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失敗母親的悲劇,請公平的愛每一個孩子!

武姜,申國國君之女,鄭武公的夫人,鄭莊公寤生與共叔段的母親。

武公活著的時候,武姜因生寤生時難產而厭惡這個大兒子,而偏愛順產的小兒子段,於是一直向老公吹枕邊風,攛掇把繼承權傳給小兒子。好在老公不是一個耳根子軟的人,不敢冒亂國的危險依然傳位給了寤生,就是後來的鄭莊公。

這位武姜夫人依然不放棄,耍起了主母的威風逼著大兒子把制邑這個戰略咽喉要地封給段,莊公不是傻子,沒有允許,武姜就退而求其次向莊公要京城當作小兒子的封地,沒有辦法,莊公只得允許,段也就成了京城太叔,一國二主的局面形成了。也讓段的野心急劇膨脹起來,為自己後來起兵造反被平被殺埋下了禍根。

縱觀整個事件,我們看到了一個偏私狹促、目光短淺的愚蠢母親---武姜,就是這位母親親手把自己最愛的兒子送上了斷頭臺。

一位失敗母親的悲劇,請公平的愛每一個孩子!


一、順境驕兒多紈褲,逆境隱忍成奸雄。

因為母親的偏愛,宮庭中所有的資源都在向段傾斜,段可以說是在母親庇護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為所欲為,即使犯了錯,武姜也會擋在他的前面保證不會受罰,誰讓武姜在鄭武公那裡如此得寵呢?

而寤生就不同了,看著自己的親弟弟驕橫拔扈卻受母親欣賞喜歡,而自己即使處處低調忍氣吞聲也不受母親待見,心中憤憤不平,他知道自己只有一項優勢,那就是長子的身份,天然繼承人的身份,即使在禮崩樂壞的大背景下,廢和立幼依然會招致非議甚至國家內亂,這在周圍的宋魯等諸侯國都有前車之鑑。只要父親能夠保持理性與明智,自己依然有翻盤的機會,所以,他只能等,心驚膽戰地等待這個機會出現。

這樣的家庭教育小背景與天下形式的大背景之下,兩個兒子形成截然不同的性格,小兒子橫行無忌,大兒子陰暗歹毒,實在是武姜這位母親一手造成的。

二、不明大勢耍任性,親生兒子看不清。

作為王候之女,武姜該是位識大體顧大局的明理女人,偏偏她卻是如此任性。國家重器被她看成是私家財產,可以隨意支配予取予求,卻絲毫看不到這背後的層層困難和隱含的重重危機。

作為母親,她該是最瞭解兒子的人,偏偏她一廂情願,對兩個兒子性格與能力上的差距熟視無暏。她厭惡大兒子,從而完全忽略了他的心理感受,她不斷要求丈夫傳位給小兒子,寤生怎麼能不知道,又怎能不對母親和弟弟心生怨恨。試問,哪個兒子不希望得到母親的公平的肯定和疼愛呢?從小到大母親對自己的厭惡早已在他的心靈上烙下厚厚傷疤,多年的發酵最終導致性格上的扭曲,他的陰暗心理早已經形成。

一位失敗母親的悲劇,請公平的愛每一個孩子!


他表面上裝作唯唯諾諾逆來順受,象一株可憐的無名小草一樣躲在牆角。其實,這位未來的雄主正如一條伺機待發的狼,耐心等待屬於自己的那一線機會。他所依靠的只有繼續取信於父親,讓權柄最終落在自己的手上,那樣他就擁有了奪回一切的資本,而在這之前,他必須忍耐。而對這一切,武姜仍在夢中,一無所知。

而那位目空一切的媽寶男--段,對他這位從來不敢與自己爭奪任何好處的哥哥打心眼裡瞧不上,一個窩囊廢拿什麼跟自己爭?

