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

這是一部我想安利的電影。

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

喜歡一部電影的理由有很多。比如這是自己一直很鍾愛的紀錄片模式(後面會反覆提到這一點),比如這是一部攝影技術特別牛的電影(這一條後面也會仔細說),比如這是自己看過的第一部北馬其頓電影(查了好半天地圖,才知道這個國傢俱體位置到底在哪裡,你知道它是哪一年建國的嘛),還有這是一部剛出爐時看似平淡無奇,但是不知不覺中就橫掃歐美影壇,獲獎無數的電影。

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2020),最佳國際影片(提名)和最佳紀錄長片(提名)

第32屆歐洲電影獎(2019),最佳紀錄片(提名)

第35屆聖丹斯電影節(2019),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 塔瑪拉·科特夫斯卡 / 盧博·斯特法諾夫

第85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2019) ,最佳紀錄片

第54屆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2020),最佳紀錄片

第40屆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9),最佳紀錄片

限於篇幅,後面的就先省略了。那麼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一個馬其頓女採蜂人喀迪絲的故事,早已不再年輕的她與自己半身不遂,幾近全盲的媽媽相依為命,獨自居住在一個四周一片荒蕪,只有群山峻嶺的小村落裡,生活中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是依賴傳統採蜂手藝,雖然生活艱辛,但是她依然秉持千百年來恪守的採蜂規則“你一半,我一半”,即每次採蜜的時候,採蜂人只拿走一半,留下一半給蜜蜂,如此這般循環往復,冬去春來生生不息,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

平靜的生活很快被打破,村裡來了一對兒土耳其夫婦(後來導演又說是阿爾巴尼亞人,不過此處國籍並不重要)和他們的七個孩子,以及一大群牛。原本沉寂的村子頓時熱鬧起來了,人喊馬叫,雞飛狗跳,喀迪絲的生活原本如同古井的生活,好比被人投入了一顆石子,自然起了陣陣漣漪。從最開始遠處的遙遙相望,到逐步走近,漸漸熟絡,大概是因為孤苦伶仃的日子過得太久了,鄰居吵吵鬧鬧的生活看上去充滿了煙火氣,深深的吸引了喀迪絲,尤其是和其中一個小男孩還建立了超乎尋常的友誼。他們一同趕集,一同篝火,一同分享生活的瑣碎,看上去這個荒涼的小村落似乎一步一步充滿了生機。

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

劇情的高潮來自喀迪絲和新來的鄰居分享了蜂蜜的秘密,然而,隨之而來的一切證明了人和人的不同超過了從珠穆朗瑪峰到馬裡亞納海溝的距離。喀迪絲的原則是“你一半,我一半”,鄰居的原則是“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喀迪絲一年不過就是十幾二十公斤蜂蜜,而貪婪的鄰居在同樣貪婪的蜂蜜販子蠱惑之下,卻妄想一口氣挖走兩百公斤蜂蜜!衝突的結果很快揭曉,不僅鄰居的蜂蜜被販子一掃而空,就連喀迪絲的蜜蜂也受到牽連,遭受了滅頂之災。

故事的尾聲來的不出意料又異常淒涼。禍害完一起的土耳其人在同樣遭受了大自然的反擊之後(我更願意把這個解決理解為一種報應)帶著他們牛群和七個孩子又浩浩蕩蕩的轉向下一個目的地,不知道哪裡又是下一個倒黴蛋。

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

喀迪絲的媽媽終於離開了她,看到這裡的時候,不禁有點愕然,要知道這是一部紀錄片,不是劇情片。劇中人物的離去,意味著就是真實發生在拍攝過程中的真人真事。後來查閱資料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拍攝時間長達三年,最後呈現在觀眾眼前的一個半小時成品,可是來自最初的兩千小時影像。

請注意,這是一部紀錄片,紀錄片,紀錄片!兩個導演、兩個攝影師、一個剪輯、一個音效師。但平時只有四個人駐紮在那個村,因為沒有水沒有電沒有足夠的食物,所以大家需要輪班進駐。而喀迪絲和土耳其人的故事就是發生在他們眼皮底下,雖然導演的初衷是想拍一部和自然環境變化有關的的影片,誤打誤撞之下卻遇到了這樣一個引人入勝的題材。

媽媽走了,鄰居走了,蜜蜂也全走了,孑然一身的喀迪絲帶著小狗離開了這個已經變得死氣沉沉的村莊,去哪裡?不知道,幹什麼?不知道,怎麼辦?還是不知道。

影片在此畫上了句號,只留下一個孤單的背影,而屏幕前的觀眾們,心裡想必不會那麼平靜。

此處補充一點關於本片的歷史背景。

從奧斯曼土耳其崛起到二十世紀初,有非常之多的土耳其族裔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遷遷移到馬其頓地區居住,和當地土著形成大面積混居的情況。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馬其頓作為一個加盟共和國加入了南斯拉夫,隨之而改變命運的還有那些土耳其人。五十年代左右,南斯拉夫和土耳其協議,互相交換在對方國家居留的本族人。所以馬其頓有很多村子一下就搬空了。故事的女主角就是沒有回土耳其的土耳其裔,村子裡只剩她一戶。而後來闖入村落的是新一代土耳其移民,雖然同宗同族,但是儼然已經是完全不同的族群,更不要說在面對大自然時截然相反的態度。

如果要說到影片拍攝過程中最大的特色,那就是大量的逆光拍攝。

無論是金色陽光下的人體剪影,還是噴煙器(用來驅趕蜜蜂提取蜂蜜)嫋嫋煙霧中的蜂群,或者小屋中光線穿過窗戶斜射而入下蒼老的面孔,亦或者汽車揚長而去,漫天的灰塵中緩步而出的牛群,無一例外都是大量採用了逆光拍攝。鏡頭下的拍攝對象若是靜態,則充滿了凝重渾厚的質感,若是動態,則多了幾分飄飄欲仙的的靈氣。尤其是幾處關於蜂蜜的特寫鏡頭,金黃色的蜜糖流淌在眼前,要說不咽口水,那絕對是騙人的。

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
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
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

關於影片為什麼會在歐美大受歡迎,一時之間有很多解釋。有人認為喀迪絲“你一半,我一半”的採蜂理念正好迎合了當下世界主流媒體最為熱門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有人認為是她作為歐洲最後一個傳統女採蜂人的特殊身份帶來了諸多話題,尤其是牽涉到本地土著和外來移民的種種衝突,更不要說還放在了巴爾幹這個一觸即發的火藥桶,還有人說是對於“北馬其頓”這個剛剛獨立的國家青眼有加,特以此鼓勵,諸如此類云云。

蜂蜜之地:你一半,我一半

我覺得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第一這是一部很真實的作品,第二這是一部拍得很美的紀錄片,第三這是一個很感人並且可以引發很多思考的故事,有這麼三條不就夠了嘛?所謂將心比心,大多是要真的輪到自己之後才會明白……那些一想起來就會莫名很開心的時刻用3392字來點評第92屆奧斯卡夠不夠?一份賬單明細二十四小時熬粥偶得今天去超市沒錯,互聯網會改變世界,那麼到底是變好還是變壞呢?浪奔,浪流……《中東歷史與現狀二十講》讀後感每次心煩意亂的時候,看看汪曾祺的文字,慢慢就平靜下來了:《人間之味》
夜觀《陰謀》基辛格與《重建的世界》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二戰爆發前十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