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上班族都喜歡做副業或者兼職增加自己的收入?

陽光xqdq


上班族做副業或者兼職增加自己的收入一方面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另一方面是為了給自己搭建抗風險抵禦不確定性的收入系統。

一、主業收入無法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現在很多上班族收入低,開銷大,生活壓力大,必須通過其他途徑去增加自己的收入。

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是背井離鄉到他鄉求職工作的,每個月除了必須的吃喝拉撒花銷,房租或者房貸,家庭開銷等等,對於年輕人來說,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現在很多大城市的上班族,每月工資的三分之一乃至一般都用來交房租了,除去其他開銷,幾乎沒有剩餘的,也就是說出來打工也只是讓自己活下來,有點事情做而已。

面對生活的壓力,當主業收入無法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的時候,則必須通過做副業或者兼職來增加自己的收入。

二、讓自己的空餘時間創造價值。

其實每個人,特別是那些普通的上班族來說,平時都是有一些空餘的時間的,比如說晚上下了班,或者週末。很多人,下了班之後怎麼樣度過這些空餘時間呢?大部分人也只是玩玩電腦、打打遊戲,或者看看書。那麼,與其讓這些空餘時間白白浪費掉還不如通過有效利用這些空餘時間創造一些價值呢!

另外,有很多人或者是出於愛好,或者是擁有一些其他特長,但是在上班的主業裡面是無法得到有效施展的,那麼就可以通過副業或者兼職讓這些愛好和特長充分發揮他的價值。

所以,也有一部分人這麼理解的:上班是為了生活,副業或者兼職是為了滿足愛好或者特長的需求。

三、為自己搭建抗風險抵禦不確定性的收入系統。

職場充滿不確定性,當你面對猝不及防的失業,切斷了收入來源的情況下,你是否還有其他收入來應對日常的那些生活壓力?

當你的主業收入被切斷的情況下,很多人之所有覺得心慌,那是因為自己沒有了其他收入來源,而生活還得繼續,各種開銷依然存在。那麼為了應對這樣的風險,每個人都應該及早建立一套抗風險抵禦不確定性的收入系統。

這樣一套抗風險抵禦不確定性收入系統,如果你主業收入非常高,那麼當然平時要注意存款,讓自己有應對風險的積蓄;如果你主業收入不高,則必須通過其他渠道提高收入,發展副業或者兼職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並且每個人的人生都充滿著不確定性,很可能你打算從事一輩子的主業反而做不長,但是你的副業或者兼職在某一天發展成為你的主業。


雨沫聊職場


因為變數太多,我們都需要保障。

茉莉結合實際的案例說一下原因,也和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副業是什麼

既然是副業,就是在主業外的。簡單來說,如果你找工作,投遞簡歷找的工作就是主業工作。副業是我們主業的補充。


第二,為什麼要做副業

這個也很簡單,錢不夠花,生活保障不夠,興趣愛好所在。


第三,怎麼做副業

重點在這裡:

1.主業穩定了才可以做副業

有些朋友看到別人做自媒體月入好幾萬,看到都要流口水了,急急忙忙就開始自己的副業,結果晚上寫作一直到凌晨,第二天頂著一雙黑眼圈去上班,結果呢,白天一整天昏昏沉沉,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回頭領導覺得你心不在焉,輕則扣績效,重則影響飯碗,這豈不是得不償失?

所以一定要主業做得穩穩當當,而且是有心有力的情況下,才開展副業,這樣心裡才能平安穩定的在工餘時間做好副業的工作。


2.不要和你的同事說你的副業

同事就是同事,他是你職場主業上的圈子內的人,他不是你副業圈子內的人,另外如果你的副業是做銷售的工作,也不要發展你的同事。

因為總有一天,你做的副業的信息傳到你的老闆那裡,稍有不慎,領導就覺得,哎呀,他心思都不在我這裡,到時你的主業就岌岌可危了。


3.副業怎麼找

找自己興趣愛好相關的,喜歡寫文章,開公眾號,在各平臺上寫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文章。比如茉莉有舊同事喜歡跑步,參加鐵人三項賽,每次比賽的情況,他都通過日記記下來,現在積累了大量的粉絲,當然也有廣告主找他投放廣告了。

