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濃,百花俏,花開日漸暖,風起正清明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墓祭的好時節。

清明節假期為2020年4月4日-2020年4月6日,國務院要求放假期間,出行注意個人安全;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清明節期間,我市各殯儀館(骨灰堂)、公墓、散墳集中安葬區等祭掃場所取消祭掃服務,實行封閉管理。


今日清明|春意濃,百花俏,花開日漸暖,風起正清明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在歷史長河中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節日,它們是民俗,是文化,是古韻流風,是人文情懷。清明節,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國是詩的國度,歷代詩詞中不乏對清明的描寫和感悟,可謂詩意裝點清明,清明又寓詩情。今天就讓我們揀選一些經典之作,以饗各位詩友。

今日清明|春意濃,百花俏,花開日漸暖,風起正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今日清明|春意濃,百花俏,花開日漸暖,風起正清明

說到清明,這大概是絕大多數人能想到的第一首詩。這首七絕,可謂所有寫清明詩詞中的壓卷之作。全詩無一冷僻字,無一生澀典故,讀來琅琅上口,意思通曉順暢、如同白話,雖鄙野俚人亦可懂。全詩營造了一種悽清愁悶的氣氛,卻在惆悵憂懷中又見出含蓄淡雅的韻味,彷彿一幅冷峭孤麗的清明春雨圖。

今日清明|春意濃,百花俏,花開日漸暖,風起正清明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

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今日清明|春意濃,百花俏,花開日漸暖,風起正清明

淅淅瀝瀝的春雨,若隱若現的賣花聲,那種悽清如水的景緻,與其說躍然紙上,不如說直入我們的心扉。這正是大家手筆,用最簡潔曉白的語句,便能把景與情自然交融而不著痕跡。陸游在寫下這首七律時已年過六旬,壯志未衰卻也一生難酬,但是全詩卻無頹唐之態,盡顯一個洞明瞭世事的花甲老人,壯懷激烈中平添了一些平靜和隱忍,然而我們依然能從這看似閒適的語句中,讀出詩人澎湃的情懷。可見閒閒筆墨,卻藏不住胸中難抑之波濤。

今日清明|春意濃,百花俏,花開日漸暖,風起正清明

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今日清明|春意濃,百花俏,花開日漸暖,風起正清明

孟浩然是盛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與王維、李白、杜甫等可謂不分伯仲,而且還受到他們的極力推崇。這首清明節受梅道士邀約赴會飲酒的詩,有別於孟浩然慣常田園風格的清新淡雅,其用典精妙,下筆成趣,幽默詼諧,自然天成。全詩流溢著一股仙氣,讀來仿若置身山林,與孟公、梅道為伍,眼前是煉丹爐點起紅彤彤的火焰,屋外是仙桃樹綻放粉灼灼的花朵。而最令人歡快暢達的,正是那可以永葆青春的玉液瓊漿啊!

今日清明|春意濃,百花俏,花開日漸暖,風起正清明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諮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宋)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今日清明|春意濃,百花俏,花開日漸暖,風起正清明

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臺,眺望城裡城外春色煙雨,鄉思萌動,遂作此詞。東坡於詩詞文賦書畫上皆為大家,此詞正是他膾炙人口的眾多佳之其中一首。全詞短小玲瓏,卻氣韻疏曠,便只是上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寥寥數語,意境已躍然而出。寒食後喝點酒,未料卻觸動鄉思,聊以自慰,且點上新火烹煮新採的明前茶嚐嚐吧。而末了“詩酒趁年華”可謂警句,警人警己。有人說這體現了蘇軾“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超然人生態度。東坡於《東欄梨花》中書寫“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春色之美原在奼紫嫣紅,花團錦簇,這梨花如雪,卻也別緻。梨花白,楊柳青,柳絮飛,春風拂面,春光美好。

清明到,梨花笑,

日暮笙歌,百花飄。

春意濃,流鶯歸,

萬株楊柳,隨風俏。

風起正清明,花開日漸暖。

小長假已至,

踏春問柳,恰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