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羊“跳躍病”,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病毒可以人獸共患!


綿羊“跳躍病”,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病毒可以人獸共患!

綿羊腦脊髓炎也稱為綿羊“跳躍病”,為一種急性的、蜱傳播性的CNS病毒病,主要感染綿羊,但牛、山羊、馬、犬、豬、駱駝、鹿與人也可感染。本病以羔羊脫髓鞘性腦炎、成年羊多發性關節炎為臨床特徵其發病的特徵。該病常發於有蜱流行的牧場。人可通過蜱叮咬或接觸感染組織或汙染器具而發生感染。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重在防控。病毒感染人可引起嚴重的腦脊髓炎。

一、病原與傳播

該病毒屬於黃病毒科,是引起蜱媒腦炎病毒群的成員之一,這一病毒群的抗原性非常相似,分佈於北部溫帶地區,主要引起人發病。該病通過宿主——蜱方式傳播,未見宿主間水平傳播。在綿羊群中,新引進的死亡率達60%,而在氣候適宜的牧場的羊群死亡率僅有5%~10%。在流行該病的牧場中,主要損失的是2歲以內的綿羊,成羊在早期感染之後可獲得免疫力,而羔羊從初乳中獲得母羊抗體後,其生後頭3個月可得到保護。但是,如果該病是首次發生,或平息多年後再發,則所有年齡段的綿羊都易感染。其他種類的動物感染後死亡率高低不一致。所有脊椎動物接觸蜱類後,都有可能寄生與感染跳躍病病毒,但綿羊能產生病毒血症的效價,而感染傳播的媒介動物就是蜱蟲。通過接觸汙染器具或組織也可造成感染。泌乳山羊感染後,其乳汁中含有高效價的病毒,這可導致小羊發生致命性的感染,而且對人的健康有潛在的威脅。

綿羊“跳躍病”,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病毒可以人獸共患!

二、病機、症狀與病理

不同種類的動物,其感染過程相似,只是病毒血症的程度與產生臨床症狀的時間不同。感染蜱叮咬動物後,感染先在淋巴組織中增殖,病毒血徵可持續1~5d。只有產生了高效價病毒的動物,才可將病毒傳播給蜱。發生病毒血症時,可出現發熱反應,但在病毒進入CNS並開始增殖之前,甚至通過免疫反應,將病毒從神經元外的組織中清除掉時,一般也見不到明顯的臨床症狀。病毒複製時造成的神經元損傷程度,可決定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即從亞臨床症狀到明顯的神經機能紊亂,直至死亡。不管是否產生臨床症狀,都可發現組織學病變。臨床症狀包括肌肉輕微震顫、緊張不安、運動失調(尤其是後肢)、虛弱無力與虛脫;出現症狀後1~3d內死亡。也可發生最急性死亡。有的病畜恢復後,可遺留輕癱或斜頸等症狀。康復後的病畜,均可獲得較強的免疫力。

近來動物感染無漿體(蜱媒熱的病因),使其臨床症狀明顯加重,可能是由於這種病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所致。該病的病理學較複雜,這可能與繼發性細菌與真菌感染有關,也可解釋為什麼新的羊群被引入到感染過蜱的牧場後,其死亡率會明顯升高。儘管該病可繼發肺炎,但無特異性肉眼病變。組織學檢查CNS時,通常可見非化膿性腦脊髓灰質炎,其中以腦幹處的病變最為嚴重。

綿羊“跳躍病”,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病毒可以人獸共患!

三、診斷

該病僅見於採食過蜱汙染牧草的動物,但其臨床症狀差異較大,應與引起運動或神經機能障礙的其他疾病相區別。通過腦的組織病理學檢查,CNS組織中的病毒檢測與血清學檢查,可確診該病。取儘可能多的腦與腦幹用10%的福爾馬林生理鹽水溶液固定,切片鏡檢特徵性病變,以此作出初步診斷。使用一種合適的單克隆抗體免疫組化試驗,也可確診該病。現已很少使用病毒分離等常規診斷方法,已被反轉錄PCR所取代。現在僅需取一小塊腦幹放入病毒培養基中,送到相應的診斷實驗室檢測。血清中和試驗與血凝抑制試驗也可用於診斷和監測抗體水平。用血凝抑制試驗,已在牛與綿羊的血清中監側IgM抗體,說明被檢動物在近10d內發生了感染。

綿羊“跳躍病”,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病毒可以人獸共患!

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精心護理、人工飼餵與安靜的環境有助於機體恢復健康。已有商品化的組織培養滅活苗,可有效地保護綿羊、牛與山羊。接種1次,保護期為2年以上。母羊接種疫苗後,其初乳可使羔羊出生頭幾個月免受感染。通常,所有後備種羊都應在6~12月齡時免疫接種。用殺蟲劑藥浴還不足以保護羊群感染蜱。據報道,國外現已開發出“潑藥”製劑及其配套措施,也只是降低羊群感染蜱的程度而已。

綿羊“跳躍病”,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病毒可以人獸共患!

人共患病風險應注意防控

羊跳躍病病毒感染人可引起嚴重的腦脊髓炎。症狀分為為兩個階段:開始為類似感冒症狀,4~5d後出現腦炎症狀。人通過媒介的叮咬或者接觸感染的動物屍體及被汙染的工具或空氣等被感染。自然傳播的病例非常少見,大多數都是發生在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這就要求從事診斷或該病毒研究的人員做好蜱媒病毒的免疫。山羊的乳汁中含有高效價的病毒,所以病區應做好產奶羊的免疫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