有興趣又或者是有資源。資源的意思就是人脈也行,物資也行。茉莉有個同事自己是包租公,有套一樓的很小的臨街的房子以前在出租,他自己愛喝奶茶,後來就搗鼓著開了一個奶茶店,店面小小但是很有意思,粉絲也是蠻多的。


特別是經過這次的疫情,大家都知道了,積累才是最重要的,以前有多少花多少,甚至是超支消費,從今天開始要節省起來。能有副業的也要安排起來了,為了更好的明天。


Molly小秘書


01,興趣使然。

很多職場人所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喜歡的,甚至感到自己的工作無趣。比如,有些人喜歡寫作,卻過著在研究院做實驗的工作。前段時間大火的流浪地球的作者劉慈欣,就是一名電工,因為愛好寫作,堅持寫科幻文章,最終成功的把自己的工作逼成了副業!

02,收入太低。

正常的上班工作太低,不能滿足自己和家庭的需要,只能利用下班以後得時間來做一點副業。比如,很多職場人下班以後都喜歡去當滴滴司機,兼職賺一點油錢。當然,如果你遇到開寶馬來接你的就另當別論了。

03,尋找下家。

這類職場人可能已經看到了公司的危機,所以利用下班以後得時間,一邊幹副業,一邊增加閱歷,甚至很多人都是打算以後再新公司工作的。

總之,不管是哪種原因,都是勤奮,積極的!個人感覺應該提倡!





凌晨四點半的阿波羅


網上有一句火了很久的話:8小時之內求生存,8小時之外求發展,這個其實就是這道題的答案。

很多人都把“8小時外求發展”默認為讀書或者學技能,副業其實也是“發展”的一部分。


01 副業,能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為什麼很多人想要有副業?因為副業可以給帶來更多的機會。

工作帶給一個人的,不只是錢,還有技能的提升和機遇的擴展。和主業相關的副業,能夠和主業相輔相成,本質是在有經濟保障的前提下“小型創業”。很多創業成功的人,都是副業發展還不錯,然後出來單幹。

就算是你沒有未來創業的打算,副業也可能為你未來的主業鋪路。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分享,某位知名博主,剛大學畢業的時候去一家創業公司做產品經理,月薪不到10K,在同齡人當中只能算是中上。從他一入職開始,他就開始寫公眾號,分享在工作當中學習到的經驗,在一年內積累了5萬粉絲,藉此認識了很多知名互聯網公司高層。這些大佬看中了他在分享當中展示出來的思考力,於是拋出40萬年薪挖人。這就讓他完成了從普通人到高薪的跳躍。

再比如今年爆火的何同學,把學習當做主業的話,製作視頻只是他的副業。一條關於5G手機的視頻在B站上1600萬的播放,把他穩穩推向自媒體一線位置。就算是不想繼續產出視頻了,他也因為這條視頻讓互聯網大佬親自留言高薪挖人。

我在各種渠道當中,聽到有人描述親眼見到的何同學,其實是個有些木訥、看起來宅宅的男生。這種性格在職場當中很吃虧,想要升職加薪挺困難。但是“視頻博主”一份副業身份,讓他跳過不利於自己的普通職場路,以自己享受的方式到達山頂。


02 中年人的職場跑道,經不起打擊

為什麼很多人想要有副業?因為職場這條跑道路,到了中年就不經打擊了。

高勇曾經是高德某業務的主要負責人。2014年,高德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公司人事進行重組。然而新團隊開門見山地對高勇說:


“我們可以接管團隊,但是不能接管一個老大。”


人到中年的他,資歷不錯,能力並不差,但是新老闆對團隊忠誠度的不安,讓他只能被架空,知道自己知趣地提出辭職。眾所周知,中高層管理人員最不好找工作。實際上,高勇最後也確實迫於生活壓力,只能降薪50%入職新公司。

這世上已經沒什麼100%的鐵飯碗了。“不穩定”是所有職業跑道共有的特徵,你能不做二手準備嗎?

