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說看寫作:文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育頭條#

從小說看寫作:文學就在我們身邊

優秀文學作品的選編選讀,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孔子纂《詩》、蕭統編《文選》,都是文化與文學保存與傳播的重要方式。後來的《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千家詩》等經典選本,以其精選的篇章、優美的修辭,哺育了一代代的學子。初學者對於文字、語言、修辭、篇章的學習和理解,應從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中開始。

雖然經歷了各種艱難,中國當代文學仍然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其中代表作家莫言以其卓越的創作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這使華語文學在世界文化圈裡大放光芒。

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中國文化復興作出的傑出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以莫言為代表的中國當代文學,是世界文學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作家,其作品也不斷地被翻譯介紹到世界各國。

這些作家是中國文學的驕傲,作為中小學生,應該瞭解他們的創作,閱讀他們的作品,從而增強民族文化自尊心。

中小學生與中國當代文學創作隔著大山,他們對本國當代文學幾乎一無所知,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也毫不瞭解。二○一二年十月,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很多文化記者在採訪我時都承認沒讀過他的作品。

當代中國大陸的優秀小說家汪曾祺、張賢亮、王蒙、阿城、王安憶、莫言、餘華、蘇童、格非、阿來等,詩人北島、顧城、多多、楊煉、張棗、歐陽江河等,以及臺灣作家白先勇、陳映真、朱天文、張大春等人的作品,卻多半不見於中國語文教材。

我認為,中小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中,中國當代優秀作家應占一個重要位置。這個時期的語言更為成熟、更加貼近生活,這些作品所表現的文學世界,更容易跟讀者產生共鳴。

優秀文學作品有一種撫慰人們心靈的綿長力量,能有效減緩人們的焦慮。閱讀相當數量的中國當代文學優秀作品,讓我們也可以透過這些作品來認識一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更可以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心,減少盲目自卑的意識。

一位朋友說過:莫言獲獎,破除了中國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遙不可及的神話。讀者們會驚奇地發現,自己一直在讀的那些作品,原來是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創作的。他們不在遠處,不在雲端,就在我們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