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大書會馬街書會

在河南省有一個縣城寶豐縣這個小縣城卻不容小窺.每年的正月十三這裡都會舉行世界規模最大的書會馬街書會.這也是我們家鄉的標籤.這個書會已經傳承了幾百年.

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大書會馬街書會


馬街書會是一種中國民間曲藝盛會。是全國各地說唱藝人的“朝拜聖地”。每年農曆正月十三,全國數千名曲藝藝人負鼓攜琴匯聚於此,在火神廟旁舉行祭拜師祖和收徒拜師儀式。他們以天作幕,以地為臺,以曲會友,亮書、賣書。京韻大鼓、山東琴書、三絃書等40多種曲藝曲種和上千部傳統及現代曲目在這裡集中展現。

"馬街十三會"歷史悠久。據馬街廣嚴寺及火神廟碑記載,這個古剎大會起於元代,盛於明、清。馬街書會源遠流長,不過論起它的起因則眾說不一.

一說是春秋時,應國大夫張舒喜歡彈唱,技藝超群。晚年定居馬街,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張公在一年的正月十三離世,友人為紀念他,便於每年的這天聚集馬街,以曲懷友,就這樣延續了下來。

一說是東漢前,王莽攆劉秀至馬街村東的應河岸邊,是日正月十三,正在火神廟祭祀的鄉民藝人紛紛相助漢軍競渡,阻擊莽軍追兵。劉秀當了皇帝后,降旨免去馬街一帶三年皇糧,欽賜"三皇社"御牌一面,後來這裡的人便以救駕之日為會期,年年起會,感謝皇恩。至今當地仍有"光武封、書會興"的說法。

一說是宋代末,馬街有一位在南陽府當錄事的朱秀才,常愛寫些曲藝段子給人們演唱,結交了很多朋友。後來他告老還鄉,在一年的正月病逝,各路藝人於十三這天趕到馬街,擺起書攤,彈唱他寫的唱段以示紀念,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的書會。

還有一說是早年馬街有一位叫馬德平的老藝人,桃李滿天下,每年正月十三,弟子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為其獻藝祝壽。這樣年復一年,漸漸成了傳統。

儘管書會起因眾說不一,但藝人們代代相傳,來馬街說書的確實越來越多,而且自元以來竟無間斷。

馬街廣嚴寺及火神廟的碑文有記:元朝延佑年間,馬街書會初具規模,每年約有千名藝人前來說書,清代同治年間尤為興盛。曾在南陽府做過儒學教諭、告老回鄉當上書會會首的文人司士選,在同治二年(1863年)算過一次到會的說書藝人人數。他讓這一年趕會的藝人到火神廟裡進香錢,香案前放一口大斗,每人只許進一文,下來一數兩串七。也就是說,那年到會的藝人有2700人。

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大書會馬街書會


當然具體起源我們無從考究.但是他卻深深的影響了我們.小時候每年正月十三我們走路十幾公里去看書會.雖然一毛錢沒花(太窮了)但是卻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物.

這幾年政府越來越注重這些傳統文化.建造了文化廣場和劉蘭芳藝術館.影響力越來越大.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么.

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大書會馬街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