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時劉表舉兵襲擊曹操後方?想多了沒有機會的

導讀: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劉表自家知道自家事。也許在大家看來劉表屬於無慾無求、只求自保的佛系軍閥,其實不然。可以說劉表在官渡之戰時絕對打過曹操的主意,可惜劉表也有需要不可言講的內部問題與外部的困難。所以說劉表根本沒有辦法舉兵襲擊曹操後方,內憂外患之下如果劉表偷襲曹操荊州大本營能否保住都是個問題更不要說滅了曹操?

官渡之戰時劉表舉兵襲擊曹操後方?想多了沒有機會的


作為八駿之一的劉表,單人匹馬定荊州豈是好相與的;坐擁富庶荊襄九郡處於四戰之地,不知道多少豪傑曾今打過荊州的主意;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坐穩荊州牧豈能是佛系之主?所以無論是史書上是否記載,劉表肯定打過曹操的主意。那麼官渡之戰這麼好的機會,劉表沒有趁機偷襲是在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具體原因如下:


攻擊距離遠

從荊州出發攻擊許昌,直線距離都超過五百公里。如果規避山川走關羽北伐的老路繞道荊襄、南陽,雖然相對好走,但是使攻擊距離又加長了。況且雖然這條路線相對好走,但是按照關羽的威猛北伐照樣延續了幾個月何況荊州劉表?這還是偷襲嗎,很容易打成消耗戰。如下圖所示:

官渡之戰時劉表舉兵襲擊曹操後方?想多了沒有機會的

而曹操此時的地盤是東西狹長,官渡距離許昌才70多公里且都是一馬平川。劉表長達500多公里的遠距離行軍屬於勞師以遠。況且大部分都在曹操的視力範圍內後勤保障都是個問題,所以從這方面說劉表有顧慮也是正常的。

官渡之戰時劉表舉兵襲擊曹操後方?想多了沒有機會的


曹操對劉表有防備,在南下的位置上佈置重兵防守

曹操陰險狡詐,這種情況下怎麼能不防備劉表抄後路?所以即便是官渡之戰是生死之戰,但是還是在南部防線留下了重要力量來牽制劉表。具體分佈如下圖所示:

官渡之戰時劉表舉兵襲擊曹操後方?想多了沒有機會的

第一路:潁川郡由夏侯淵和曹洪鎮守;夏侯淵勇冠三軍,曹操賬下有數的大將。而曹洪更是可以和張郃、張飛、馬超匹敵的將軍。有這兩位鎮守潁川可見曹操也是下本了。潁川作為三國時期人才輩出的基地不容有失。

第二路:汝南郡由滿寵、李通、蔡陽鎮守;滿寵有勇有謀,後世坐鎮汝南在防守孫劉兩家頗有建樹;而l李通和蔡陽也不是無名之輩,所以即便是在官渡之戰面臨生死的情況下曹操依然對劉表做出了必要的防禦措施。雖然劉表出兵的幾率小,可見曹操的謹慎。


荊州內亂未平,劉表自顧不暇也沒有強烈的想法偷襲曹操

在官渡之戰爆發的建安五年,其實荊州內部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平靜。荊襄九郡大致包含湖北、湖南兩省,而此時被劉表控制的只有北部荊州(也就是湖北地區)。而荊州南部的基本被長沙太守張羨佔據。如下圖所示:

官渡之戰時劉表舉兵襲擊曹操後方?想多了沒有機會的

長沙太守張羨佔據長沙、桂陽、零陵、武郡四郡之地,與劉表對峙。官渡之戰時張羨在桓階遊說下支持曹操,並派使節拜見曹操。也就是說劉表在荊州內部也有很強大的掣肘力量,南部荊州虎視眈眈在測劉表無法集中精力偷襲曹操。劉表和張羨相持幾年,直到張羨病死劉表才乘機徹底平定了荊州。

《魏書二十二 桓階》:後太祖與袁紹相拒於官渡,表舉州以應紹。階說其太守張羨曰:“曹公雖弱,仗義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討有罪,孰敢不服?今若舉四郡保三江以待其來,而為之內應,不亦可乎!”羨曰:“善。”乃舉長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詣太祖。太祖大悅。


也就是說劉表內部不靖,和他敵對的張羨作用四郡之地實力非同小可。所以說此時劉表當務之急是平定內亂。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張羨不平,荊州也不能形成合力防守周邊勢力對荊州的蠶食和垂涎。


小結:

綜上所述,劉表作為一時人傑不是不想在官渡之戰時偷襲曹操而是不能。荊州的內憂外患都不允許劉表偷襲,否則張羨和夏侯淵等人南北夾擊劉表都有傾覆的風險。生死關頭穩定才是第一步,哪裡還有心思去偷襲曹操。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