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電影總是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它不僅包含著對未來的承諾,還對我們可能走向何方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對人工智能的概念也在不斷髮展,甚至超出了科幻作家的想象。無論是充滿缺陷的人性,還是被計算邏輯所奴役,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工智能一直吸引著我們。你可能會說,過去科幻電影中的創意場景,幫助你夢想出了口袋裡的超級計算機。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1968年,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在太空中遭遇了襲擊。如今,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看似遙不可及的未來已經通過驚豔的視覺效果進入了我們的心靈。將我們的新能力與斯嘉麗·約翰遜或保羅·貝坦尼的聲音結合起來,就能將抽象呈現為醉人的色彩飛濺。你所得到的不再是未來的人工智能,而是當下的一個角色。所以,讓我們來淺析一下電影中人工智能的驚人發展。

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首次亮相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1927年,導演弗裡茨·朗在德國默片《大都會》中對人工智能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前瞻性描述。在這個反烏托邦式的未來,富有的上層階級在摩天大樓裡統治著潦倒的下層階級。這些下層階級住在地下,為上面城市的運行幹所有的髒活累活。弗雷德是市長的兒子,突然有一天他想去這座城市的底層,與下層階級一起生活。在那裡,他了解了身為下層階級的艱苦,並選擇放棄自己的象牙塔,加入了下層階級。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他的父親命令機械師把一個機器人變成瑪利亞的樣子,而弗雷德瘋狂的愛上了這個機器人。當人工智能在下層階級開始起義時,他試圖使用機器人來維持控制,但卻出現了錯誤。影片高潮部分,弗雷德目睹了瑪利亞被綁在火刑柱上燒死,卻在融化的肉下發現了一具機器人骨架。儘管《大都會》的視覺效果極具創新性,但它的故事情節並沒有被廣泛接受。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許多影評人對這部電影長達兩小時的放映時間提出了批評,稱其情節可笑。在盤尼西林沒有發明之前,機器模仿人類的想法似乎太過牽強,難以引起大眾的興趣。在這部電影中,人工智能的引入也暗示了當時的人們不需要被提醒生活的嚴酷。因為電影本身就是一種新的體驗,也許我們還沒有準備好,也許我們還沒有完全理解它是什麼。

人工智能的防禦系統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1951年,我們在《地球停轉之日》中看到了未來的經典。在這部黑白電影的開始,一個飛碟降落在華盛頓特區,揭示了一個堅忍的機器人高特,這個極其強大的人工智能能夠將我們的武器化為灰燼。在電影的大部分時間裡,高特只是站在宇宙飛船旁邊的一個守衛。那時,我們已經看到了諸如雷達和原子彈這樣的技術進步,控制人工智能的概念不再是難以想象或可笑的。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地球停轉之日》將人工智能描繪成一個可以被控制和永久使用的守護者,儘管這一點在情節中並不明顯。直到電影的結尾,高特才接到命令,在離開地球之前把他的主人撈了起來。這部電影從兩個方面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多樣性,一是它如何被正確使用,二是它如何被敵人感知。它還被證明是一種工具,可以用來實現我們肉體無法單獨達到的目標。直到20多年後,世界才被傳送到一個遙遠的星系,並引入兩個文化偶像。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1977年,世界各地的觀眾在《星球大戰》中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宇宙。伴隨這個宇宙而來的還有兩個最著名的角色——機器人R2-D2和C-3PO。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機器人如此受人喜愛,以至於我們很容易忘記它們實際上是帶有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在為故事增加了無價喜劇效果的同時,《星球大戰》還引入了C-3PO的語言能力,以及R2看似無限操縱任何機器的能力。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這兩個機器人也都能進行對話和表達情感,豐富了故事情節,把我們帶入了他們的世界。《星球大戰》告訴我們,

未來的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一種武器或工具,還可以用來實現我們自己的目標。它還告訴我們,人工智能也可以是有價值的夥伴。這些人工智能是朋友,不僅幫助解決技術上的困難,而且還站在人類這一邊,幫助我們在太空中少一些孤獨感。

太空漫遊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觀眾對人工智能的理解,最大的飛躍來自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故事主要發生在一艘飛往木星的宇宙飛船裡,它展示了一場革命性的光和聲的展示,引發了關於人類存在的許多問題,但最出色的表演來自一個紅色燈泡。紅色燈泡的背後是人工智能系統“哈爾9000”。船上的一切行動都是哈爾操控的,他也有能力用一種單調且沒有感情的聲音進行隨意的談話,而那個紅色燈泡的玻璃圓頂正盯著你。雖然哈爾似乎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但他仍然受到編程的限制,這最終導致了他的死亡。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我們在《2001太空漫遊》得知,哈爾的主要指令是確保飛船到達目的地,調查外星生命存在的第一個證據。由於他的情感範圍被限制在1和0之間,所以他缺乏理解,看不到飛船裡的人需要成功到達的一部分。在一個場景中,電影裡的角色在隔音的環境中討論關閉哈爾,但哈爾還是破譯這些計劃。他認為這是對任務的一個威脅,在最後一名船員到達他的處理中心並關閉他之前,他殺死了大部分船員。與哈爾的前輩不同,這部電影裡的人工智能不再是工具,而是一個我們可以認同的角色。

天網是極限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伴隨著所有可能的承諾,也有可能發生警告。多年來,人工智能被描繪成是一個喜歡到處破壞的反派。例如,在1979年的電影《異形》中,一個人類角色被發現是一個機器人。當船員們在他們的飛船上與一個充滿惡意的外星人戰鬥時,他認為人類的生命是可以犧牲的,並多次出手保護外星人。這又一次引起了人們對人工智能在人類突發奇想時可能造成的傷害的質疑。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五年後,《終結者》設想了一個後世界末日的未來,由被稱為天網的人工智能網絡主宰,以及它消滅人類的努力所產生的可怕後果。天網送了一個無情的殺人機器回到過去,以殺死一個名叫莎拉·康納的女人,從而阻止她的兒子在未來摧毀人工智能網絡。這個機器人由阿諾德·施瓦辛格賦予了生命,它發光的紅色眼睛引發了關於人工智能未來的新問題,如果我們最終無法控制我們自己造的物呢?