這幾年火熱的人工智能發展,其實已經讓一部分產業開始走向夕陽。大批的服務業和製造業從業者失去了“鐵飯碗”。你是否還記得唐山收費站取消時,收費站的女工說:“我們找工作都很難找了……我們把青春都耗在這了,除了收費啥都不會。”

收費工作並不重壓,下班之後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完全可以做一些副業。如果這些工作者早早就有副業,完全可以拿上失業的賠償金,趁終於有空把副業搞好變成主業,或者靠著副業賺來的錢完成轉行過渡期。何必糾纏到被全網自媒體當素材議論?

隨著科技的進步,會有越來越多的職業跑道會面臨突如其來的打擊。有一份副業,才能在產生變動的時候,有抗打擊或者過渡困難的資本。

03 不增加收入,很難有主動權

為什麼很多人想要副業?因為副業可以增加收入,在關鍵時刻可以保持鎮定,對人生保持主控權。

插座學院副總裁粥左羅被稱為90後的自媒體寫作第一人。草根出身的他從月薪5000元,迅速飛躍到年薪50萬。他寫過一篇文章,說:


“我所有的底氣,都來自存款。手有餘錢,心裡不慌,你的每一步都可以走得比別人更穩,你的每一個選擇都可以不受制於錢。”


我最近寫了一篇文章《90後,小心無底線追求無用的“見識”拖垮了你的人生》,2天的時間6W+的閱讀,引起不少人的共鳴。在裡面我引用了一個故事:


女孩陪著媽媽去體檢,醫生說媽媽可能有惡性腫瘤。女孩一下子就慌了,她坦誠地說,當時的慌張是擔心媽媽,還有一部分說不出口,是知道自己“一線城市裡追夢的生活”馬上就破滅了,不僅父母沒辦法再供著自己生活,作為獨女自己也不得不回老家照顧父母。好在複查時,媽媽的身體並無大礙。


這個故事背後反映了許多80後、90後的焦慮:沒有未來的抗打擊能力。我們這一屆年輕人,眼界和見識都比較高了,不太能夠退回到縮衣節食的生活方式。但是隻是月入不足1萬的收入水平,對於城市生活來說,根本存不下錢來,而副業就是“開源”的方式。

人無近憂,必有遠慮。在“遠慮”沒有到來之前,從事一份副業,增加收入、增加存款,這才能在遇到困難、遇到機遇的時候,讓我們有底氣去主動選擇和麵對。


總而言之:

副業是一種開拓機遇的套路,是規避風險的方式,是給自己足夠底氣的資本。不是所有的副業都能成功,但所有的副業都會有收穫。



@夢冰的森林 關注我,看到更多優質有趣的個人成長知識、職場故事。用生命影響生命,和你一起變成有趣的人


夢冰的森林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慢慢提高,我們都知道生活在這個社會壓力真的很大,多數壓力來自家庭;一個家庭的花費的真的很大,小孩的學費,房貸,車貸,家庭的生活費等等都是需要錢的。

還有一種的是我們每天工作時間較短,我們嚐嚐用剩餘的時間去做兼職打發時間。即可以豐富自己的社交環境,多交一些朋友;又可以減輕自己生活負擔,每個月可以多存一些錢了。

生活是自己的,只要我們喜歡就好。


Workplaceboss


這個問題扎心了!

不是喜歡做副業或者兼職,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做副業或者兼職!

做為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早九晚五甚至996,擠地鐵趕公交風雨無阻上班路,埋頭苦幹身心疲憊,回家還得做家務帶孩子,一天操作猛如虎,工資還是難以養家餬口。

為了生存沒辦法,開源節流兩手抓,搞副業做兼職,添補家用操碎心,不過這也沒辦法,隨讓我們得白手起家!


磐石底座


現在增加收入做副業是比較有效的。

現在是副業剛需,有空閒時間可以多增加額外收入。賺錢的方法多種多樣。我現在改用 今日頭條極速版 了

邊玩邊賺錢。內容和今日頭條一模一樣 輸入邀請碼 1371163721 領取32元紅包。立即可以提現。不填沒有紅包!堅持每天看看新聞。每天有300左右的穩定收入!!!閱讀三篇文章獲得3元現金獎勵,上不封頂,時間越長收益越高

一份工作的工資可能不夠。所以很多人都有在做副業。現在互聯網的風口到來。很多人足不出戶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的。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今日頭條極速版。抖音。悟空問答。西瓜小視頻。火山小視頻等等一系列都可以賺到錢!

