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美國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是像任何地方一樣,美國也有富人與窮人。而且,這一切都取決於你住在美國的哪一地區,因為它會對你未來是否能夠擁有長久富足的生活有很大不同。

就像家庭背景以及教育程度一樣,一個美國人所居住的地方可以對他們未來的機遇產生巨大影響。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活力指數”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漢密爾頓計劃(The Hamilton Project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發表的“活力指數”,綜合了包括家庭收入、貧困率和人口預期壽命等指標。它向人們揭示了美國各縣的繁榮程度,以及為什麼有些縣欣欣向榮,而另外一些縣卻步履維艱。

首先,美國東北地區(從馬里蘭州到緬因州,包括紐約和波士頓這些城市在內)自1980年代以來就一直是美國最富裕發達地區。與此同時,美國西海岸,特別是舊金山周圍也是一片蓬勃興旺的景象。

例如,加州的橙縣家庭平均收入可以達到78150美元,貧困率為8%,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83歲。

相比而言,美國收入較低的南部和西南地區差距巨大。比如,新奧爾良居民的家庭平均收入為37500美元,貧困率26%,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6歲。而且,這種差距已經持續了幾十年。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主要原因

造成這種巨大差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育程度,因為那些高中和大學畢業率低的地方往往發展滯後。以底特律為例,那裡的居民擁有大學學歷的人只佔30%,而舊金山則是55%。

此外,美國鄉村社區在這方面也表現不佳,但石油和天然氣產地除外,比如北達科他州的威廉斯縣。

從活力指數還可以看出,包括紐約和西雅圖這樣的沿海城市不斷改善,但中西部和美國南部卻舉步維艱。

同時,如果一個地區就業機會主要依靠一種行業的話,情況也會特別不如人意,因為一旦有任何衝擊,則會使該地區不堪一擊。

另外,製造業高度集中的地方,例如克利夫蘭也經歷了明顯的衰退。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種族構成

從種族構成方面來看,許多最貧困地區也是黑人人口最可能生活的地區。

漢密爾頓計劃的研究顯示,長期的種族隔離、教育不平等以及高犯罪率和監禁率都是加劇這些貧富不均地理差異的原因。

當然,這些經濟和地理差異不僅限於美國黑人社區,在以西班牙語為主的社區貧困率相對也比較高。

生活在這些相對比較貧窮地區的美國人面臨一系列挑戰:就業市場疲軟,投資有限,企業家不足。而這些又都是密不可分的。這無疑給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提出了艱鉅的挑戰。

除非這些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否則這些地區的落後情況將持續下去,其結果不但使這些地區居民的發展機會受到限制,也會使美國社會日益分裂。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最近有一份圖表令人難忘,一位哈佛教授兼經濟學者,訪問了5000多位美國人,詢問他們認為美國的財富是如何分佈的。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這是他們的認知:

假設把人口依照富有程度分為五等分,他們認為財富分佈的狀況是什麼。他又問,理想的分佈該長什麼樣。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92%的人,也就是十個人中至少有九個人,說理想的狀況應該是這個樣子的。理想應該比實際情況更加均勻。這個結果是挺有趣的沒錯,表明多數人知道現狀已不公平。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但我覺得最耐人尋味的不是實際的分佈,與大家想象中分佈的差異,理想與認知的差異有多大,認知與實際的差異就有多大。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我們先忽略理想的狀況,再看一次我們認知的分佈。

這才是實際的分佈,貧富差距極為懸殊,最窮的20%,和次窮的20%,也就是美國最底層的40%,不僅沒有分配到任何財富,連在圖上都快要看不見了。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更甚的是,最富的1%擁有的財富,比九成美國人認為的最富20%共有的還多,非常驚人。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讓我們換個方式來看。因為光看這張圖還是有點難以理解。我們乾脆把三億多的美國人口簡化為100個代表。比如,他們可能是老師、教練、消防員、建築工人、工程師、醫生、律師、極為投資銀行家、一位CEO,或許還包括一兩位明星。

那麼,現在按照財富多寡重新排序,最窮的站在左邊,有錢人站在右邊,依照資產淨值漸進排到右邊,再依照前面的五分法表示的顏色,我們再把美國全部的財富,假設2009年是54萬億美元,變成這幾摞象徵性的鈔票,分給這100位代表。

好,這就是社會主義的理想型:所有財富都被均勻分配。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我們都知道,這樣是行不通的。我們得鼓勵大家認真工作,努力工作,才能實現美國夢,才能推動國家進步。那麼,這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長得像這條曲線,還不錯的嘛。右邊是大家羨慕的有錢人,資產也只是窮人的10~20倍而已。與此同時,最窮的也不是很窮,因為貧窮門檻幾乎不在表上。中產階級也過著很好的日子。窮到富的曲線非常平緩。

沒錯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回答一致,十個人中有九個人,92%的美國人都同意,這是美國財富分佈的理想曲線。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但讓我們繼續看,這是大家覺得美國財富的實際分佈。這樣的分佈顯然比理想狀況不均。但是在我看來,還是挺好的。誠然,最窮的20~30%的人的資產少了很多,跟理想差距不小。中產階級的日子也難過了一些。富人的收入大概是窮人的100倍,這也是小康的中產階級的10倍左右。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遺憾的是,想象與現實仍天差地別,這才是美國的真實財富分佈。窮人的錢少到圖表無法顯示,他們只剩下口袋裡的零錢。中產階級跟窮人幾乎沒什麼兩樣。事實上,連最富的10~20%都更窮了,只有最富的10%好得多,有多好呢?好到最富的2~5%的已經爆表了。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至於最頂端的1%,這位仁兄,他的鈔票堆得可以爆表十次。這堆全部都是他的鈔票。他就是我們天天在討論的那1%。他的鈔票多到我得分他一整欄來擺,因為他硬是塞不下這張表。1%的美國人坐擁全國40%的財富。最低的80%,也就是十個人中有八個人,或者說100人中有80個人只分到7%的財富。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2、30年來,貧富差距只有更加懸殊,這1%的首富幾乎是全國1/4的收入。在1976年,他們的收入只佔全國的9%。也就是說,30年來他們的收入增長了三倍。這1%擁有美國一半的股票、債券、和共同基金。底層的50%美國人持有僅為0.5%。這意味著,他們沒有投資,只能勉強餬口。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我相信富人賺錢也是靠努力的,但你真的認為一位CEO努力的程度,是他手下員工的380倍嗎?我不是說的底薪人員,不是清潔工,而是他手下的正式職員。一般的職員需要工作一個月以上,才能賺到CEO一小時賺到的錢。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我們不必太極端,實行社會主義,也有辦法讓人民拿到合理的薪資。我們甚至不用還到多數人的理想,我們只需要醒醒,看看現實,並警覺,現實根本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

繁華背後的黑暗——美國貧富差距造成的鴻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