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電商直播正成為農民的新時尚

映象網信陽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盛鵬 黃曉婉 鄒曉峰)

就在今年二月份,全國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光山縣啟動本土電商銷售平臺“易採光山”,“網紅縣長”邱學明親自直播帶貨,訂單覆蓋城區和絕大部分鄉鎮街區,不僅為疫期城區居民的生活帶來便利,還解決菜農、果農因交通受阻造成的農產品銷售不暢問題,為光山產供銷對接和消費扶貧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服務平臺。

在“易採光山”平臺帶動下,光山微商協會、晏河電商公社、白雀電商團隊、益農信息社等電商小分隊紛紛行動,助力本地區農產品銷售。據不完全統計,疫情發生後,全縣電商人才團隊為農村銷售各類農產品1100萬元,服務城鄉居民15萬人次。

進入三四月份,疫情態勢趨於平穩,常規的產供銷渠道隨著交通的解禁漸次恢復正常。但人們對於互聯網的依賴卻並未降溫......

今年30歲的李輩是光山縣白雀園鎮的電商能手,近兩年利用電商向外銷當地銷售茶葉、掛麵、粉條等土特產12萬多公斤,不僅自己獲得了豐厚的收入,而且使9名貧困戶走出了脫貧之路。在疫情期間,李輩緊緊抓住“易採光山”這一平臺,在全縣率先成立專門的電商志願者配送團隊,將一車車新鮮的蔬菜、米麵糧油及時送到群眾家中,使全鎮群眾足不出門就能買到日常生活用品,贏得了大家的交口稱讚。“今年已經收到來自北京的訂單兩個、廣東的訂單一個、上海的訂單四個!”採訪中李輩這樣告訴記者。

南向店鄉何畈村鑫磊合作社社負責人黃鑫瞅準網絡直播售賣農產品的良機,聯合本地農場主以直播的方式銷售紅薯粉條、黃金茶、五嶽湖螃蟹等特優農產品;在初嘗網銷甜頭後,他及時組建網銷團隊,與網紅達人、今日頭條大v等開展合作,通過拍攝劇情微視頻的方式,將本地臭豆腐、蘿蔔乾、掛麵、土雞蛋、等一大批農產品推上網絡平臺,贏得了廣大粉絲的大量訂單支持,也滿足了1萬多名外出務工人員和外地網民吃到地道南向店美食的願望。

在光山縣像李輩、黃鑫一樣通過電商創業的人正在逐漸增多,他們趁著電子商務發展的勢頭,通過農村電商的發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影響著周圍人的謀生方式。以該縣白雀園鎮為例,目前白雀園有120戶農民從事電商業務,在他們當中既有種養殖大戶,也有農村經紀人,他們藉助網絡平臺破解了傳統的銷售瓶頸,將該鎮優質的農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形成了一名電商帶動一方百姓,促進一方產業的良性格局,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映象網信陽新聞熱線: 0376-6880376,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