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上海、無錫遊(二)漫遊大觀園


下午,京春父女陪著我們來到上海大觀園。

大觀園上海市西南角青浦區境內,東臨澱山湖,西靠元蕩,與江蘇省毗鄰,距市中心(人民廣場)65公里,離虹橋國際機場45公里。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遊覽區區域範圍約1600畝,中間橫貫一條青商公路,將遊覽區分隔成東西兩個部分。東部以園林植物造景為主,適當點綴亭、廊小品建築,具有 江南 水鄉的自然風貌。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西部是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筆意,運用中國傳統園林藝術手法建造的仿古建築群大型園林“大觀園”,佔地約150畝。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上海大觀園始建於1981年,直到1988年10月才全部竣工,並於當月正式開放,迄今已近三十多年了。有人說,87版的電視劇《紅樓夢》就是在這裡拍攝的,回來查了一下資料,原來劇中有一部分場景的拍攝點真的是在這裡。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總體佈局以大觀樓為主體,由“省親別墅”石牌坊、石燈籠、沁芳湖、體仁沐德、曲徑通幽、宮門、“太虛幻境”浮雕照壁、木牌坊等形成全園中軸線。西側設置怡紅院、攏翠庵、梨香院、石舫。東側設置瀟湘館、蘅蕪院、蓼風軒、稻香村等20多組建築景點。亭臺樓閣,映入眼簾,皆是“景奪文章造化”。最為難得的是園中的一泓水,以及因之而引出的各分支水系,非常貼近《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在書中造園的主旨——即以水相連,因水而靈。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我們一行六人,從大觀樓正門進入,然後按照逆時針的方向一路遊覽過去。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從進門的假山群中的“曲徑通幽處”進入園中,出了假山、過了沁芳亭(橋),經過體仁沐德,就來到了衡蕪院。

衡蕪院是薛寶釵的住處。庭院處處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無翠竹挺立,有青藤盤桓,曲意逢迎,徐徐而上……一進衡蕪院,正面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大鏤花窗,透窗向內望去,隱隱可見院內紅樓飛簷、樹木蓊鬱。經過曲曲折折的抄手迴廊進得院中,發現院中的主建築竟是一幢紅樓,上題“衡芷清芬”四個大字。樓為雙層,樓前假山疊翠,假山之上築一小亭,由山下拾級而上來到亭中,可以盡覽院中景色。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山頂上的小亭竟然可以通過空中棧道與主樓直接相通,一直可來到紅樓的二樓。樓上即為薛寶釵的起居之所,俯身門前近可觀院中景色及左前方的小亭及棧道,遠可隱約眺望沁芳亭一帶的林木、假山。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蘅蕪院的前方 蘅蕪院的前方是林黛玉的住處——瀟湘館。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瀟湘館最出名的自然是“千竿竹”,以彰顯黛玉清高自傲個性,房內花鋤猶在,鸚哥早已息聲,不見蹤影……

《紅樓夢》中是這樣描寫瀟湘館的:“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只見入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瀟湘館院中翠竹掩映,遊廊曲折,三間房舍正坐落在瀟瀟翠竹之中。正堂門頭上懸掛著“有鳳來儀”的四字匾額,兩邊的楹聯是:“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後世紅學家也普遍公認其中的“尚”、“猶”二字最堪稱道,有餘音嫋嫋、不絕如縷的雅韻情愫蘊藉其中。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正堂置紅木大理石書桌,桌上放著各式硯臺和筆筒。臥室窗外種植的一株高大的梧桐樹,俗語稱“秋水梧桐”。讓人情不自禁地聯想到秋天,在清泠秋夜、側臥紅紗帳中細數瀟瀟秋雨灑梧桐的那份閒情雅緻和少女幽情。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房子東間為黛玉臥室,有一個真人大小的黛玉蠟像正躺在精緻的鏤花床上把書神思,蠟像精美,栩栩如生。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出了瀟湘館,回首望去,果見“一帶粉垣”,牆內植有“數千百竿翠竹遮映”,從外看去,竟一點也看不到裡面的亭臺館舍,可謂深藏不露,這也非常契合林黛玉孤潔自傲的品格和性情。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再往前行,便到了李紈的稻香村“”,內有寶玉題的匾額“杏簾在望”。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然後又來到藕香榭。史湘雲在這裡開海棠詩社,設螃蟹宴,姐妹詠菊聯詩。這裡四面環水,確實是隔水賞花、臨水觀景的好地方。此時水面睡蓮盛開,水中金魚遊翔,別有一番情趣。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丹鳳榭”,《紅樓夢》裡記載丹鳳榭是元妃等待上船的碼頭。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高大巍峨的“省親別墅”漢白玉牌坊在陽光下格外醒目。造型精美,做工精細。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省親牌坊就在大觀樓的前面。大觀樓無疑是整個大觀園的中心。無論是建築格調還是室內裝飾、佈置,盡顯皇家氣勢。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秋爽齋和藕香榭,這裡一個是探春的住處,一個是惜春的住處。 秋爽齋是一個三開間的院子。建築高闊疏朗,東廂房是探春的臥室,一隻紅木大床,窗前一隻六角紅木臺,牆邊放著一隻紅木半櫥,室內陳設高雅。西廂房是丫頭住所,牆上就是書中所寫的掛有一幅仿米芾的《煙雨圖》,左右掛的是一副仿顏真卿筆體的對聯,上書:“煙霞閒骨格,泉石野生涯”。