我就推薦一款看視頻就可以賺到錢的軟件,“今日頭條極速版”,邀請碼 1371163721

安卓和蘋果的用戶都可以玩:足不出戶 隨時隨地都能有收益,像平時無聊啊。看看新聞。視頻就有非常客觀的收益。裡面看新聞可以賺錢 搜索可以賺錢,走路可以賺錢,睡覺也可以賺錢等等。獲得了金幣之後就會自動兌換成餘額。可以隨時提現。而且裡面的內容和今日頭條一模一樣。可玩性更高。,這個軟件就是“今日頭條極速版”大家可以去下載嘗試一下。下載幾分鐘就可以提現幾塊錢了。每天都在躺賺

操作簡單。上手容易:下載“今日頭條極速版”開始你的躺賺之旅吧

① 找到“任務”--填寫邀請碼;1371163721

填了之後會有一個32元的紅包。不填的話沒有。填了現金金額裡面的錢可以立馬提現。你沒聽錯。可以立馬提現。而且可以每天打卡。收益客觀

複製填寫邀請碼:《1371163721》 之後直接提現即可!

賺錢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還有喜歡玩抖音。可以下載《抖音極速版》

抖音極速版 邀請碼【85309555】

做什麼事情都好。需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更多的收穫。希望大家在新一年裡可以賺到更多的錢哦。有時間可以下載賺錢哦。有時間都可以把副業做起來增加收入的。


肖涵在廣州630


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賺錢,我來說說:

首先.做兼職就是為了賺錢,因為工資高的人,工作本身也很累,相對沒有富餘時間來做兼職,也不太在乎。

其次.工作本身已經得心應手,現在生活開銷大,為了有安全感必須努力賺錢,時間和精力上都有空餘時間,通過做兼職,做的好也可以副也變主業。

最後.中國大部分人家裡沒有礦,所以為了不被淘汰,看看能不能抓住風口。


滬漂的生活日記


喜歡看頭條的朋友請進,對頭條不感興趣會覺得以下我說的全是廢話。我上班工作比較閒,自己不玩遊戲,不看小說,只要有點時間就會逛頭條。所以一直也想找一份兼職做,多掙一分是一分,畢竟生活壓力很大。我以前都是用今日頭條看,可能大家去下載今日頭條時也會跳出今日頭條極速版,或者也聽說過今日頭條極速版。但是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以前一樣,不知道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後來我發現他們兩個軟件裡面推薦的內容都是一樣的,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今日頭條極速版在你看視頻或者閱讀資料時,平臺會獎勵金幣給我們,而這個金幣是可以換算成人民幣,可以直接提現到支付寶裡面去,每天的錢雖然不多也就幾毛幾塊的。今日頭條跟今日頭條極速版看的資料跟視頻甚至連操作方法及界面都是一樣的(頭條創作者除外),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換成今日頭條極速版呢!還是跟以前一樣玩頭條每天還能收入幾毛幾塊的,我想總比一分錢不得好吧!玩了兩天的受益如下圖,有什麼疑問歡迎私信留言討論,也希望朋友們有什麼好的兼職工作分享一下,謝謝!對了,下載好今日頭條極速版輸入邀請碼:1929069811你我最高可得32元平臺獎勵紅包,願意輸入小弟邀請碼的,小弟先謝謝了,謝謝請的早點!



故事會之家


就拿我來說吧,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重壓逼得你想改變。正常上班收入雖說穩定但太低,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想創業還考察過幾個項目,發現套路多多。雖說工作不如意,但也不能辭職。所以就想做做副業來增加點收入,同時工作與副業的主次要分清,不能副業沒起色工作丟了。更多的是為了養家餬口,或積累點經驗將來自己創業。成年人的世界充滿了艱辛,生活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