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信將軍——王僧辯(七十二名將)


王僧辯,字君才,山西祁縣人。南北朝時期,南梁名將,右衛將軍王神念次子。

雄信將軍——王僧辯(七十二名將)

雄信將軍——王僧辯

王僧辯出身烏丸王氏,最初在北魏任職。北魏後期高肇專權,內政黑暗,公元508年正月王僧辯父親王神念率眾投奔南朝。王僧辯在南梁出任梁湘東王蕭繹的左常侍。之後,任過湘東王府行參軍、中兵參軍、府司馬等職,又代替柳仲禮為竟陵太守。

公元548年, 侯景反叛,進攻南梁都城建康。湘東王派王憎辯為大都督統領一萬軍隊救建康之危。可是,大軍到達建康時,京城已經陷落,梁武帝也被餓死了。王僧辮被迫與少數幾個將領回到湘東王駐地江陵。


雄信將軍——王僧辯(七十二名將)

侯景控制京城後,立新皇帝蕭綱,但是湘東王蕭繹軍事力量強大,欲爭奪皇位。同時,侯景反叛時,被任命為北討大都督的蕭綸也被推為中流盟主。因此湘東王蕭繹必須先擊敗蕭綸,再討平侯景,才能獲得皇位。

蕭繹派王僧辯率軍立即攻打蕭綸。因為王僧辯部下倉促間未能全部集中,所以在王僧辯等待部下集結時,湘東王蕭繹一怒之下用刀砍傷王僧辯,並交付廷尉準備判刑。結果,湘東王的軍隊始終不能攻克長沙,無耐只能再次啟用王僧辯。王僧辯出戰,很快就擊潰了蕭綸軍隊。

蕭綸軍被擊潰不久,侯景率軍沿江西進,準備進攻湘東王蕭繹。當時,侯景的水軍號稱二十萬,聯旗千里。龐大的軍事力量讓很多人都不敢出戰,只有王僧辯沉著穩定,紮實迎戰。王僧辯首先帶軍屯居巴陵城與侯景軍對峙,以靜制動。侯景不斷派軍輪番攻城,都被王僧辯指揮大軍採用火陣、圍長柵列舸艦等辦法擊退,侯景大將任約也被生擒。侯景見巴陵城久攻不下,大將又被擒,只得燒營夜遁。

雄信將軍——王僧辯(七十二名將)

王僧辯在取得巴陵城守衛戰勝利後,率軍乘勝沿江東下進攻侯景,很快收復了江州和郢州,並直指建康。在建康城外,王僧辯與陳霸先軍隊匯合聯營進逼侯景。侯景帶軍出戰,與王陳聯軍大戰於建康城北。聯軍又兵分兩路,派強弩2000張進攻石頭城西,很快攻陷石頭城,併入居臺城。侯景戰敗東逃,與心腹數十人乘船逃往海上,其黨徒有的投降, 有的北奔,建康城很快被收復。侯景逃往海上,窮途末路中被部下殺死,給江南人民帶來災難的侯景之亂被平息。戰後,蕭繹在江陵即位,是為梁元帝。王僧辯因功被封為司徒、侍中、尚書令,永寧郡公,食邑5000戶。

侯景之亂被平定不久,湘州境內又發生叛亂。蕭繹急派王僧辯、陳霸先分任東西都督,率軍平叛。王僧辯指揮作戰,總是穩紮穩打,不急於冒進。起初王僧辯採用聯城進逼的方式,然後乘叛軍無防備之機,指揮水陸兩路軍進攻,將叛軍逼到長沙城內,湘州叛亂很快被平息了。

在平定侯景之亂前,梁元帝蕭繹曾向西魏稱臣。當他奪得皇位後,便不再稱臣,並要求西魏歸還所侵佔的梁州、益等州和襄陽等地。西魏的實權掌握者宇文泰,派常山公於謹、大將軍楊忠、大將軍宇文護等率5萬兵馬進攻江陵。梁元帝戰敗,便率太子等人到西魏軍營投降。不久,被蕭詧以土袋悶死,江陵“闔城老幼被虜入關”。

雄信將軍——王僧辯(七十二名將)

江陵城破後,王僧辯、陳霸先在建康擁立梁元帝子蕭方智為帝,是為梁敬帝,王僧辯以擁立之功被任命為驃騎大將軍、中書監、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

江陵陷落後,郢州刺史陸法和以郢州投降了北齊,北齊又寫信給王僧辯,說蕭方智年幼,梁朝處在多事之秋,應該推立長君,寒山被俘的蕭淵明年齡較大,又是梁武帝的親侄子,推他做皇帝較為適宜。實質上是謀求通過扶植傀儡皇帝,使梁國成為附屬國。王僧辯等人回信拒絕,但是北齊派高歡第七子高渙領兵護送蕭淵明過江。當時南梁軍力根本無法抵擋高渙的大軍,王僧辯只好要求立蕭方智為太子,得到蕭淵明同意後,才迎立其即位為帝。王僧辯被封為大司馬,領太子太傅、揚州牧。

因為王僧辯的太過謹慎,導致了他最親密戰友陳霸先與其反目。

雄信將軍——王僧辯(七十二名將)

公元555年冬天,陳霸先偷襲並俘獲王僧辯,廢黜蕭淵明,改立蕭方智為帝,並以蕭淵明為太傅、建安王。陳霸先派人通報北齊,繼續向北齊稱臣,當北齊的附屬國。同時,陳霸先說王僧辯陰謀篡逆,將王僧辯殺害。

王僧辯死後,他部下起兵報仇,但遭到鎮壓而失敗。三十多年後,王僧辯的次子王頒為報父仇而參加了隋滅陳之戰。王頒擔任隋滅陳之戰的先鋒,勝利後掘開陳霸先墓,將骨骸焚化成灰,加水喝進肚中。此仇怨終於結束。

雄信將軍——王僧辯(七十二名將)

王僧辯驍勇善戰,少有敗績,可惜死於自己曾經最親密的戰友陳霸先之手。後世很多關於江湖復仇的故事,就是出自王僧辯的事蹟,和他的次子為父報仇的事件。

——雲州鑫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