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常庄街道修缮陵园忆先烈

“烽火已随先烈去,英名永在墓碑存。”日前,在薛城区常庄街道粮满村,革命英雄烈士、原铁道游击队队员鲁汉的墓地整修一新。

薛城区常庄街道修缮陵园忆先烈

烈士陵园占地面积530余平方米,花砖铺地,四周修建起新的围墙,26棵松柏苍翠挺拔,象征着英雄烈士走过的26年峥嵘岁月。烈士安息的地方由四层青石围垒,墓体粉刷一新,墓地前方设有一块黑色大理石镌刻的烈士墓纪念碑,碑后英雄事迹尽述刻之,以便后人铭记传扬。

英灵已逝,英迹重温。鲁汉烈士,原名吕才厚,山东滕州人。1916年生,家境贫寒,1937年随父母逃荒到古井村。日军占领临城后,看到日寇烧杀抢掠,满腔怒火,毅然参加鲁南铁道游击队,同战友一起以微山湖为依托,活跃在临枣浦铁路线上,爬火车、扒铁路、炸桥梁,同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令日寇闻风丧胆。先后参加了夜袭临城劫布车、微山岛打阎匪等一系列著名战斗,在战斗中他时刻表现出机智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1942年7月12日早上,由于叛徒告密,在粮满村突遭100多名日本鬼子和伪军的包围,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26岁。

薛城区常庄街道修缮陵园忆先烈

战争岁月祭英魂,和平年代记初心。“在每年清明节的时候,我们村都会组织党员和群众,祭扫英雄烈士墓敬献花圈,以无限哀思化作坚定信念,砥砺奋进告慰烈士英灵。”粮满村党支部书记单明市如是说。

通过修缮烈士墓,进一步唤起了街道党员群众对英勇牺牲烈士的追思,继承和弘扬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汲取赤诚报国、笃毅自强的营养,也在无形当中赋予了一种勇敢面对各种困难与压力的力量。同时也给予了大家激励和鞭策,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生活,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事业放在心上,凝聚起一股早日实现“强富美”新常庄的强大正能量。

通讯员 王雷

薛城区常庄街道修缮陵园忆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