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 你還能做什麼

你有沒有想過,除了現在的本職工作,自己還能做什麼?

最近看了本書叫《斜槓青年》。沒文化的我,看到書名的第一眼,還以為是講槓精,納悶著當代槓精問題都嚴重到專門出書來闡述了呀。

其實這是個在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提出的概念: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這種生活方式,而是開始通過多重職業來體驗更豐富和更多元化的生活。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不同職業,於是”斜槓“便成為了他們的代名詞。”

打住,這可不是說要打多份工的意思。它的重心不是多重收入方式,也不是多重職業身份,而是多元化的人生。

事到如今 你還能做什麼

*圖片來至網絡

這聽起來好像很理想主義,但反之。要想面對多元化的人生,需要更充沛的精力和更強大的實力。我自認自己是實現不了的,沒有精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並沒有一項突出的才華或技能。“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澱和積累。” 這耳熟能詳的雞湯濃郁的來確實對味,不能認清自己實力而盲目行事是任性。

除此之外,還要擺脫打工者思維,訓練產品思維,在這個人才為最核心生產要素的市場,爭取把所做的事情變成一個對他人有價值的“產品”,而不是把自己看成人力市場的“產品”;把那些看似普通、平常的事情都變成潛在機會,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對自己都有更高的要求,也會更有意識的多想一步。

書裡每新的篇章裡都寫著“人這一輩子,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當死亡來臨時,你突然發現自己從未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活過。” 選擇怎麼樣的生活方式,是每個人生來獨立的自主的權利,誰都不能妄加指責什麼。只是書上闡述了一個觀點,我覺得蠻有意思的,分享一下。

“若是隻有2種人生可以選擇你會選擇哪一種:

前40年會過得非常辛苦,但後30年會過得非常舒適和快樂;

前50年會過的極其舒適快樂,但後20年會非常辛苦和窘迫。


幾乎所有被問的人都選擇了第一種生活,包括我自己。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們似乎寧願年輕的時候多吃苦,都無法接受老年生活的窘境。...但我們依然能從大家的一致選擇中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我們把未來看得遠比現在重要。...現代人對於未來的重視程度卻遠遠超過生存的需要,以至於我們過於忽視當下,永遠為未來而活。


心理學家曾提出了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跑步機現象,來描述現代生活中的一個常見現象:現代人似乎永遠在追逐以為會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某個目標,可當真正達到之後,發現快樂實在太短暫了,於是我們很快就變得不滿足,然後又開始追逐別的東西,於是,我們永遠在不滿足中追逐著新目標,就像在跑步機上跑步一樣,沒有終點。”

雖然書裡面的觀點會更偏向於活在當下,但我還是認為這無法判斷哪個為更優選擇,畢竟生活還是要落到日常,迴歸於細節結合實際情況。只是這個觀點讓我開始思考,我想要的是什麼,我還能做什麼。其實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大俗人,無非就是想發達,想通過財富的增加來滿足最基本的生活所需。慾望是個無底洞,什麼時候能夠滿足卻是最大的問題。

“在基本生活已經得到滿足,甚至相當舒適之後,還拼命犧牲本可以用來自我修養的世界來換取基本生活之外的奢華實在是沒有必要。” 確實,在已經滿足了需求理論中的生理需求後,就應該往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甚至自我超越需求的攀升,而不是自始自終停留在最底層面。

其實生活不難,往往造成我們困苦的,是自己內心。 “不管生活中有多少值得高興的事情,只要有讓你感到痛苦的事情,就很難有幸福感,因為你的注意力會不自覺地放在那些讓你痛苦的事情中。” 隨著年紀的增加,我們越來越難感受到快樂,實則是因為內心的空虛和迷茫。“消費主義和大眾媒體的興起,把人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物質上,併成功利用人的虛偽和慾望來推動經濟的發展。...這樣的主流價值觀讓許多人把追求物質和享樂作為人生的核心。”

然而,無論物質上的滿足帶來的一刻鐘的喜悅,還是生理上稍縱即逝的快感,任何外由外界帶來的快樂都是短暫的。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通過增加這些零碎的新鮮事物來刺激快樂,而是減少痛苦來獲得內心的平靜。

“人類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內外的無序與不和諧。” 我們對於無能為力、無法改變、無法掌控的事情的糾結終會落入一個自我懷疑的陷阱中,裡面裝滿了自我否定和沮喪。要想重新開心,就分清楚自己的生活和別人的生活,不攀比不比較,改變在自己生活中那些可以改變的,也坦然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

“人生無所謂什麼必須,更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唯一值得推崇和鼓勵的就是敢於改變的勇氣和坦然接受的智慧。”


*上述所有引用來至於《斜槓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