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當歸,屬傘形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特異香味,根部可入藥,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可以很好地順通人體內部,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作用,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當歸在食療方面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當歸主要含蔗糖、多種氨基酸、揮發油及正丁烯、內酯、煙酸、阿魏酸和半祜類化合物,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E、揮發油、精氨酸及多種礦物質。

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當歸的莖葉均可食用,做菜、做湯或熬粥均可,烹調方法簡單,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面對機遇,提高產量,增加收入是當務之急。經過多年種植探索,對於在青海高寒地區如何提高產量,栽培方法經試驗發現,二次栽種、秋直播及冬直播採用覆地膜種植產量比不覆膜及春直播要高出20%左右。在此探討在高寒地區如何進一步提高其產量,青海地區正逐步發展成為當歸輔產區,價格穩定,是農民致富的途徑之一。

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1 當歸適應性

當歸屬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當歸由於在陝西省、甘肅省大量種植,故名又稱秦歸、岷歸等,為低溫長日照作物,宜高寒涼爽氣候,在海拔1500~3000m左右均可栽培。西寧市大通縣地處北緯36°43'~37°23',東經100°51'~101°56',海拔高度2280~4622m,冬季漫長,夏季冷涼,年平均溫度5.1年降水量451~820mm,無霜期80~90d,年日照時數2503h。在低海拔地區當歸生產難以越夏,抽薑率高。青海高原的海拔適宜當歸生產,低溫有利於其穩定生產,從而防止其天然抽薑。

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2 育苗地處理

育苗選擇海拔2500~2700m以上的陰涼潮溼的生荒地或二荒地,土質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做育苗地為好,一般需選生荒地育苗。選好育苗地後要及時翻耕,於4~5月把草皮連土剷起並曬乾,堆成外圓內空的圓堆,內放柴草,燒成火土後均勻撒開,翻入土中做基肥,結合深翻整地,施腐熟農家肥3萬~6萬kg/hm²,做成寬80~90cm的畦,畦間距離25~30cm,畦高12~15cm,畦向同坡向,隨機播種。

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播種量150~225kg/hm²。播種前先將種子用溫湯浸種,溫湯是用開水與涼水2:1比例對成,種子剛放入溫湯中要不斷攪動,直到水溫降到30℃,然後浸種24h後撈出晾乾,拌上10倍於種子的草木灰,均勻撒於播種溝內,覆細土約1cm厚,再蓋2~3cm厚的草。

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如果選擇不到生荒地或二荒地,可選擇土質深厚、土質疏鬆的黑壤土

,茬口為小麥為好,至少輪作3a以上。底肥同上,施足肥料深翻地,以增加透氣層和提高土壤保埼性。

3 土壤處理與施肥量

前茬作物為小麥、油菜,地塊坡度小於15°。土壤用多菌靈和殺蟲劑處理。當歸喜肥怕澇,施6萬kg/hm²腐熟農家肥,農家肥不足可配合施用油渣,配合使用磷酸二鉀與尿素各450kg/hm²左右,過磷酸鈣700~750kg/hm²,整平起壟。

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4 栽培方式

覆膜採用起壟覆膜,採用大小壟,大壟高一般在20cm左右,壟寬70cm、小壟高10cm,壟寬20cm,地膜釆用幅寬為1.2m的黑地膜,幅膜之間的相接處設置在小壟中間,為防止人、畜踐踏和大風掀膜,每隔2~3m打一個土腰帶。每壟栽植2~3行,行距和穴距均為30cm左右。出苗後查看生長情況,間苗,每穴一苗。還需在膜上打滲水孔,以利於雨水、雪水下滲。不覆膜的栽培方式、栽培密度相同,只是不需要起小壟。

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5 不同栽培方法的產量

經多年試驗,採用幾種不同方法種植產量不同。由表1可以看出,覆膜產量比不覆膜產量高5.8%~17%,而二次栽種當歸苗產量為最高,這種栽種方式比其他栽種方式產量要高出6%~34.9%,而秋直播又比冬直播方式產量高出5.3%。

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6 田間管理

出苗後要及時放苗(包括二次栽種的苗子),緩苗後,適時間除弱苗、病蟲苗、抽薑苗,每窩留健壯苗1株。為了預防當歸病蟲害,種苗移栽前用40%的辛硫磷乳油加40%多菌靈膠懸劑各0.5kg,兌水50kg,配成藥液,抖淨藥苗上的土,整順藥苗,放入容器中,浸泡藥苗10~15min,以藥液淹沒藥苗為度。如果從未種過當歸則不需要浸泡切。當歸封壟後,下部老葉因光照不足而發黃,這部分老葉要及時摘除,這既可避免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又能改善群體內部的通風透光條件。

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當歸病蟲害主要有當歸麻口病、根腐病、褐斑病和白粉病,地下害蟲等。堅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以農業措施為主,以藥劑防治為輔,重點採用農業防治清潔田園、輪作、增施優質農肥和磷鉀肥等;同時,應用無公害農藥土壤處理、浸苗、灌根、葉噴等綜合防治措施。另外,殺蟲劑、殺菌劑在植物上噴施前先用0.5kg水稀釋後,再分為3份分別加入噴霧器中,2次稀釋後再噴施作物。

青海高寒地區當歸種植技術,科學方法,提升效益

7 採收

一般在10月中旬開始採收,如果種植在較高海拔地區,採收要提前至10月上旬,此時莖葉開始變黃、萎蔦,甚至枯死,最適宜採收,在土壤凍結前一定要採挖完畢,留種籽的除外。採收後,及時將殘膜清理,以免汙染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