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印度醫生的一天:西市坐堂,看眼病、做艾灸,隔離瘧疾病人

大唐天寶五載的五月初二,五更二點(約3:48左右),醫人宋正

在懷遠坊的家中,與承天門上的大鼓一同醒來。

六百下咚咚鼓敲完,整個長安城就會結束宵禁。此時大鼓尚未敲完,女婢已經捧出了一碗槐葉冷淘,那是宋正昨天吩咐要吃的小食。

槐葉冷淘,是一種用槐葉汁和麵粉做成的冷麵,長安人夏天常吃,大詩人杜甫還寫詩讚美過它。

三兩下一碗冷淘見了底,宋正拿了塊行醫的木牌子,往家門口一掛,一天的工作就此開始了。

街坊鄰居都知道,這家胡醫有點能耐。等等,怎麼是胡醫?還真是胡醫,宋正原本是西域天竺人。天竺,大唐高僧玄奘經過仔細考證,根據當地發音,稱它為印度。天竺醫人,也就是印度醫生。

大唐印度醫生的一天:西市坐堂,看眼病、做艾灸,隔離瘧疾病人

醫人宋正所住的懷遠坊,就在西市南邊

天竺人宋正,本名叫那羅娑婆,他自小跟著從醫的父親沿著絲綢之路來到長安生活。後來父親病故,他被樂善好施的中醫宋清收養,這才改名換姓,兼學了胡醫和中醫。

天竺有一種用針撥白內障的治療辦法,傳到了唐朝長安,所以在長安人眼中,胡醫是很擅長治療眼睛的,來找宋正看眼的病人不少。

實際上,在長安行醫的胡人除了天竺人,也有大秦人(古羅馬),但是唐朝人將這些外國醫生都叫做胡醫,正如他們把所有外國人都叫做胡人。

宋正常年坐診的藥行在長安西市。西市午時才開門,在那之前他就在自家坐堂看診,來看病的也多是周遭的住戶。

閭閻醫工:不論是坐堂還是遊方,治病救人是第一位的

這一日上午無人來求診,宋正研讀了半晌孫思邈的醫書,這才晃晃悠悠去西市等開門。午時一到,西市的兩百聲大鼓

漸次響起,最後一響敲完,坊門打開,人群混著馬群、牛群、駱駝群,一齊湧了進去。

大唐印度醫生的一天:西市坐堂,看眼病、做艾灸,隔離瘧疾病人

現在西安博物館裡的長安西市開市大鼓

長安城裡的藥材鋪都集中在西市、東市,宋正坐堂的地方就在西市東南角的一家藥行。他選在西市坐堂看診,就是看中了西市的客人比東市多,這人一多,來看病的自然也多了。

此時西市才開,各個店家都忙著往外掛商品價牌。宋正一眼瞥見一家果子行掛了牌子出來,上面寫著:“幹葡萄,一升,上值錢十七文,次十六文,下十五文”。

唐朝的時候,市場上的商品會按照質量分成上、中、下三等,每個品級價格不一,這叫“三賈均市”,也叫“三等估”。

這家果子行專賣交河郡(今天的吐魯番)的幹葡萄,號稱物美價廉。據說她家的幹葡萄價格與交河郡一樣,也就是說一升上好的幹葡萄值十七文,中等的值十六文,最差的值十五文。

大唐印度醫生的一天:西市坐堂,看眼病、做艾灸,隔離瘧疾病人

新疆吐魯番的交河故城遺址

宋正坐堂的藥行鋪子,面積不過三十多平方米,這在東西兩市算是大的了。東西市裡,面積小的鋪子只有十多平方米。

藥行的一處角落裡,擺了一張長案,那就是宋正坐堂問診的地方了。他才坐下,就有一人哼哼唧唧苦著臉來看病了。宋正瞧了一會兒,就要給他做艾灸。

在唐朝,艾灸可是非常流行的一種治療方式。為啥?一來操作簡單,二來艾草便宜易得,普通百姓也消費得起。最大的缺點麼,就是治療過程中病人會非常痛苦,想想滾燙的艾草炙烤著皮膚,沒有麻醉,那真的是讓人生不如死。