為人工智能的靈魂而戰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多年來,人工智能的善惡問題一直圍繞著好萊塢的編劇們。在1983年的電影《戰爭遊戲》中,控制北美防空司令部導彈防禦系統的人工智能系統必須通過一款井字遊戲來告訴玩家世界範圍的核戰爭是徒勞的。在《終結者2:審判日》中,阿諾德·施瓦辛格扮演的終結者角色變成了英雄。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在20世紀末,沃卓斯基姐妹為我們揭開了面紗,通過《黑客帝國》系列向我們展示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真相。神秘的密探史密斯大概是《黑客帝國》中自己編程的奴隸,他詳盡地論證道,人類是一種病毒,而機器人卻是解藥。也許人工智能就是未來,唯一阻礙其發展的是它的創造者——

人類本身。

​愛與被愛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1999年的美國動畫電影《鋼鐵巨人》向我們展示了人工智能柔軟的一面,給公眾對人工智能的認知注入了亟需的純真。這個有名無實的機器人有著近乎孩童般的舉止,帶著好奇心接近世界。他能夠克服程序,犧牲自己來保護人類,而不是把自己當作武器。2001年,在《人工智能》中,兒童機器人大衛再次融化了觀眾的心。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這部電影中的機器人只有一個目的——愛與被愛。這部電影的故事,由斯坦利·庫布里克構思,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在庫布里克去世後完成,是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敘事手段發展的一大步。儘管當時人工智能已經在電影中出現了很多年,但它仍處於起步階段,也許是時候讓它長大了。

這是為了你好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父母們總是在孩子長大後才會做一些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的事情,因此,人工智能“父母”有類似的行為是合乎情理的。拿這個想法來說,把它放大到60億靈魂,想象一個處理器能夠比所有這些靈魂加起來更多的思考過程,你會得到一個女族長,她很可能會決定所有的人類需要被根植,直到世界末日。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這就是我們在名為VIKI的人工智能系統中看到的,VIKI是2004年艾薩克·阿西莫夫改編的電影《我,機器人》中的反派。在整部電影中,我們都被告知控制著故事世界的機器人的法則,這些法則阻止機器人傷害人類。然而,VIKI歪曲了這些法則,並在更大的範圍內對它們進行了解釋:給少數人帶來的傷害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它導致了對多數人的保護。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同樣的概念也是2008年間諜驚悚片《鷹眼》中人工智能系統背後的本質動機。隨著電影中的人工智能開始發展出更多的人性特徵,它也帶來了更多的人性不安全感。

人工智能的計算能力顯然比人類大腦更強,也許它們比我們更瞭解我們自己。

我思故我在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隨著進入21世紀,我們的技術以令人眩暈的速度向前發展,而電影已經為人工智能的人格奠定了基礎。人類與其新技術夥伴之間的共生關係在《鋼鐵俠》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同時它也開啟了現代超級英雄的熱潮。皮克斯在《機器人總動員》中進一步模糊了人工智能和人類情感之間的界限,鼓勵觀眾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一個可愛的機器人身上,並在很大程度上將人類從故事中抹去。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我們也不要忘記,在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電影《銀河系漫遊指南》中,艾倫·瑞克曼的聲音在患有臨床抑鬱症的機器人馬文體內產生了共鳴。所有這些電影都探索了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關係的可能性。堅定的夥伴,不知疲倦的保護者,可笑的救贖,人工智能已經從沒有感情的新奇角色變成了我們電影敘事結構的一部分。他們還展示了我們的人性是如何洩露到他們的主板上的。

如何在人類世界中生存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21世紀10年代,電影中出現了大量的人工智能角色。在這個十年的開始,我們通過《創:戰紀》進入了計算機領域。1982年風靡一時的經典電影《電子世界爭霸戰》的續集《創:戰紀》把我們帶入了電腦世界,顛覆了我們與人工智能世界的聯繫。故事中幾乎每一個角色都是一個電腦程序,被想象成人形,而電影中反派則是被他對真實的渴望所驅使——在人類世界中生存。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在《創:戰紀》上映後不久,我們就通過《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重遊了外星人的世界。《異形:契約》延續了《創:戰紀》中狡詐的人工智能角色的傳統,我們看到孤獨的傑昆·菲尼克斯愛上了由斯嘉麗·約翰遜配音的人工智能系統。在過去的十年裡,我們跟隨電影製作人一起探索了一個新的技術領域,測試了視覺上的極限,以及我們的人工智能角色可以變成什麼樣子。

真正的“人”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在《機械姬》中,懷疑與真實之間的界限模糊了,這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了解人類究竟意味著什麼。這個故事讓我們如此專注於觀察機器人艾娃,尋找人性的跡象,以至於很容易忘記我們最不幸的能力之一——欺騙。這種獨立思考的實施已經向我們表明,人工智能角色不再是電影故事板上的棋子,而是應該被密切關注和尊重的存在。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發展

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我們真的見證了這一切,賈維斯變成了擁有自己權力的超級英雄,掄起鐵錘,砸碎壞人。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人工智能是有缺陷的,但現在這些缺陷不再是代碼上的錯誤,而是角色上的怪癖,這些特質讓這些角色更有人情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