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生娃”的未來在哪裡?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昔日農村繁榮的場景一去不復返了。家庭條件好的,會在城裡買房,安頓子女在縣城讀書,而條件差一點的,只能留在農村裡,去附近的鄉鎮學校讀書。城鄉經濟的差別導致教學資源分配不均是不爭的事實,農村孩子進入知名大學的數額遠遠低於城市孩子的數額也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實,農村孩子拼盡全力還能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還有未來嗎?

農村“學生娃”的未來在哪裡?


古語有言:“七分靠打拼,三分靠天命。”在現有的條件下,我們在教育投入、師資力量、技術裝備等方面進一步縮短與城市的差距,應該是改變他們未來的一條路徑,但是如果客觀的條件創設完備,農村的孩子是否可以“鯉魚越過龍門”,與城市孩子一樣通過學習成就一個光明的未來。我想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農村“學生娃”的未來在哪裡?


首先:農村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意味著農村孩子在這場長達幾十年的學習教育的“馬拉松”比賽已失先機。因為農村孩子中的家長有不少人學歷水平不高,教育能力有限,無法通過科學的家教幫助孩子在初始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學校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此外,農村中尚有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認識不夠,一味地忙於賺錢餬口養家,不會花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當中。

農村“學生娃”的未來在哪裡?


其次,能夠到城裡讀書的孩子不單單是家庭經濟較好,學習成績常常也不錯,他們是學校班級的優秀學生。這些學生流失到縣城地區就使得鄉鎮學校的班級中很難有優秀學生影響其他學習成績不太優秀的農村學生,那麼這些堅守在農村的孩子就缺少了優秀的學友和同伴,成績只會越來越差,走向好大學的機也就越來越渺茫。

農村“學生娃”的未來在哪裡?


最後,現代社會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僅僅靠死讀書,讀死書,唯成績馬首是瞻的學生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發展,不少農村孩子因為經濟的條件,也因為鄉鎮學校師資力量的缺失,根本不可能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那麼他們的實踐能力就會越來越差,視野也就會越來越窄。這樣的孩子儘管通過艱苦努力上到了大學,但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依然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座大山。

農村“學生娃”的未來在哪裡?


“農村娃”的未來在哪裡?關鍵還是要靠政府、社會、學校、家長、學生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創設相對公平的教育環境,最大程度上實現就學就業上的機會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