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炒股能夠實現財務自由,這是真的嗎?

社保小達人


炒股當然可以實現財務自由,我們目前股市交易中最為活躍的遊資中,有很多都是小資金起家,通過超短線交易在幾年時間成為一方遊資,實現了財務自由。因此,炒股實現財務自由,需要總結出一套模式適用於自己的交易。

那麼我下面就講一下我自己的思路,大家看我的這個系統前,請先清空你原來接受的錯誤思維,什麼所謂“一年收益率達到30%已經可以超越巴菲特了!”,“沒有人炒股票可以實現暴利,那些都是騙人的”等等!這些思維方式,決定了你不可能在股市有所作為。

股市成功率這麼低,我們來股市追求什麼?

當然是追求暴利!追求快速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屌絲要想在股市實現人生理想,每年10%收益率,肯定實現不了!

我們追求的是在熊市保護好本金,練好本領,到牛市取得一年10倍,甚至100倍的收益率!這才是我們到股市裡來的真正目的!要想實現這個理想,小資金者,超短交易,是唯一出路。只有超短線模式,每天在最強的板塊或個股裡參與交易,通過複利增長,你才有可能實現一個月翻倍,一年翻10倍甚至100倍的可能!

1.行情分析:    

(1)目前大盤行情處於1.上漲 2.震盪 3.下跌三階段的哪個時期?

(2)政策風險分析:政策處於默許投機的縱容期還是基於風險控制的投機打壓期?

(3)各類型資金(正規機構,遊資,普通散戶參與者)目前的戰鬥狀況——打壓收籌期?拉昇期?出貨兌現期?其中拉昇和出貨兌現期的短線機會最大。

(4)近期熱點題材及個股分析,龍頭領漲板塊及個股分析,行情可操作分析,短線贏利難易分析,最新暴利機會與技巧分析。

2.帳戶及心態分析:

(1)帳戶處於良性狀態還是非良性狀態?市值一直良性新高?徘徊不前?還是趨於惡化?(指賬戶總市值)

(2)操作心態處於: 1.心態平和,能緊跟市場熱點,不急不躁,大勢及個股判斷準確,心態良好。 2.心態處於暴利後的亢奮期,信心膨脹,盈利預期不切實際,對行情判斷不客觀,一廂情願,幻想,失眠。 3.心態處於失利後的消極期,信心不足甚至低迷,懷疑自己的決策,情緒起伏,易怒,患得患失,買賣頻繁,無章法及計劃可循。一句話:做亂了! 4.生活中有嚴重影響心態的事件(家庭及感情等)發生,心態浮躁。(很多人忽視這個影響交易的因素,其實這個因素對交易心理的影響最大,必須重視並解決)

(3)行情節奏把握能力檢查:最近能經常跟上行情熱點嗎?

3.買賣點選擇:

(1)品種買賣及時機買點,突破形態定式研究,最新暴利品種及技巧,新活躍品種分析,逆反心理運用,錯誤買進後的糾錯措施。熊市漲幅+3%以上股票,堅決不追漲!實在要買,也要等漲勢確定後打漲停板參與。熊市,不追高買股票是第一原則。當然,牛市可以適當追漲。

(2)賣點:終極賣點還是拔檔時作差價的期間賣點?止損賣點?如何突破原有慣性思維賣出強勢的品種後發現錯誤第一時間反手買回的糾錯應對措施?如何在分時圖的第二第三波時高點賣出?


板王張半仙


你好,我是理財在路上,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理財,在股市中是一名價值投資者。炒股能否實現財務自由?答案是能,不過有些前提條件:

本金是否足夠大

什麼是財務自由?簡單來說就是被動收入大於家庭生活開銷。被動收入是不用自己付出勞動也能獲得的收入,最常見是投資收入,房租等等。

想通過炒股達到財務自由,那本金得看看是多少。如果幾萬塊錢,翻十倍也才幾十萬。現在幾十萬就想談財務自由,差遠了。單單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幾十萬是少不了的。



除了孩子教育資金,還有自己的養老資金。這兩部分的資金就是一大筆。如果本金足夠大,每年的投資收入能覆蓋全家開支,算基本上能財務自由。每個家庭的開支都不一樣,財務自由的具體數額也不一樣。

能否在股市中做到長期穩定盈利

短期的投資收益並不能代表投資股市的真實水平,個人覺得至少得有十年投資股市經驗以上,並且能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盈利的才代表能做到長期穩定盈利。

