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重大發現,原來它也起源於中國!


核桃是世界四大堅果之首,而關於核桃的起源地眾說紛紜,多數人認為核桃是張騫出使西域後引進國內的,但考古發現:核桃起源於中國!

1980年河北文物考古隊在河北省太行山東麓的武安縣磁山遺址考古挖掘出土了遺存的炭化核桃堅果殼,據中科院C14實驗室鑑定,認為距今7335±100年。這充分說明我國核桃歷史悠久,遺址所在的太行山是世界核桃的起源地。

又一重大發現,原來它也起源於中國!


八百里太行山也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無數的典故和歷史人物都和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在現代,太行山上鬱鬱蔥蔥,尤其是在太行山東麓被評為全國薄皮核桃之鄉的河北臨城縣,在航拍圖上是八百里太行山最綠的地方。

臨城縣有著壯麗的自然風貌,大自然似乎是把這裡當做了畫布,留下了一幅讓人留戀忘返的畫卷。臨城縣是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還有岐山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崆山白雲洞,天台山等一批國家4A級景區。這些自然風景,給臨城縣增添了無限魅力。

又一重大發現,原來它也起源於中國!

核桃除了食用後對身體有良好功效之外,在手上盤玩也有好處,而且據歷史記載,從古便有盤玩核桃的歷史

手療核桃,也叫健身核桃,又稱掌珠。古時稱揉手核桃,追溯起來,它起源於漢隋,流行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盛傳不衰,形成了世界獨有的中國核桃文化。古往今來,上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下至官宦小吏,平民百姓,無不為有一

又一重大發現,原來它也起源於中國!


對玲瓏剔透,光亮如鑑的核桃而自豪。特別是到了明清兩朝,玩核桃達到鼎盛時期。明天啟皇帝朱由校不僅把玩核桃不離手,而且親自操刀雕刻核桃。故有“玩核桃遺忘國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傳民間。清乾隆皇帝不僅是鑑賞核桃的大家,據傳還曾賦詩讚美核桃: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


又一重大發現,原來它也起源於中國!



到了清末,宮內玩賞核桃之風更甚。手中有一對好的核桃竟成了當時身價和品位的象徵。當時京城曾傳言:“貝勒手上有三寶,扳指、核桃、籠中鳥。”每逢皇上或皇后的生日,大臣們會將挑選出來的精品核桃作為祝壽賀禮供奉,揉手核桃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又一重大發現,原來它也起源於中國!



北京故宮博物院仍保存著十幾對揉手核桃,其色澤為棕紅色,分別存放在雕刻精美的紫檀木盒內。裡面標有“某貝勒恭進”、“某親王預備”的字樣。

宮內揉核桃之風,自然也影響到了社會。民間將人分為幾類,將把玩核桃者排在首位,即:文人玩核桃,武人轉鐵球,富人揣葫蘆,閒人去遛狗(指當時的風俗)。時至今日,人們仍把揉手核桃稱為文玩核桃,即源於此。


又一重大發現,原來它也起源於中國!



而野生核桃正因為它的特殊和韻味,得到了很多玩家的青睞.生長於山中的野果,成熟於立秋以後,狀似核桃,俗稱"山核桃".小秋子剛上手盤玩時手感青澀,長期盤玩後珠子逐漸"玉化",便是主人所傾注的心血,可謂賞心悅目.


天然野生秋子核桃的皮質好,油性好,分量壓手,圓潤度高,盤玩一段時間後色彩質感會從裡到外的溫潤自然.

光陰是條看不見的河,隨著時間的流淌,有起點有終點,從而構成了一個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