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網絡班會課 清明節這樣過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鄧大偉 江於同

清明節,我們都有哪些傳統民俗呢?在綦江區,老師以網絡班會課的方式向同學們講述關於清明節的那些事兒。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綦江中學初一7班的地理老師何丹從一首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開篇,向同學們講述清明節的來歷是什麼,各地都有哪些民俗活動,美味的青糰子、清明粑怎麼製作……通過網絡平臺,老師不僅帶孩子們一起學習了關於清明節的知識,還一同重溫當地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綦江:网络班会课 清明节这样过

“中國傳統節日的形成,是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應該讓孩子們更多的瞭解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何丹說,以傳統節日為紐帶,讓孩子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才能讓我們源遠流長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裡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綦江:网络班会课 清明节这样过

老師講得仔細,網絡另一端的同學們也聽得認真。有的同學還叫上父母一起聽課,並認真用紙筆記下知識點。雖然課程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鐘,但大家都是收穫滿滿。

綦江:网络班会课 清明节这样过

“我知道了清明節是我國唯一一個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日子。在這個日子裡除了掃墓、祭奠革命先烈,還可以踏青、種樹、做青糰子……” 綦江中學初一7班學生哈振翔說,自己準備試試動手做一盤青糰子給爸爸媽媽品嚐。

“不能把知識只留在課堂和本子上,作為家長,我會盡量帶孩子去體驗一下這些傳統民俗。”哈振翔的父親哈永棟表示,這樣一堂課很有必要,計劃著一家人在這個清明假期選一個好天氣,踏青出遊,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綦江臺 鄧大偉 江於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