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司馬家有什麼實力,曹家怎麼就被司馬家輕易取代了

三國,是我國曆史上非常璀璨的時期,其中曹魏是其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但是這麼強大,有能力統一全國的勢力,卻在最後關頭被司馬家取代了,可謂“司馬昭之心,盡人皆知”,那麼司馬家有什麼實力呢,曹家怎麼就被司馬家輕易取代了呢?

首先來看看司馬家的實力。

司馬家是一個時間久遠的大世家,在漢朝也很有影響力,家族世代都有人在中央做官,到漢朝末年時,河內的司馬家已經是當代名門望族。

三國時,司馬家有什麼實力,曹家怎麼就被司馬家輕易取代了

當時做過京兆尹的司馬防,一共有八個兒子,京兆尹相當於今天北京市的市長,直接是漢朝高級領導人,而他的八個兒子更是牛逼,被稱為“司馬八達”,其中老大老二和老三最出名,老大司馬朗做過兗州刺史,這也是封疆大吏,老二就是司馬懿,這個就不多介紹了,老三司馬孚做過太宰,這直接就是中央最高領導人級別了,可見這一時期,司馬家人才濟濟。

除了司馬家自有人才之外,司馬家與當時豪門世家多有聯姻,司馬懿妻母是河內山氏(山濤的祖姑母),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娶泰山羊氏,是羊祜的姐姐。次子司馬昭娶東海王氏,王氏祖父王朗,父王肅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經學世家。司馬懿女婿是京兆杜預等。當時天下還是內世家大族所掌控的,而司馬家與其他大族的聯姻,使其地位更加穩固。

三國時,司馬家有什麼實力,曹家怎麼就被司馬家輕易取代了

最後,司馬家不止在政治上有很大影響力,在軍中勢力也非常大,藉助伐蜀等戰爭機會,逐漸在軍中安插司馬家的親信,或者是與司馬家相同的豪門大族的人員,一步步削弱曹家在軍中的勢力,到最後司馬昭造反時,曹家竟然並沒有多大的反抗力量,真是可惜。

由上可見司馬家還是很有實力的,那麼曹家為什麼這麼容易被取代呢?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曹家人短命,曹操的子孫也很有才能,兒子曹丕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不是易與之輩,曹丕在位期間,使得魏國徹底壓倒吳國與蜀國,而曹家第三代統治者曹叡,雖然說歷史上的知曉度不是很高,但是他卻是把曹家的政權推向鼎盛的一位人物。在曹叡當政期間,曹家軍團多次打退了進犯的蜀漢以及東吳政權,並且不斷髮展以及穩固了曹魏的統治。可惜曹丕只在位6年,曹叡也是英年早逝,留下年幼的兒子繼承皇位,反觀司馬懿,可是熬過了好幾任曹家皇帝,這可真是,誰能活到最後才是最好啊。

三國時,司馬家有什麼實力,曹家怎麼就被司馬家輕易取代了

第二、曹魏政權觸及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眾所周知,曹操取人,唯才是舉,雖然在曹丕時期,頒佈了九品中正制,維護了豪門的利益,但是曹家寒門出身,跟豪門大族之間是天然對立關係,到司馬昭反叛時,幾乎沒有豪門大族為曹家站隊,可見一斑。

第三、人才原因。曹丕和曹叡兩位皇帝都非常重視司馬家的人,尤其是司馬懿,最終尾大不掉,而反觀曹氏,雖然為了制衡司馬氏,讓曹爽作為制衡之人,可惜卻所託非人,曹爽並不是值得託孤的大臣,反而加速了曹氏的滅亡,而曹氏此時已經沒有拿的出手的人才了,只能被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