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不去的鄉愁,回不去的農村。

作為一名80年代出生的農村人,我們沒有70後所有的統包統分的運氣,也沒有90後父輩給予的底氣。我們經歷了農村人的艱辛和無奈,也見證了農村從貧窮落後走向端莊清秀。農村曾經是我們掙扎逃離的地方,現在卻是我們想回卻難以回去的地方......

20年前的農村,是我們想盡辦法逃離的地方。

我出生在華中的一個貧窮的山村,做為農民的兒子,打小就在泥裡滾爬,與黃土為伴,以深山為鄰。兒時鄉村生活,有淳樸、充實和美好,但也有農村人才能體會的辛酸和期待。兒時最怕的就是農忙,農村俗稱的“雙搶”時節,為了搶收搶種,全家都要出動,每天必須和大人一樣頂著烈日早出晚歸。一個夏天下來,人得被曬掉一層皮。所以,“雙搶”一直是我兒時的惡夢。那時,很羨慕那些考上大學,在城裡工作,不用農村種地的人。考學和參軍成為那個年代唯一的出路,父輩們窮其所有的付出就是為了讓我們飛出那山坳。那個年代,父輩們教訓不聽話的孩子的一句通用訓語就是:“叫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一輩子在鄉里放牛”,我們就是聽著這些訓語慢慢長大,一步步遠離土生土長的鄉村。兒時農村,天空很藍,草地很綠,民風很淳樸,但卻是我們想盡辦法逃離的地方。


揮不去的鄉愁,回不去的農村。

下地幹活,是二十年前每個農村娃的生活寫照

現在的農村,卻是我們想回卻不一定能回的天堂。

等我們終於擠上考學的獨木橋,參加工作、成家落戶,捧上香噴噴的城市戶口時。農村卻開始一天天走向美好。改革的大潮邁進了農村,扶貧工作隊走進了農村,國家各項扶持資金和補助政策也注入了農村。道路在變寬,房子在變漂亮,生活在變富裕,日子在變美好。種糧不但不用交稅,國家還免費給種子給補錢。看病有醫保,養老有補助。吃的菜和糧食自己種,原生態無汙染,想創業,國家給資金給資源。現在的農村早已不再是二十年代的貧窮的代名詞。山青水綠,和諧美麗,怡然自得,已經成了城裡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可卻也成了我們回不去的地方了,戶口遷不回去,土地也沒有我們的份了。農村曾是我們生根和發芽的地方,現在卻是我們想回卻回不去的天堂。

揮不去的鄉愁,回不去的農村。

現在的農村風光如畫,讓人羨慕不已。

不管有錢沒錢,未來的農村都將成為我們嚮往的地方。

有一種說法叫:昨天的我你愛理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二十年前被農村人所唾棄和逃離的農村,經歷國家改革發展和一代人國人的努力後,正一天天的變清秀和美好。當城市已經被鋼筋水泥佔據,農村正在一步步變美好,伴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業正在轉型升級。美麗鄉村將會越來越完善。將來農村人不僅可以享受城裡人那樣的公共設施、公共服務,而且還擁有優美環境、田園風光,農村和土地已經成為稀缺資源。不管有沒有錢,未來的農村都將成為我們嚮往的地方。在城裡有座房子,在鄉里有塊地,有棟別墅,已經成為所有成功人士夢想中標配生活.......


揮不去的鄉愁,回不去的農村。

在農村有棟別墅,有塊菜園,也成為未來生活的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