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灑得碧血千秋顯 留得忠孝駐人間——話說西和州城隍


原創:灑得碧血千秋顯 留得忠孝駐人間——話說西和州城隍

仇池山

推本溯源,各地的神佛道神,絕大多數出自歷史人物;寺觀廟祠,無一例外,更與人物相關聯。

當你旅遊到甘肅仇池故地的西和縣城,漫步街頭,稍加留意,南關西后街有處仿古純木建築,兩層重簷大殿,坐西向東,格外引人注目。這便是忠烈祠,俗名曰隍廟。下層內塑城隍座尊,旁有兩神將站班,高大英武,栩栩如生。平日,善男信女,焚香點燭,虔誠至極;遠道遊客,慕名前往,敬仰有加。每年四月初八至十一,九月十五至十八兩次廟會,秦腔劇班,好戲連臺,地方小戲,精英薈萃。遠近施主客商,男女老幼,雲集於此,熙熙攘攘,異常熱鬧。

城隍,為一城之保護神。

遍觀各地之城隍廟,一般都在城外,惟獨西和城隍廟在城內,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好多隍廟都是門庭冷落,廟會也為時不長,可西和城隍廟香火興旺,一年中有兩次盛大的廟會,這又緣於何故呢?

說話不說根,聽的人沒處聽!

要知來龍去脈,城內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是這樣講的——

南宋末年,西和州新調來了一位知州,祖籍河南尉氏縣,姓陳名寅。他父親是朝中大員。他是漕司科兩貢進士,以父恩蔭補為官,歷任數地州縣官職。他走到哪裡,便造福哪裡,清政廉潔,以德服人,不威而治,深受人們擁護和愛戴。同時,也贏得了朝廷的信任。

他舉家來到西和,深感肩頭擔子沉重。西和州地處宋金、宋元對峙的邊防重地,西北兩面臨敵,又是守衛四川的門戶。秦州、洮州,岷州曾多次早被金兵攻陷,農田全變成了牧場。岷州更名為西和州,州署內移到西和北川。元滅金後,野心勃勃,鐵蹄多次踏入宋地,攻陷城地,燒殺擄掠。戎馬一生的成吉思汗病逝清水後,三子窩闊臺,四子拖雷,繼續領兵南下。元人兵強馬壯,好殺成性,悍勇難擋;百姓一日數警,宋王朝惶惶不可終日.

陳寅受任於危難之秋。特殊的年代,特殊的邊防重地,歷任州官,皆為武舉出身;陳寅獨以文職當此重任,又逢強敵壓境,兵連禍結,民心不安。就在他就任之前,原知州商震午在原白石鎮城址上擴建了西和州城,不幸失火。商震午誤以為元兵用火破城,驚魂落魄,攜帶家眷,倉皇棄城潛逃,被朝廷問罪流放。火患無情,燒燬民居營房兩千餘間,州署化為廢墟!緊接著在他就任的前一年,西和州竟被元兵攻破,財物被劫掠一空。

這一切的一切,陳寅心中再清楚不過了。可以想見,大敵當前,百廢待舉,要固守州城,要使百姓安居樂業,談何容易!但他迎難而上,忠君報國,勤政愛民,慕勇守疆,培養人才,除弊興農,不遺餘力。官清則民安。沒幾年,轄地便治理得井井有條,殘城也得以加固,在百姓中口碑甚好。

朝廷沒有用錯人。

陳寅也不負眾望。

正當陳寅雄心勃勃,施展抱負,加強邊備,重振國威之際,元王朝卻害怕了。他們早就視中原之地為一塊肥肉,想據為己有。滅掉金國之後,這種慾望與日俱增,野心也更大了。以往只是小部用兵,已使宋兵聞風喪膽,朝堂震驚。眼下西和知州陳寅非比往日軟弱無能之輩,不修邊地,國威日下,如果南宋早出幾位這樣的人來,掃平中原就難上加難了。於是,趁其不備,先下手為強,窩闊臺調集十萬貔貅鐵騎,任完顏穆真為大元帥,胡笳聲聲,旌旗飄動,塵煙滾滾,日夜兼程,直向西和州撲來,試圖攻克四川西部屏障,會同拖雷之兵,進軍鋒芒直指南宋政權。(連載之一)

原創:灑得碧血千秋顯 留得忠孝駐人間——話說西和州城隍

忠烈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