牛市很容易盈利,最難的是在漫漫熊市中盈利做到不虧損。著名投資人李傑就曾說:短期收益不能說明投資水平,能在多個複雜週期都活得很好,才是真的牛。



許多在通過股市已經財務自由的投資人,都是已經在股市打滾過很多年,有些已經是十幾二十年,投資成績遠遠跑贏大盤。

能否堅持長期學習

投資股票並不是買了放著就能賺錢的,需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研究公司,研究財報。如果是技術派,需要花的時間和精力更多,需要隨時盯盤。研究k線圖,看進場賣出的機會。

股神巴菲特每天花大部分時間來閱讀,他的搭檔芒格每週看二十本書。如果不花時間和長期堅持,你憑什麼在這個七虧二平一贏的股市中獲得財務自由呢?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想通過股市獲得財務自由不是不可能,但是要求也不是一般高。最靠譜的方法是先用少量資金練手,等經驗豐富了再慢慢追加資金。


理財在路上


肯定有,但只是少數人能夠通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炒股實現財務自由,有如下前提:

1.你要有資本,能夠有5萬以上的可用資金,用來炒股。只有持有的好股票多,你賺的錢才多。再好的股票,如果只買100股,那也最多賺幾百元至1000元,談不上財務自由。

2.對市場很敏感。能夠捕捉到市場的機會在哪裡。比如,寶能系增持萬科股票,搶奪籌碼,如果你當時介入,買了萬科的股票,並一直持有,你可以獲利至少100%;姚振華把手伸向了董小姐的格力電器,格力的股價在一年內漲了2倍多,如果你在20元買入格力電器,你可以賺接近200%;最近零售板塊又迎來了新的行情啊!比如新華都,三江購物,持續上漲!


新華都

3.最近的行情在公共事業,比如燃氣和自來水。


高中數學鄧老師


邏輯有問題,能不能在股市實現財富自由跟炒股多少年沒有半毛錢關係,如果你什麼都不學,你就是炒一百年的股票,也同樣無法財富自由。


有的人炒股十年,同樣沒有半點長進,有的人炒股一年,就能學會如何在股市生存,這本身就是一個靠自身的問題,炒股的時間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懂得多少炒股的方法,你能不能用好這些方法。


再者就是資金的問題了,像林園這種靠幾萬塊錢炒股炒到十個億的人,整個中國都沒幾個人,所以,資金是非常重要的,普通的散戶想要靠幾萬塊錢炒股實現財富自由,那幾乎就是在痴人說夢了。


第三則是你所謂的財富自由指的是多少錢?每個人的標準不同,有人只需要500萬,就已經財富自由了,有人就算是有5000萬,也覺得自己的錢不夠用,所以,這就涉及到自身的心態問題了。


明白了上述三點,再去考慮你在股市能不能實現財富自由的問題吧。

一點個人淺見,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歡迎評論區討論;

關注一號文經,將為你帶來更多原創優質內容。


易論招財圈


財務自由這個詞現在實在太熱了。動不動就財務自由,而且財務自由這件事情總是同金融行業聯繫到一起。多數人認為從事金融的人都比較容易實現財務自由?其實道可道非常道,自古以來:有同行無同利,去看看世界富豪排行榜,有幾個人是靠炒股?

還是從題主副標題展開討論吧:炒股真的可以賺錢嗎?答案是肯定的,炒股是可以賺錢的,但答案也是殘酷的,股市中賺錢的人少虧錢的人多;尤其是散戶。

每個人都可以瞭解一下身邊炒股的朋友是虧損的更多還是盈利的更多。這很容易得出答案。

筆者是全職交易者,但是從來不迴避股市中殘酷的一面,虧損的一面,可以毫不含糊的說:股市對於絕大多數散戶而言肯定不是天堂,一定是地獄。而且筆者在文章中只要有機會一定會提示股市的風險。

散戶在股市中弱不禁風。2019年元旦過後的小牛市行情啟動,3月到4月一個半月的高位震盪,連續6天的殺跌已經將很多散戶套在3200點的高位了。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散戶在股市中多數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這這裡我們沒有必要討論股市的的財富傳奇,那些對於你我而言都太虛無飄渺。要參與股市一定要有長遠的目標和合理的回報預期。股市不是賭場,但股市很像賭場,如果你抱著賭一把的心態來到股市,筆者勸你最好不賭,因為十賭九輸。