大唐印度醫生的一天:西市坐堂,看眼病、做艾灸,隔離瘧疾病人

北宋畫家李唐《村醫圖》:醫人正在給病人艾灸,病人痛苦不堪

艾灸後的可憐人,花了錢又遭了罪,但他總算感覺病痛好些了,剛走出藥行,就迎面遇上了一個遊方郎中。

郎中捧著一袋子卷軸,推銷畫在上面的人體明堂圖,說是有了這個,病人在家裡也可自行艾灸,省掉不少花費。啥叫明堂圖?就是人體經脈穴位圖。

唐太宗時期,官方曾經修過一本《明堂針灸圖》。唐太宗看了之後,發現人體背部集中了很多經脈,他心慈,於是下令:唐律中施用笞刑的時候,不得鞭笞罪犯背部。

大唐印度醫生的一天:西市坐堂,看眼病、做艾灸,隔離瘧疾病人

唐太宗納諫圖

宋正遠遠瞧見了遊方郎中,走過來仔細看了他賣的明堂圖,確認無誤之後,買了一幅送給了病人,方便他日後救急。

唐朝的長安城裡有醫學博士負責給百姓治病,可惜人數極少,而當時長安城有一百萬人口。所以普通百姓看病,一般還是去找坐堂的醫人或者遊方郎中,他們被叫做閭閻醫工。

遊方郎中走街串巷,兜售醫術和藥物,他們總是揹著藥囊、拿著個鈴鐺,沿路吆喝,所以也被人稱為鈴醫。

長安病坊:唐代的社會救濟機構,坐堂診治的是懂醫術的僧人

宋正看了幾個病人,好不容易歇息了一會兒,就看到一個男人裹著一床破布,踉踉蹌蹌進來了。

他一看,仲夏五月,正是暑熱難耐之時,此人渾身大汗卻裹得非常厚實,還發著燒。再一問,這人已經上吐下瀉

兩天了。

望聞問切,宋正三兩下診斷出來:這是得了瘧疾。藥行裡的客人一聽,都避之不及,一鬨而散了,宋正卻神色自若地繼續診治。

瘧疾是唐朝的第一大傳染病,當時醫療水平低下,人們認為瘧疾是由瘧鬼引起的。好在,那時的醫人,已經知道要通過隔斷傳染源的辦法控制瘟疫了。宋正也不例外,他一發現是瘧疾,就想著帶病人去大慈恩寺病坊,隔離安頓。

病坊,是唐代長安城的一種社會救濟機構,唐朝初年的時候就有了。長安城的各大寺廟都設置有病坊,專門用來救治病人、隔離瘟疫。病坊裡還有懂醫術的僧人負責治療。

大唐印度醫生的一天:西市坐堂,看眼病、做艾灸,隔離瘧疾病人

現在西安的大慈恩寺

事不宜遲,宋正租了牛車就送瘧疾病人去大慈恩寺病坊,他還想要請寺廟的一位高僧大德施法祛除瘧鬼。

古代巫醫不分,人們也使用咒禁巫術來治病。不僅皇宮裡有咒禁博士,民間也有咒禁師,專門用巫術治病。孫思邈的《千金翼方》還將咒禁法和符印法列為醫療的五個辦法。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最多有些心理安慰作用。

大唐印度醫生的一天:西市坐堂,看眼病、做艾灸,隔離瘧疾病人

宋正行跡圖:從西市送人去大慈恩寺,真的跑了超遠

夕陽西垂,宋正在大慈恩寺的病坊安頓好了病人,就趕著在坊門關閉前回家了。一路上,趕牛車的夥計問他:“常年給人看病,就不怕被傳染啦?”

這一問,宋正才想起租牛車的錢還沒付呢,可他早就把今日得來的診金都給了那個窮苦的瘧疾病人了。

他有些抱歉,請夥計改日來取車錢,末了才回答他:

“若是害怕得病,我就不當這個醫人了。當你立誓要當醫人,就做好了準備,為之犧牲。”

了不起!古往今來,那些立誓從醫,併為之奮鬥一生的人。

備註:大唐天竺醫人宋正的故事純屬虛構,但是在他身上發生的一切事件、現象都是來自歷史資料,不是杜撰的哦。我稱之為“真實虛構故事”。原創作品,抄襲必究。關注我,查看更多:


《大唐一天》系列,旨在通過描寫唐朝小人物的“真實虛構故事”,展現盛唐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以及整個時代的風貌,用小人物的生活碎片拼出一個盛世大唐的模樣。目前該系列已有: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千金翼方》

《資治通鑑》

《唐會要》

《新唐書》

《舊唐書》

《太平廣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