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並非“萬里”,2000年來所修建的長城超過4萬里

導語:

長城是為了抵禦外敵而修築的一道防線,但是朝代更迭,諸侯皆滅,春秋時期諸侯國的長城還有何用?

擺在秦始皇面前的問題是,拆了長城是萬萬不行的,但是修繕起來也不少費勁,總不能插個旗變成旅遊勝地吧!

古人沒有多少時間去旅遊,就算把長城當成目的地,又有多少人願意把時間浪費在路上呢,雖說有些個吟遊詩人,但只靠他們去打卡作詩又能收多少錢呢?

秦國既然一統天下,自然是不差錢的,浪費可恥,還是修一修,連一連吧。

長城並非“萬里”,2000年來所修建的長城超過4萬里


1、上古築起隔離牆,先秦諸侯互相防

據史料記載,長城的修築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不過當時修建的是間隔開來的一座座城堡,用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這也可以看作長城最早的雛形。

東周時期,群雄爭霸 ,列國之間戰爭不斷,不是我吞併了你,就是你打敗了他。列國們為了能讓自己的國家更堅挺一些,為了更好的進行防禦,大家紛紛開始修築長城,像是打麻將一樣把自己圍起來。

長城並非“萬里”,2000年來所修建的長城超過4萬里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真正打起仗來,在絕對的軍事力量面前,長城也只是能起到輔助作用,既攔不住強國的弓箭,也擋不住攻城的擂石。

那麼諸侯們為什麼還非要修建長城不可呢?

首先,不是每個國家都要修建。

有的國家可以憑藉天險,比如山脈、河流,雖然說古人信奉神靈,但是真的沒有天馬可以拉著戰車跨過山和大海,再穿越人山人海……真要強行翻山越嶺,強渡黃河,那隻能轉眼飄散如煙,直接認輸了……

其次,眼饞。

韓國換了一個新型防盜門,我趙國也得換一個;秦國安了一扇防盜窗,我燕國也要安一扇;你們都拉上鐵絲網是在防著我魏國嗎,誰怕誰啊,我拉兩層!

所以,一個國家修起長城,其他國家也紛紛跟風,就這樣春秋時期的長城修的到處都是……


2、一修二連三駐兵,不讓匈奴往南衝

在修建長城的諸侯國中,有幾個國家還與北方的遊牧民族接壤:秦國、趙國、燕國。

戰國七雄相互征戰的時候,北方的匈奴得以發展起來。遊牧民族本就擅長騎射,機動性強,在被匈奴打了多次秋風之後,出於無奈,三國紛紛修築長城,派兵駐紮,以此為據點抵抗匈奴南侵。

因此秦、趙魏三國在修築諸侯內部的防禦牆時,還要築起高牆防著北方來敵,由於長城在北方,我們可以稱之為“北長城”;又因為主要防的是胡人,所以又叫做“拒胡長城”。

長城並非“萬里”,2000年來所修建的長城超過4萬里

等到秦國平定六國之後,原本諸侯國之間的長城就失去了作用,可是北方的匈奴還在。

秦始皇有著雄才偉略,又攜著橫掃六國的氣勢,自然也是想跟北方的匈奴掰掰手腕子,讓匈奴看清楚誰才是這片土地上的老大。於是派遣蒙恬率30萬大軍一路北上,在擊退匈奴之後,徵召百萬農夫,維修並連接秦趙燕三國的北長城,築起萬里長城抵禦匈奴。

長城並非“萬里”,2000年來所修建的長城超過4萬里

當然,在修築長城的過程中,因為勞累和刑罰死去的百姓不計其數,但長城的存在,也確實保障了關內百姓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一個穩定發展的環境。


3、進可攻來退可守,擋住塞外小狼狗

自秦朝之後,幾乎每個朝代都有修建長城。

在漢朝時,由於長城年久失修,匈奴多次進入長城以內燒殺搶奪,等到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曾北擊匈奴,也是依靠長城為依託。“匈奴未滅,無以家為”,這句千古名言就出自一代名將霍去病,可見當時匈奴人的猖獗和漢軍征戰匈奴的決心。

長城並非“萬里”,2000年來所修建的長城超過4萬里

而後漢武帝又下令修建一道西起大宛東至鴨綠江的外長城,將匈奴人隔離在漠北之地。

隋朝時,突厥和吐谷渾成了南下侵擾中國邊境的主角。隋朝兩代帝王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只有徵召民夫,繼續修建長城。秦始皇徵召了百萬農夫,隋朝文帝煬帝徵召了兩百萬民夫,都是為了抵抗塞外的遊牧民族,長城的作用毋庸置疑。

長城並非“萬里”,2000年來所修建的長城超過4萬里

明朝滅元之後,蒙古人退居漠北草原,並未元氣大傷,明初之時修建長城主要是為阻止蒙古南下;等到明朝後期,女真族就成了最大的隱患,此時又於東北修建長城。

長城並非“萬里”,2000年來所修建的長城超過4萬里

歷朝歷代統治者之所以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長城,主要還是為了防止遊牧民族犯邊,畢竟鞏固了邊防,國內的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4、滿清表示我不修,禁止漢人向北溜

電視劇裡,清朝皇帝們都愛說“我大清是在馬背上得來的天下”——滿族本身是遊牧民族,他們有說這句話的底氣,那麼他們是不是真的不修長城呢?

修了,並且修了不少。

滿清統治者和元朝統治者一樣,歧視漢人……

清朝修建了不少的長城,不過主要作用不是抵抗遊牧民族,而是用以阻止漢人進入內蒙古和東北。畢竟在清朝皇帝眼裡,“關外之地乃是大清龍脈所在”,漢人過去挖斷了大清龍脈咋辦。清長城就這樣孤傲地佇立著,阻擋著漢人的遷徙。

其實在清朝時,像我們熟知的紅衣大炮已經開始在軍隊裝備,面對火器,長城的防禦功能也逐漸減弱,慢慢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長城並非“萬里”,2000年來所修建的長城超過4萬里

長城並非“萬里”,2000年來所修建的長城超過4萬里

團團說長城

借用古人的一句話,“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

歷朝歷代以來,長城所起到的防衛作用不容小覷,雖然長城在現代社會早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是長城永遠都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我們心中最美的圖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