,被我們攔住。沿洞前行又數十米,迎面忽然吹來了風,再向前竟然有一絲光亮透了進來,於是,有人大喊“到出口了!”


看看手錶,進洞已經四個小時的時間了,所行路程最少也三公里多。出了洞口,看出對面是霞雲嶺鄉北直河村的古洞坡。


“72間房”古礦遺址的居址,縣誌有載為明代永樂年間開採銀礦砂遺留下來的,裡面礦洞四通八達採礦已吃通了大山的底部,且洞洞相連相通,裡面遍佈古代人採礦的痕跡,洞中有生產現場,洞中有居住場所,有通行的主巷道,有通風的風巷口,有供人食用的水源,真可謂一處古銀礦開採的地下博物館。


筆者考證,認為永樂年間也是在遼金時代的基礎上進行開採的。金代,一個一個銀洞還是單獨開採,後來到了永樂年間,便連成了片。


而事實證明,早於明代的洞窟,已經延伸到了金陵陵區以下,也就是說,已經截斷了陵區的風水。斷龍脈不是明朝天啟年間的事情,而是在衛紹王時代金陵的水脈就斷掉了。而且是在皇帝的批准和默許下乾的。看來,當時的女真皇族還是很講唯物主義的,只要有銀子拿,就不管祖陵的風水了。


金代記載的產銀的地方有太原府、大興府,宛平縣、奉先縣都是歸屬於大興府的。


卓成棟先生最後說:“目前,在我國北方地區,類似這樣古礦遺址,了了無幾,而且保存的這麼完好,完整更是絕無僅有,如此處從旅遊的角度加以開發,使當代人充分的瞭解我們的祖先是如何進行礦冶開採,更具有歷史意義,更何況這種類型的景點在我國國內及至世界上都是不多見的。所以發掘這部分歷史資源,將對人類和社會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關於金陵的銀洞事件的調查

關於金陵的銀洞事件的調查

關於金陵的銀洞事件的調查

關於金陵的銀洞事件的調查

滿族文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