三、大勢逼來仍不改,逆流走上斷頭臺。

武姜的胡攪蠻纏並沒有改變鄭武公早已經打定的主意,臨崩之際,他依然按原計劃傳位給大兒子。寤生終於迎來了出頭之日,那看似遠在萬里之遙,險些被弟弟奪走的位子終於讓他坐上了,一切的失去都是為了一下子還回來,他滿面喪父的悲慼,而心裡卻暗暗地笑了。

大勢已定,如果武姜是位聰明的女人,她該為這麼多年來對大兒子的冷落而心生愧疚,至少說幾句溫暖人心的話彌補一下也好。可是她還不消停,拿出母親的身份壓大兒子,她說段的封地太小,要莊公把制邑這塊戰略要地給弟弟。不給?那就要京城。這明擺著是把莊公當傻子,不給他絲毫國君的尊嚴。

試想鄭莊公的心該是多麼寒冷,他咬咬牙,強裝歡笑,答應了。心裡說,既然你們想作死,那就別怪我了。

成了京城太叔的段繼續擴大自己的地盤,修甲兵,備戰事,眼看國家就要出現內亂。大臣們憤憤不平,大夫祭仲和公子呂紛紛進言要除掉段,以免生出更大的禍亂。把忍耐當飯吃而且吃上癮了的鄭莊公假裝不忍心違背母親的意願,不加理睬。還說了句成語:多行不義必自斃。就是說,他自己幹壞事,我不滅他,他也會自己受到懲罰,不信你們等著看吧。

一直到武姜與段母子二人鑽進自己設好的圈套,興兵起事的時候,咱們這位城府極深的鄭莊公才殺了個回馬槍,段根本不是對手,再加上京城封地的士兵也背叛了他,紛紛倒戈,他是一路狂奔,先是逃到了鄢城,莊公就追到鄢城,沒辦法,繼續逃吧,五月二十三日又逃了到他以前的封地共國,莊公窮追不捨又打到了共國,共國是區區小城,哪裡頂得住,段沒辦法,只好自殺。

臨死前,段這位媽寶男此時才明白過來:娘啊,本來我的日子過得挺好的,是你讓我走上絕路的呀!真是腸子都悔青了。

但,一切都為時已晚。

一位失敗母親的悲劇,請公平的愛每一個孩子!


四、痛失愛子恨難平,為求自保敘親情。

段,實實在在地被母親愛死了。莊公撫摸著弟弟的屍體大哭了一陣還假腥腥地說:“我的傻弟弟啊,你怎麼就走到這一步了呢?”然後讓人搜身,果然從弟弟身上搜出了母親答應作內應的書信,加上前面截獲的弟弟給母親準備起兵的書信,一起命人快馬送回國都交於大夫祭仲,讓祭仲拿給母親觀看。並以此為由將母親趕出國都,在穎地安置下來,還發了句毒誓:不到黃泉不再相見。

痛失愛子的武姜看到兩封書信,既痛且愧,失魂落魄地去了穎地,慢慢品嚐自己親手釀下的苦酒。

鄭莊公回國後不見母親也是心裡不得勁,雖然母親不慈,但自己身為一國之君要擔著殺弟逐母的名聲也是大大地不妙,個人形象會大打折扣,對外邦交也沒面子啊,可話已出口,如何挽回?

一位失敗母親的悲劇,請公平的愛每一個孩子!


這時候穎考叔出場了,事母至孝的穎考叔打好了草稿前來勸說莊公迎母歸國,莊公說我也想啊,可君無戲言,我說過不到黃泉永不想見的話,可咋辦?穎考叔講了,好辦,那咱就挖條深深的隧道,一直挖出水來,安排你們母子見面不就是了?於是派了五百軍士連夜趕工還就真挖成了,提前挖了個地室讓武姜在裡面住著,然後莊公來見母親。

娘倆一見面,真是親熱地不行,見識了莊公厲害的武姜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母愛,拉著莊公的手跟兒子對歌詞兒,莊公唱: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母親唱著:大隧之外,其樂也洩(yi)洩。

不到黃河不死心,不下黃泉不知悔,不見死屍不落淚,這武姜也真是空前絕後。如今見再無指望,只好向大兒子低頭認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母子二人之間隔著個被他們殺死的弟弟,又如何能夠融融洩洩得起來呢?這份虛偽,也真是令人作嘔得可以。

說到底,莊公為了保住形象要裝孝子,武姜為了餘生要裝慈母,真是世間悲劇!

親愛的小夥伴們,對於這位母親,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請在下方給我留言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