如果你抱著實現財務自由的念頭來到股市,那麼你肯定實現不了財務自由。

如果你預期合理,理智交易,那麼你可能從股市中盈利。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四類人在股市中獲得財務自由:股評家、證券講座老師、股票軟件工程師、炒股高手。大多數股市的成功者並非依靠炒股獲得豐厚利潤,而是通過間接的途徑成為千萬、億萬富豪的,他們是旱澇保收的一族。

早年的股評家通過報紙、電臺的股市分析獲得一定的稿酬,總體收入有限尚未獲得財務自由。自從互聯網興起之後,特別是自媒體時代,股評家逐步通過文字的點擊率以及粉絲“打賞”,開始脫貧致富邁向小康社會。其中,非常知名的股評家與網站及商家合作,已經有上億的身價。

證券講座老師通過收費講座獲得講課費,現在發展到網絡直播,也是依靠粉絲收聽獲得巨大的收益。據說股神楊百萬早就退出二線市場的投資,轉為開課以及全國各地巡迴演講獲得超額利潤。楊百萬和兒子還在開發證券軟件,通過銷售此類軟件賺取暴利。

正規的證券軟件工程師,他們比楊家父子更加專業。此類人士或者自己開發證券類軟件賺錢,或者與財經網站合作開發各種相關軟件,最終成為財務自由者。

炒股高手中賺錢的範兒,一是有“內幕消息”的主兒,也就是“老鼠倉”的受益者,他們賺錢不吃力。二是真正意義上的股市高手,他們即擅長基本面的分析,對於國內外財經動態瞭如指掌;又精通股市的基本規律,能夠做的高拋低吸;還能熟練掌握股市的各種技術指標,有技術派之稱。

能夠通過股市獲得財務自由的人士少之又少。炒股高手既要具備證券常識、炒股經驗等必要條件;又要具備審時度勢的充分條件;還有具有良好的心態及把握機遇的膽魄。


陸燕青


炒股當然有可能獲得財務自由。根據2017年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7胡潤財富報告》顯示,在中國的千萬富翁當中,有10%是從事股票、期貨等金融投資的職業股民。在億萬富翁之中,也有15%是職業股民。


根據榜單調查數據顯示,炒股越成功的職業股民擁有的股票佔個人財富的比例越高。千萬級別職業股民的股票市值佔個人財富的50%以下,而億萬級別職業股民的股票市值佔個人財富的70%以上。顯然,炒股越成功的職業股民更喜歡長期持有股票。


在小編身邊的朋友當中,也有兩個職業股民通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巧合的是,他們也是喜歡長期持股的職業股民。其中一個朋友在2012年正式成為職業股民,炒股本金是100萬元,在炒股的幾年過程中,由於家庭條件較好,所以本金和投資利潤一直不需要被挪作他用,至今賬戶累積資金高達600多萬元。雖然還達不到千萬富翁的標準,但是在小編居住的這座小城裡,也算是基本實現了財務自由。



這個朋友善於通過發現生活中的普遍現象和發展規律,尋找行業成長前景巨大的優秀上市公司。在買入股票後長期持有,就算股價遭遇大起大落,也很少中途賣出,堅持通過長期持股賺取更多的投資收益。


在此說說他買入愛爾眼科股票的趣聞。在2015年初,朋友帶他的小孩去眼科中心檢查近視眼,並佩戴近視眼鏡,在為小孩選配近視眼鏡的過程中,碰到許多同樣是陪同小孩檢查近視眼的家長,在交流中許多家長都感嘆小孩子近視眼的問題越來越多,觸發了他的感同身受。



在和小孩配眼鏡回來後不久,朋友就買入愛爾眼科股票作為長期投資。不到半年時間,愛爾眼科上漲了一倍以上,但很快有下跌一半回到朋友買入的成本價位。雖然利潤大幅回吐,但是並沒有動搖朋友堅決看好眼科行業前景的信念,選擇堅持捂股至今,已經漲了200%以上。


朋友的其它操作也大都是如此,看似簡單,但是其他朋友模仿類似操作後的成功率卻不高。所以雖然炒股有可能獲得財務自由,但股市“七虧二平一賺”的客觀規律註定了只有少數股民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白馬華菲特


