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將在4月30日發佈的英特爾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有什麼值得關注的?

柯是我


關注十代酷睿有一段時間了,也來和各位聊一聊第十代酷睿處理器吧。這次Computex 2019發佈之後就立刻在微信群裡和小夥伴們討論,大家比較認可的一個結論就是:這一次英特爾的大招針對性相當強,會很大地提升輕薄本用戶的體驗,具體提升了哪些,我會和各位娓娓道來。

廢話不多說,為什麼我要說十代酷睿讓我感受到了大不同,大致講一些對基於已發佈信息的分析,也可以讓各位解解渴。

從技術角度來看,十代酷睿的亮點主要集中在這麼幾個:首先最亮眼的自然是更好的功耗和散熱分配技術,帶來的好處是大大提升電腦續航時間及使用感受,也許未來20小時續航將不再是夢想,其可以通過自我學習來更加深入地掌握用戶和機器之間的使用需求。 這種技術可能是未來處理器行業的標杆技術,目前來,已經處於全球靠前的地位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長期用輕薄本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因為機器尺寸的限制,元器件包括CPU就算性能再強悍霸道,也會因為功耗和發熱而產生性能瓶頸。如果要全速運轉,很快就會過熱扛不住……然後就是降頻、減速、體驗糟糕,就跟鋼鐵俠的戰衣滿狀態運行一會兒就開始各種報錯一樣……以前我使用筆記本電腦時,就會遇到這種情況,只能乾著急。這種改變,我認為是劃時代的,改變了我對輕薄筆記本的認知。

CPU來提前預測你工作時可能會出現的負載峰谷曲線,從而智能化地分配功耗和散熱可用量。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機器避免過熱,儘可能長時間地保持高效運行。按照官方的說法,可提升性能相比八代酷睿為2-2.5倍。

這也顛覆了過去的一個認知誤區:所謂核數,納米數這些,也並非是CPU的性能高低的唯一標杆,從底層架構、工藝、包括如今的AI,也都是CPU綜合性能的一部分,顯然對於非專業用戶而言,用戶體驗才是王道。在主頻不變的情況下,大幅提升性能的穩定性,比起多少納米一類的所謂“乾貨”,實在不少。這也是普通用戶真正用得到的技術,值得期待的技術。

繼續說第二個亮點,就是CPU核顯的計算性能能力大大提升,浮點性能最高單精度1.12TFlops、半精度2.25TFlops也證明了這一次冰湖真正實現了1TFlops這個大門檻的突破。這意味著,在一些比較吃硬件的遊戲中,也可以拿下平均60FPS的幀率。輕薄筆記本也能讓人們盡情“娛樂”,不論遊戲還是4k高清。如果不是重度性能需求時,不必再揹著一臺工作站雲遊四方了。

事實上在發佈會同期的測試中,新酷睿GPU運行《CS:Go》,在15W模式下能夠穩定輸出的FPS大約在67-69之間。而在28W的版本幀率能夠達到97-102 FPS。可以說搭載新酷睿的輕薄本,挑戰一些中高畫質的主流電競遊戲已經不成問題,當然,那些硬件殺手型大作本身就不適合輕薄本……不過,輕薄筆記本是認知嚮往,誰又能天天揹著一臺“重型”筆記本呢。

十代酷睿還有一個比較吸引我的亮點,就是雷電3的集成接口,不僅支持DP、USB C這些,而且雷電3已經和USB 4標準融為一體,也為未來普及USB 4做好了準備,以後的擴展性更好:無論供電、充電、數據傳輸、顯示輸出、多屏並聯、設備擴展這些,只要有雷電3接口就好了,它都可以輕鬆兼任。功能看起來眼花繚亂,但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技術趨勢。

從十代酷睿的這些亮點來看,我們很容易就會想到英特爾未來數年的那步大棋:雅典娜計劃(Project Athena)。這個計劃也確實是針對輕薄本的使用體驗的,要求新一代的輕薄本必須包含一些特定的功能:比如可以立即從睡眠狀態轉移進入喚醒狀態,並且具有始終保持連接的能力,具有改進的人工智能功能,支持5G連接,電池壽命可達到20小時,支持觸屏控制等等。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英特爾在雅典娜計劃下不斷開發的新產品中,十代酷睿都將會是一個必選的標準。

這個佈局的針對性很強,即通過穩定的性能表現,來博取更好的用戶體驗。看得出來在技術積累和產品底蘊方面,英特爾畢竟是老牌,且始終未曾停止創新的腳步。從技術積累的角度來看,與全球相關廠商共同發展,把握了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就是十代處理器的意義,也是我對它的評價。






索鼕鼕


英特爾第八代和第九代桌面處理器沒有太明顯的性能提升,主要原因是第八代全線都有超線程,而到了第九代,核心數量雖然增加了,但是大部分產品線卻都閹割了超線程技術,這讓配備了多核心、超線程的銳龍處理器得到了可乘之機,迅速搶佔了大量的英特爾市場份額。

而如今,全系配備超線程技術的第十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終於臨近發佈了,根據西班牙媒體El Chapuzas Informatico的爆料稱,Intel將會在4月30日的時候發佈新一代桌面處理器,新架構命名為Comet Lake-S。

從去年曝光的線路圖來看,原本英特爾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的時間區間被設定在今年的1月到4月之間,然而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目前已經臨近4月,關於何時上市遲遲還沒有明確的消息。

根據已知的消息來看,桌面級十代酷睿將會更換成LGA 1200針腳,這使得它沒有辦法兼容300系芯片組主板,只能配備Intel為它設計的全新的400系芯片組。

這次十代酷睿全系標配了超線程技術,核心數和線程數分別為:

i3:四核心八線程

i5:六核心十二線程

i7:八核心十六線程

i9:十核心二十線程

並且緩存的容量也得到了提升。

Intel已經在Comet Lake-S上將傳統Ringbus技術發揮到了極限水平,而且它們的頻率都不會低,頂級的i7和i9處理器基本上都超過了5GHz。

另外,這家媒體還爆料稱具體的評測解禁日期為五月份第二週的某天,VideoCardz補充了Comet Lake-H,也就是移動版的10代標壓處理器將會在4月2日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