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輕鬆學懂古代詩詞,15個字3個步驟

近幾年,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家喻戶曉,舞臺上,朗讀者們聲情並茂、波瀾起伏、感人肺腑、鏗鏘有力的表現,喚起了人們心中熱烈的文化共鳴,羨煞一片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別人家孩子’一樣,學好古詩詞,讀好古詩詞,長大後成為才子或才女。

讓孩子輕鬆學懂古代詩詞,15個字3個步驟

讓孩子輕鬆學懂古代詩詞

實現生活中,也有類似的場景發生。

記得朋友講過:暑假帶孩子出遊,一家人乘著小船,從荷葉中穿過,他聽見一個孩子隨口吟詩,說一了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而自己的孩子呢,只會說:哇,荷花好美啊,真漂亮!

朋友受了刺激,回來就讓孩子用功,學習古詩詞。

讓孩子輕鬆學懂古代詩詞,15個字3個步驟

讓孩子輕鬆學懂古代詩詞

可是,孩子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經常存在一種困惑:古詩詞背了許多,只是為了背而背,真正到需要賞析詩歌的時候,卻無話可說。

其實,這是一種通痛現象。那麼,學一首古詩詞需要做到哪些呢?我的建議:15個字和3個步驟。

15個字總結是要達到的結果:會讀、會寫、會背、懂意思、悟情感、知詩人。

3個步驟如下:

第一步,要了解詩人通過這首詩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為什麼要寫這首詩?

古詩詞是有情感的,朗讀古詩詞,把握情感是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在朗讀之前,先要了解創作背景,走入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唐詩《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雖然僅僅只有20個字。但作者王之渙寫這首詩究竟是為了表現什麼呢?恐怕學生只是通過讀是悟不出來的。

所以讀之前,先了解創作背景:正值盛唐時期,詩人登上該樓。看到了此景,在詩人登高望遠中,廣闊的場景使其胸懷開闊這與盛唐人們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不謀而合。

通過背景資料分析,易於學生明白,詩人所描繪的場景是遼闊無邊的,人物的精神風貌是積極向上的。這樣再讀時就會容易很多。

讓孩子輕鬆學懂古代詩詞,15個字3個步驟

讓孩子輕鬆學懂古代詩詞

第二步,讀古詩要讀出畫面感,要有韻味。

古詩詞是形象的,是富有畫面感的。讀的過程中要邊讀邊想象,你讀完後彷彿看到些什麼,然後把自己想象中看到的情景,與周圍的人說一說。

其次,在朗讀時一要注意語速,二要要藉助字詞句的輕重及音長音短來讀出抑揚頓挫和古詩詞的韻味。如果表現的情感是歡快的、激動的或緊張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現的情感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現的情感是平鋪直敘的,速度採取中等為宜。

繼續拿《登鸛雀樓》這首詩舉例,在讀時,彷彿看到了西下的夕陽,巍峨的高山,滾滾的黃河,一望無際的大海,一位站在山頂的登山者,壯觀的黃鶴樓。然後再讀這首詩,就能與詩人合二為一,思想上產生共鳴了。

第三步,通過理解重點詞來理解詩的大意、句子的意思

現在,有些家長和老師帶領孩子學習古詩詞,偏重記憶,主張讓孩子大量背誦積累。讓孩子誤以為詩詞就是用來背誦的。這種做法讓孩子學起來比較枯燥、乏味,記憶也不牢固。

我們應該先同孩子一起找到詩詞中的關鍵詞;然後藉助於工具書,查找理解關鍵詞的意思;最後結合詩詞情境、關鍵詞意思,理解詩詞句的大意,得出每句話的意思,這樣記憶才會更深刻。

讓孩子輕鬆學懂古代詩詞,15個字3個步驟

讓孩子輕鬆學懂古代詩詞

總之,古詩詞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從小就已經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古詩詞的薰陶,因為它是目前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文學中的精華。而且,學會詩詞不僅能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豐富孩子的文學知識,還能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思維能力和審美品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