惜春所住的藕香榭陳設有點寒酸,除了作畫的筆墨紙硯、條凳几案,就是一張簡單的臥榻。不過,藕香榭的位置卻是這園中所有建築最佳的所在。從臥房出來,漫步一段小巧的遊廊,即是一處臨水樓榭,水榭的正面就是大觀園中那一泓開闊的水面。可以想見,仲夏之夜,手把團扇,於此賞鑑湖光月色、輕嗅荷花清香,那該是多麼令人賞心悅目的人生逸趣啊。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出了藕香榭,前面就是怡紅院。我們是從怡紅院的後門進去的。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怡紅院本叫“紅香綠玉”,後元妃省親時改為“怡紅快綠”,賜名“怡紅院” 。它是一座三開間的正房,有前廂房、後廂房,還有抄手遊廊、側花園,並在院子的後部建造了一處玲瓏別緻的後花園。這是大觀園中最大的庭院了。

客廳寬敞,陳設華麗,書房書卷氣十足。寶玉正與寶釵對弈,殺得難分難解。在寶玉床前塑造了兩尊蠟像,姥姥低頭程醉酒昏昏然姿態,板兒則笑嘻嘻凝視祖母——這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醉闖怡紅院,鼾臥寶玉床”。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後廂房中擺設著與真人般大小的蠟像,是賈寶玉和幾位主要“金釵”飲酒作詩的場景。蠟像製作精美,人物的衣著和形態惟妙惟肖,為院子增添了生活氣息與氛圍。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在後花園的遊廊旁,有一片正在盛開的不知何名的鮮花花園中間也有一簇假山,山頂之上也建了一個小巧的四面亭。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怡紅院的主建築名為“絳雲軒”,東間是寶玉的臥室,內有一架雕刻精細、飾有花卉圖案的紅木大床,牆上掛著琴劍爐瓶;西間是丫環襲人、晴雯等人的居室。東西間都用落地什景槅作為分隔。中間過道上擺放了一具看似仿紅木的嵌玉漆雕屏風。

怡紅院的前門修建的古樸、典雅,似與賈寶玉的性格不太相符。院中左邊種著一片芭蕉,右邊種著幾株海棠和幾棵翠綠的桅子樹。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我們用了兩個小時,走馬觀花把院子瀏覽了一遍。整個園子佈局得體,建築宏偉,崇閣巍峨,雕樓精細,怪石嶙峋,層巒疊嶂,古木挺立,綠竹相映,兼有皇家苑囿氣派和江南園林秀麗風格。室內傢俱陳設,均根據《紅樓夢》里人物性格特點和故事情節佈置而成,有的豪華富貴;有的莊重古樸;有的器具乃屬稀有珍品。這裡的一物一景,乃至一草一木,無不凝聚了能工巧匠的心血,可以說上海大觀園是《紅樓夢》文學藝術的再創作。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如果一院一館、一景一點上去尋探,則更令人讚歎不盡,大觀樓的崇閣巍峨,層樓高聳;恰紅院的富麗堂皇,花團錦簇;瀟湘館的鳳尾森森,茜紗映綠;捷蕪苑的奇石掩景,蘿薛清芬;稻香村的田園家風,歸農引想,各處的景點,或山高月小,或皓月清池,或紅香聚圃,或石舫臥波—幾如“山陰道上,有應接不暇”之感。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遊覽了怡紅院後,整個大觀園的旅遊至此就全部結束了。此時正值盛夏時節,雖然百花凋零,草木豐茂。但園中種植的其他各色花木,爭奇鬥豔,奼紫嫣紅。尤以荷花開得最豔,我們帶去的三個小孩在院子裡追逐奔跑,更增添了不少樂趣。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非常感謝京春父女今天陪同我們來到大觀園,讓我體驗了一番《紅樓夢》裡描述的每個場景,這對我以後再讀《紅樓夢》,會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同時也讓我更好地理解《紅樓夢》開篇詩的涵義: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2019,上海、無錫六天遊(二)漫遊大觀園

隨意 寫於庚子年正月十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