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ACCCer獲英國利茲大學offer:28次校級榮譽、各大商賽獲獎

  28次校級榮譽、各大商賽一等獎、融創中國實習、國家級期刊論文、ACCAer、英國利茲大學offer……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重慶工商大學2015級金融數學專業;校學生會部長、校優秀幹部等28次校級榮譽;全國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美國數學建模大賽H獎、商業銀行大賽一等獎……;融創中國西南區域實習;重慶市優秀畢業生、兩篇國家級期刊論文;大三入坑ACCA;獲英國利茲大學offer


雙非ACCCer獲英國利茲大學offer:28次校級榮譽、各大商賽獲獎


  01 一群熱血且有夢想的同齡人


  第一次知道ACCA是在校期間受邀參加高頓財經的暑期菁英訓練營。為期5天的實訓在大學城的一個酒店進行,記得那次邀請的導師是Scott,他寫給我的寄語至今保存在我的書櫃裡,激勵著我前行。

  當我對大學的認知還停留在不掛科打比賽參加活動順利畢業的階段時,在訓練營我見到了一群熱血且有夢想的同齡人,瞬間讓我有了危機感,才真正開始審問自己,思考我的職業規劃。因為學金融是我從小的夢想,所以我毫不猶豫的就決定要報考ACCA,這幾年下來,ACCA對我產生了很多很重要的影響,也慶幸當初做了這一個明智的決定。


  02 適合自己的模式才是最好的


  我算是開始得比較晚的非天才型選手,大三快結束才開始入坑,中途因為做學科競賽和打商賽暫停過一段時間,到現在過了6科。

  接下來打算在讀研期間全部考掉,從效益的角度來看,只要在考A初期找到自己的學習模式和方法,是可以做到速戰速決的。只怪自己需要兼顧的事情太多了,耽擱了考試,今年出國讀書兩大目標就是好好學習專業,好好考A。


雙非ACCCer獲英國利茲大學offer:28次校級榮譽、各大商賽獲獎


  對我來說,A考通過的秘籍是一切都要腳踏實地,教材和BPP是絕對不能省略的。我見過每天學兩個小時連續學兩個月的,也見過每天學十二個小時,突擊一兩週的,毫無疑問,適合自己的模式才是最好的。

  我一般是中期打基礎+短期抓重點,跟著老師的節奏聽課交作業,最後考前會突擊一兩個晚上。不得不說戰線太長的學習方式不太適合自己,中短期結合正好符合自己間歇性躊躇滿志的週期規律,鬆弛有度的節奏讓我可以保持一個持續的學習狀態。


  03 是壓力也是動力


  A考之路上最大的困難可能是“壓力”兩個字吧。

  時值大三期末,原本我的專業屬於複合學科,兼顧金融和數學兩個專業,課程和考試自然又難又多,壓力最大的時候要準備十多科的專業考試和兩科A考,生病發燒還堅持著考完所有考試,之後在醫院呆了足足一星期,那一學年績點也達到了3.82。

  但因為有相關專業背景,所以對知識點接受起來還算是比較順暢,也通過自己的摸索找到了學習方法。


雙非ACCCer獲英國利茲大學offer:28次校級榮譽、各大商賽獲獎


  我不太習慣用筆記本,喜歡直接在教材上做筆記,重點筆記用紅色中性筆,次重點則用黑色。再用不同顏色的熒光筆標出重點和難點的知識點,以及標出每一個知識點的權重和考試形式,這樣複習起來可以更好的把握側重點,也更有針對性。最後複習完了我會做一做思維導圖,這樣不僅可以鞏固知識也可以讓知識點形成一個整體,更有利於形成框架記憶。


  04 簡簡單單的打怪升級


  當下定決心開始考A後,每天早上八點起床,晚上十點伴隨著閉館音樂走出圖書館是我的日常,同時還兼顧一些學術和比賽。

  大學四年,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應該做的事,忙碌是我大學的常態。

  我大一大二混跡於各大組織和參加各種活動,結識了很多良師益友,後面我參加的各種大型比賽基本都是跨專業跨學院組隊,算是做到了充分的資源整合。

  大三大四便開始鑽研專業,也得到很多老師的幫助,還有老師主動帶我發論文,在學科競賽方面也有了一些自己的體會。在考A的同時,有幸參加了兩個國家級建模大賽和國家級商賽,並取得了一些成績。

  我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寫計劃,我每一年都會準備一個本子,根據個人習慣分成各種不同功能,給自己做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和年計劃,每完成一項就用紅筆用力的劃去,每年末還會給自己一個小結。計劃當然越詳細越好,這樣才便於被更好地執行。我也熱衷於以此鞭策自己,所以我的大學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打怪升級。


  05 專業知識與商業思維模式


  ACCA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更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商業思維模式。

  在我和隊友參加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銀行投資決策大賽中,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對金融市場的敏銳感知讓我成為團隊重要的一員,最後我們團隊在廈大,中山,北理等眾多名校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得了一等獎。三個階段16輪比賽,從數據分析到全英文pre,這一次寶貴的商賽經歷真正讓我將書本上的知識和實戰模擬相結合。

  特別是F5和F9這兩科,對打各類商賽都非常非常有幫助。譬如在風險分析和市場分析,F5的各類模型就非常好用;在財務分析和企業評估,F9的各種計算指標就派上了用場,而將模型和數據相結合進行數據可視化處理的分析方法是我們團隊的一大亮點。

  ACCA成為了我知識儲備的堅實後盾。在準備申請學校和專業的時候我選擇了商科類跟Accounting有關的專業,因為想在這個領域進一步的縱向深耕,所以自己目標明確。自身的努力和ACCA的加持,最終也成功拿到了融創中國的暑期實習和英國利茲大學的offer。

  除了學習之外,還和朋友合作過一個咖啡吧的創業項目,壓力特別大的時候就喜歡去店裡洗杯子和看風景。

  還有就是羽毛球,每當學習狀態不佳時,我都會約上朋友去打球,酣暢淋漓的流汗,然後電量重新滿格。我還嘗試過運營個人微信公眾號:行星派對。這麼多年總結起來就是堅持和熱愛。

  內心的強大是立足之本。挫折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沒必要自怨自艾,陷入自我懷疑,年輕的時候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越多越是好事,至少說明我們在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很喜歡的老師蓬蓬Perry說過:Every step counts.(也極力給大家推薦他的F8)


雙非ACCCer獲英國利茲大學offer:28次校級榮譽、各大商賽獲獎


  最後,作為一個不算天才型但一直在努力的選手,“居安思危,厚積薄發”是想送給各位學弟學妹的忠告,只要順勢而為就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因為年輕,所以盡情放肆,發現那些不可能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