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理念在合肥市錦繡大道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近年來,伴隨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以瀝青、混凝土結構為主的硬質鋪地取代了原先的可滲透性自然下墊面,從而極大影響了城市區域雨水的自然下滲;與此同時,城市的傳統排水管網工程無法滿足規模不斷膨脹的都市對快速排水的要求,從而引發城市“內澇看海”、甚至出現局部水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

2014年11月,國家住建部正式出臺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以下簡稱為《指南》),標誌著海綿城市建設的國家標準正式施行,海綿城市建設被納入我國的國家戰略體系。

海綿城市理念在合肥市錦繡大道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海綿城市理念的內涵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的市政配套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遭遇環境的突發變化時,具有良好的“彈性”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也就是在雨季能夠吸收雨水、蓄儲雨水,並能夠將多餘的雨水滲透,甚至能夠淨化水資源,從而在旱季時可將蓄存的水再次“釋放”並得到利用,使城市能夠“彈性適應”環境變化,提升城市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

透水路面的原理是指綜合運用多種施工技術手段將不透水的道路路面改變成能夠透水的路面,從而減少城市道路上的地表徑流。該工程措施能夠從源頭上有效控制雨水造成的城市環境汙染,從而極大緩解城市區域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的窘境,從而減少其他雨洪水技術的應用,有效節約治理成本,從而實現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

透水路面的設計原理

透水路面按照鋪裝材料可以分為多孔瀝青混凝土、多孔水泥混凝土

、綠化混凝土磚和透水磚等;按照面材外形和施工方式可分為連續性透水地面、拼接式透水地面和鏤空式植草磚等。

今天,光大生態結合合肥濱湖新區內的錦繡大道舉例說明。其位於濱湖新區中部,呈東西走向,規劃西起經濟技術開發區翡翠路,東至巢湖路,全長17.5km,是貫穿濱湖新區的一條東西向重要的城市主幹路。

海綿城市理念在合肥市錦繡大道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非機動車道的低影響設計

為減少道路積水,並提升道路地下水分的涵養功能,錦繡大道的非機動車道路面採用透水混凝土路面,有效提升強對流天氣城市道路雨水下滲的能力。鑑於項目所在地的地質構造的侷限性,錦繡大道路基下土壤的透水性較差,在非機動車道的路面基層內設置排水管,提高雨水積蓄時的洩洪能力。本項目將透水路面的縱坡小於2.5%,橫坡控制在1.5%~2.0%。

此外,為了解決路面雨水不能快速進入綠化帶的問題,錦繡大道非機動車道靠近綠化帶的一側立緣石採用豁口立緣石和間隔式立緣石的形式。

人行道的低影響設計

為提升雨天行人的步行環境,錦繡大道的人行道面層採用透水磚鋪裝,人行道基層採用級配砂礫基層,基層厚度不小於 150mm。人行道縱坡小於2.5%,路拱橫坡為1.0%-2.5%。透水面層和透水基層能夠有效減少雨天人行道路面的積水,方便行人出行。

錦繡大道的人行道佈置採用低影響開發生態樹池設計方式,並在樹池之間增設透水鋪裝。生態樹池能夠彙集路面的徑流雨水,使雨水通過透水鋪裝下滲來補給地下水,改善道路附近的土壤條件,併為行道樹的生長提供水分和其他營養成分;同時還能夠減少徑流量,並淨化雨水。

海綿城市理念在合肥市錦繡大道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專業透水混凝土材料生產廠家,累計服務面積超3000萬平米,全國範圍支持駐場技術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