大家炒股的目的是什麼呢?無非就是想在工資收入之外能獲得較大的收益,減輕家庭的負擔,實現生活的富足,至於財務自由也要看個人對財務自由的定義了,有的人覺得能有100萬也算財務自由了,有的人覺得怎麼也要小几千萬,還有的人更會覺得沒有過億的資產根本幹不了啥事。

可是炒股這件事,都是夢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呀。我們聽過太多股票市場裡所謂美好的故事,誰誰誰炒股賺了多少多少錢,什麼什麼股票一下多少個漲停板,翻了多少倍。大家就會覺得概率的事情萬一哪天就發生在自己身上呢?美好的願望面對,大家都會忽略,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都在踏著多少股民‘血肉’換來的。

在我看來想要通過炒股來致富至少需要三個條件,投入本金的多少,你的頭腦和你的心態。第一條,股票市場很大程度上和你的資金量有很大的關係,你1萬的本金和別人100萬的本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距離都是不一樣的。第二條,你的頭腦,中國的股民千千萬,真正能瞭解證券知識,洞察金融市場變化能有多少?更多的人還是跟風,投機的比例較大。股票市場是要靠敏銳的觀察力和強大的邏輯思維作支撐,這樣才能在市場搏殺中脫穎而出。第三條你的心態,你必須克服貪婪,膽小,恐懼,在勝利面前能及時收手,機會面前有果斷出手的魄力。說起來簡單,真正做到的人少之甚少。


所以,在股市這條賺錢的路上,漫漫而長遠,有人成功,更多的人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晴溪)


孫建波


真有。但正是應了那句話,"一將功成萬骨枯",真正獲得財務自由的高手萬中無一。不過我很幸運,不但聽說過,身邊就真實存在兩位大神。

先說說傳說中的,曾經叱吒股壇的"漲停板敢死隊"大家都知道吧?其代表徐翔、馬信琪都是從數萬小資金炒至數十億資產的傳奇人物。雖是道聽途說,但是基本上可以確定是真的,在寧波股票投資界這兩位的名字早已是如雷貫耳。

再說說親眼所見的兩位,一位和我同一個辦公室,擅長基本面分析,喜歡中長線持股,07年大牛市靠持股天威保變(保變電氣)資產翻了十多倍。15年大牛市時又在低位佈局安碩信息,在翻了十多倍後兌現,現已經擁有兩三個億的資產。

另一位在我隔壁辦公室,這位大佬以隔日打板為主,憑藉30萬資金起家,2013--2015專做開板次新股,每次盈利達到一定數額,就將利潤轉到新開賬戶配資加槓桿,14年次新股行情火爆異常,據說這位大佬通過槓桿兩三天就可以把資產做到翻倍,到15年牛市鼎盛時期,他已經坐擁40億資產!後來經歷15年下半年股災,資產腰斬,但是時至今日依然擁有十多個億,經常活躍在龍虎榜上,至於具體席位就不公佈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關注,有時間我會給大家介紹大神們的操作思路。


風碎月2018


能!

但是必須是金融專業出身 在資本市場能夠呼風喚雨 坐莊割韭菜吃的人


一個金融小白想通過炒股實現財富自由

那跟考上清華北大一樣的難

為什麼?


因為股市是為富人錦上添花
而不是為窮人雪中送炭的


如果這樣的話 誰還想去辛苦搬磚打工

窮人炒股 輸就輸在想一夜暴富 想賺大錢 賺快錢

你看看那些天天買福利彩票的

一個個油膩中年大叔 無業遊民

哪個不是不學無術 夢想一飛沖天


最終過度的期望就導致了炒股跳樓的事實

試問哪個散戶股民不是

貪小便宜 頻繁交易 賺錢就跑

哪個股民不是看見股票漲就貪念衝昏頭腦

追上風光無限的山頂 一人我飲酒醉

哪個股民不是自以為是判斷股市的底部

貪婪的抄底 而且還要無知的加槓桿

炒股賺錢

都要加上 長期 整體 這兩個詞


打算重倉高槓杆去賭一隻票一天或者一個星期的漲跌

最後都是為國家稅務做貢獻去了


最常見的現象就是

當你浮虧的時候 你的小倔強 小情緒會指引你愚蠢的不斷加倉 抄底

當你浮盈的時候 你的無知 會不斷提示你 感覺出來 別等明天又虧了

還傻兮兮的美其名曰 落袋為安



舉個栗子!

樂視去年淨利潤3.2個億 但是股民一年繳納的印花稅你知道多少嗎?

17。5億


來來來 算算這裡面有多少是你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