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散文:唱雪堂記

唱雪堂記


李南方


餘之鄉園,北倚平崗而路通崇嶺,南走清溪而波注大澤。有香稻秀麥被於野,青荷紅芰映於陂。其固無山水之勝,林泉之幽,而山水林泉未離左右。偶立蓬丘葦岸,週迴指顧,亦可見雲飛霞舉,影蕩天浮。此世代生死歌哭之地,尚有祖宗故宅遺於斯,足以令餘殷念也。餘於是歸來。

餘去國長遊數十年,身奔世路,心競自由。戎旅則揮鋒請劍,憾莫能試其雄;書耕則馳毫縱筆,略可以挺其峻。登覽群山,臨觀滄海,愈使餘行止超放,興懷英邁。每見絕嶽聳壯,大川流媚,餘必窮高而造極,浮遠而寄浩,致有吟哦詠歎而驚風逗雨。持身閱世,餘昂首直前,曠望區宇而使縱橫之氣,欲謀大道而獨奮人鬼之域。雖時不我遇,襟抱難開,四方之志未酬,老大還鄉而衣裳不錦,餘終無悔。人道此才難用。餘曰:“既往何追?浮生夢罷矣!而今歸來,願停蹤有寄,居宿寬閒。”

餘歸來時,是己丑春。見故宅新砌周庭小院,其東隅有隙地,餘欲築偏舍於其間,式如舊時瓦屋,以歸藏平生所著文卷、所聚圖書及若干玩器;亦可設案置 座,雕文弄韻,聊遣清興。餘試想,果有其屋,餘來主之,餘將自任光陰,作息隨心。入於居,或洞窗納日,或當簷聽雨,或虛庭坐月,或敞院延風;出於戶,或動步而趨於壟埂,或鑑影而佇於塘皋。隆冬就暖攘寒,盛夏迎涼趁爽。因無市聲之噪,物役之牽,不正好養安息倦,恬心逸氣乎?

心有此念,遂請計於兄。餘兄北方,素以拓故治新為志而數復先人之業。餘謂所願,兄立應而欣許。惜財用之困一時難解。但餘與兄隨即著手籌劃且預之甚密:牆垣之高廣,樑柱之粗細,廳室之縱深橫闊,堂宇之上下締構,俱繪之以圖,計之以數。工程所涉之事或概無疏漏,只須蓄資待建。餘冀其速,兄長曰:成屋遲則在秋。

屋未立於地已先成於胸,其宛然在焉。餘進而運思廳堂之如何藻飾。於是制文撰聯,擇畫選字。王羲之、米芾諸大家之字體,餘悅之。《雪山圖》、《古梅圖》,乃傳寫曠韻孤標之畫幅,餘愛之。餘專為此二圖各題聯語。一曰:“晶耀寒輝,雪滿群山天不夜;華清皎鏡,月明高樹玉為林。”一曰:“梅花破夜寒,月搖疏影投香袂;俏萼傳春信,風動橫枝振雪衣。”另有“形放萬山,極頂奇觀千古雪;音流四宇,無邊正道九天風。”“龍劍吼匣中,勢決風雲橫利鍔;彩毫凌天畔,力旋星斗振雄芒。”“大道入文章,柔毫應有扶天力;小堂通雲漢,寒壁豈無照夜光。”等數聯,特地抒寫餘懷,願可以娛父老之雅流,酬兄長之高致。至此,初步設計大體周備。而諸事之中,定名一項居領要之位。古來文士齋堂軒室多有號,餘視為美俗而蹈襲之,將待建之屋命之以名,名曰“唱雪堂”,用郢人歌雪之意喻我之筆藻舌華而藉以自高。餘亦郢人也,延想唱雪之音,當若太白詩云:“永隨長風去,天外恣飄揚。”

餘繼而又想,新屋既成,景像若何?其用非瑰材,營非偉構,然金飾堂匾,木刻字畫,皆布懸於壁,觀之斐然。且文卷在函,圖書滿架,玩器盈櫥,萃蘊芬華。而窗前和光映案,清風繞座,餘儼然已置身於新屋之中。茫茫然乎,餘自覺閉門即是深山,溢目俱為芳景,古今人物紛至同遊,星漢雲水落於曠抱。胸中之屋至大無邊,餘不知寒暑,不知朝暮,忽聞蟲鳴秋夜,忽聞鳥唱春晨,而月移之影,花開之聲達於視聽;松風萬響,壑漱千流,亦盡歸於耳目。餘不禁詩興潮起,雅懷風暢,有七絕九章湧出毫端而筆陳滿紙。因短文不能盡納,錄其五章備存於茲:

一氣輕吹萬古塵,老懷高趣不同群。

獨運蒼毫裁日月,長開壯抱聚風雲。

新築吟堂誦楚騷,故園雲水接青霄。

宅羅星漢騰輝遠,身據岱衡立地高。

歸來仍作海鵬遊,豪士胸中有壯謀。

蘊藻神思情彩動,弄風英物氣華流。

滿胸冰雪意無窮,吟寫高閒氣亦雄。

塵外清歌驚暮雨,鬥邊醉筆掃秋虹。

擁卷長燃照夜燈,續文追記少年徵。

辭含山嶽崢嶸勢,語帶江河浩蕩聲。

醉吟初醒,餘又知屋實未成。但餘信其必成,更視其已成,故草就斯文,曰《唱雪堂記》。他日有何刪補,俟及堂成而後知。修定之文將刻於堂,與堂共存毀。而其或存或毀任天地澄汰。

己丑年春作於夜珠樓


注:唱雪堂 是李南方的故鄉書屋。此文刊刻於唱雪堂廳壁中央。


文言散文:唱雪堂記


文言散文:唱雪堂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