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清明 舉國哀悼##泛文化寫作營#

國 務 院 公 告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這樣的規格遇上清明節,在我印象中還是第一次。2020年的這場疫情算得上是場“國難”,而2020年的這些抗疫英烈以及因疫情逝世的同胞也絕對配得上這麼高的規格,因為他們是這場無硝煙戰場上直面死亡的英雄。


#別樣清明   舉國哀悼##泛文化寫作營#


2020年的這個清明節,確實與往年不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一是改寫了鄉俗:“清明”時節,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人們為了抗疫而參與了全民“宅家”的戰鬥,“踏青”的鄉俗也只能在記憶裡回憶了;至於說“清明上墳祭祖”的鄉俗也只能是“,斷魂人在家中”了。二是改寫了好多人的生命軌跡,特別是那些白衣天使。如若沒有這個疫情,“白衣天使”就是一個尊稱,一個不痛不癢的稱呼,但經過這次疫情的洗禮,人們真正衡量出了“白衣天使”的分量,它真不只是一個名號,而是用“向死而生”的行動寫就的“健康所繫、生命所託”的“天使”。

每次戰爭的來臨,為保家衛國,總有無數懷揣“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豪情壯志者們,明知有危險,偏向危險行,用行動來詮釋“愛國”的最高境界。這次新冠肺炎雖然是一場疫情,但同樣是場戰爭,甚至比面對面的戰爭更危險!而這場戰爭的一線就在醫院,醫護人員無疑是首當其衝的一線人員!今天當我們心裡放下緊張的情緒時,特別應該緬懷的就是在這場歷經兩個多月的緊張戰鬥中犧牲的醫護人員,他們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這次疫情中……

#別樣清明   舉國哀悼##泛文化寫作營#

當新冠肺炎剛有苗頭時,一線醫生李文亮在同學群中就發出預警,儘管他知道有傳染,還因此被“訓誡”,但依然每天堅守在一線崗位,直至被確診,在治病期間,李文亮醫生還表示“不願當逃兵”,還在想病好後繼續參加抗疫,但遺憾的是“吹哨人”李文亮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4歲。

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自他所在的醫院被定為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單位後,作為院長的他就馬不停蹄地率領全院醫護人員衝在了抗疫第一線,後即使不幸被感染住進了ICU,他還記掛著“我是院長”還是“丟不下!”醫院的工作,甚至為了不感染其他同事,他還不斷囑咐“如果萬一,不要插管”。他的生命最終定格在了51歲。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梁武東,退休後被返聘至武漢亞心總醫院,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不因已退休而退縮,而是繼續忘我地工作在抗疫第一線,後因感染“新冠”讓生命定格在了62歲。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薑繼軍

完成查房後,在奔赴發熱門診的路上因勞累過度呼吸心跳驟停,生命定格在52歲

啟東市南陽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病房組長朱崢嶸,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朱崢嶸把已患大動脈炎的住院通知書藏了起來,默默地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線,直至被感染,終因搶救無效離世。生命定格在了48歲。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一病區副主任醫師黃文軍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信條寫下了“申請去隔離病房,共赴國難”的請戰書,勇於投入到抗疫第一線,後因感染“新冠”,生命被定格在42歲。

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彭銀花在感覺“有場硬仗要打”的形勢下,徵得妻子的理解後,推遲婚期,主動請纓,衝在了抗疫第一線,後因不幸感染,丟下抽屜裡靜靜躺著的結婚請柬,生命被定格在了29歲。

……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有多少醫護人員身懷“捨我其誰、當仁不讓”的大情懷,本著“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大擔當,“順行”或“逆行“在了危機重重的險地,他們用職責譜寫了一曲曲“不忘初心”“愛崗敬業”的讚歌,他們用“向死而生”的生命歷程詮釋了“天使”的偉大。

清明時節雨紛紛,華夏兒女倍思君。清明時節,我們怎能忘記你們,我們又怎能不懷念你們?在此,就讓我們燃一注心香,邀祭在天堂的你們——抗疫英烈:安息吧!你們的精神我們一定會永遠傳承下去!

#別樣清明   舉國哀悼##泛文化寫作營#


2020年4月4日,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為抗疫英烈和在此次疫情中逝世的同胞致哀!

別樣的清明,沉重的悼念,永遠地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