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走心婚姻,她選擇各自安好,整整維持24年,去世各不相見

提起民國中赫赫有名的才女,人們的第一反應不是寫出“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的秋瑾,就是被世人稱為“你是人間四月天”的林徽因。然而,人們或許不知道,有這樣一位才女——蘇雪林,對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研究頗深,對我國的古典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而她所寫的作品《蟬蛻集》在如今的臺灣依舊興盛不衰。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位才女以及沒有逃過封建社會對於女子的壓迫,她有一段不走心的婚姻,但是她並沒有如同一般世俗女子一樣忍氣吞聲或是大吵大鬧,她選擇各自安好,互不干涉,維持24年,去世各不相見

蘇雪林:不甘願被壓迫,追隨自己的心靈

蘇雪林於1897年3月26日出生於浙江省瑞安縣縣丞衙門裡的一個封建家庭。這個家庭對封建規則可以說是循規蹈矩,最大的特點便是——這個家庭的金字塔頂端是蘇雪林的祖母,蘇老太太當家作主,在蘇家,蘇老太太的話便是聖旨,其他人無論反對亦或者是贊同,都得無條件執行她的命令。

面對不走心婚姻,她選擇各自安好,整整維持24年,去世各不相見

蘇老太太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條在如今看來極為荒唐的守則,便要求家族中的所有女子都不得讀書識字,只能做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所學的東西也只有針線和女紅一類的東西。

然而蘇雪林卻天生自帶一股反叛的精神,她對於文學詩賦有一股天生的熱愛之情,不願意屈服於祖母的命令之下。直到七歲,蘇雪林才得到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進入私塾唸書。

在學堂中,蘇雪林雖是初來乍到,但是她的天賦卻在眾人中脫穎而出。在其他孩子眼中最難的《三字經》、《千字文》等文章,在蘇雪林看來不過是小菜一碟,蘇雪林僅僅只是看過幾遍,便能將其通篇背誦,連私塾的老師都對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刮目相看

然而按照家族的規矩,蘇雪林能夠上學的時間僅僅只有兩年,兩年之後蘇雪林便要準備婚事,嫁為人婦了。然而,蘇雪林不願自己的人生就這樣被他人安排。

面對不走心婚姻,她選擇各自安好,整整維持24年,去世各不相見

她向最疼愛,也是最賞識自己的二叔求助,這位叔叔早年留學日本,思想比起那時的中國人更為開明。蘇雪林的二叔便向蘇雪林的父親求情,希望能夠為她爭取到一個上學的機會,在二人的百般請求下,蘇雪林的父親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

然而,在不久後蘇雪林不得不跟隨母親返回嶺下村,由此終止了學業。半年後,學校重新開始招生,蘇雪林無疑想要再次唸書,但是蘇雪林的母親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認為女孩讀書沒有用,便拒絕了蘇雪林的請求。

但是,天生熱愛文學的蘇雪林不願就這樣放棄,她百般哭鬧、撒潑、請求、甚至威脅母親“如果不讓自己讀書,就跳河自殺。”在蘇雪林的哀求下,心疼女兒的蘇母最終還是答應了蘇雪林的請求。於是,蘇雪林又一次高高興興地背上書包,重新返回了學堂。

在1915年,蘇雪林考入安慶省立初級女子師範,在這裡,蘇雪林依舊是萬眾矚目的那個人。她的文學才華連男人也是望不可及,更別說是一般女子了。在這個地方,蘇雪林積累了不少的文學知識,為後來她的成就奠定下了基礎。

面對不走心婚姻,她選擇各自安好,整整維持24年,去世各不相見

在1919年,蘇雪林進入了北京高等女子師範讀書,同時,這段時間也是五四運動的黃金時期。無可避免的,蘇雪林受到了新時代思想的影響,她的思想開始逐漸轉變,她認為男女應該平等,更不應該分什麼“男尊女卑”,希望能建造一個人人平等,再也沒有對女性壓迫的世界。

在這之後,蘇雪林寫了一部名為《始惡行》的詩集,裡面描述了封建禮教對於中國女子的一系列壓迫,讓當時看過這本書的女子感同身受,甚至紛紛落淚

1921年的秋天,蘇雪林前往法國留學,她希望能由此豐富自己的文學知識和文學功底。在法國這段期間,蘇雪林的文學知識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對蘇雪林之後的文風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1945年,蘇雪林得知日本投降後,自然如同其他愛國詩人一樣歡呼雀躍,也是在這年,蘇雪林進入了武漢大學執教,也讓更多人瞭解到了蘇雪林的文學才華。最終,蘇雪林於1999年4月21日在臺灣因病去世,她的一生都在為女子的權利作鬥爭,為男女平等的推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面對不走心婚姻,她選擇各自安好,整整維持24年,去世各不相見

包辦婚姻:她選擇各自安好,互不干涉,維持24年,去世各不相見

然而,這位女才子並沒有逃離封建社會的魔掌。在1925年的時候,家族強迫蘇雪林與一位從未謀面的五金商人的兒子——張寶齡成婚。這讓接受了新思想的蘇雪林完全不能接受,然而纏綿病榻的母親哭著請求蘇雪林同意這門婚事,面對哭泣的母親,蘇雪林只能點頭同意。

但是蘇雪林並沒有就此屈服,面對這段不走心的婚姻,蘇雪林沒有如同其他封建女子那樣忍氣吞聲,而是選擇各自安好,互不干涉。兩人婚後不久便分居了,蘇雪林繼續寫自己的文章,而張寶齡也繼續做自己的生意,蘇雪林甚至對於張寶齡娶了幾房小妾都毫不在乎,對於蘇雪林來說,這位丈夫不過是個沒見過幾面的陌生人罷了

面對不走心婚姻,她選擇各自安好,整整維持24年,去世各不相見

這段不走心的婚姻維持了整整二十四年,直到蘇雪林離開大陸,這段不鹹不淡的婚姻才終於走向了終結。深受封建禮教的兩人在此刻終於得到了解脫。

蘇雪林的豐功偉績絕對不僅僅只是她的文學才華,更在於她對於封建社會敢於勇於反抗,她可以說是最早的女權鬥士,為女子爭的權利,爭取男女平等,為女子獲得如今的地位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