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雨打新墳出貴人,雨澆棺板分半邊",啥意思?靠譜嗎?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造就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講述的這則俗語是:"雨打新墳出貴人,雨澆棺板分半邊",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靠譜嗎?

民間俗語:

這句話的含義我們先從一個故事說起:

在古代,有"厚葬"的習俗,而在那時更多的是"土葬",因此,為了緬懷逝者,更為了傳承孝順,棺槨也十分厚重!在農村,有"白事到,紅事請"的習俗,對於村裡有人"故去",難免需要很多的人手前來幫忙,而這些人被稱為"忙客"!在喪葬儀式的進行中,忙客負責抬棺,根據棺槨的形制不同,所需要的人手也不同!俗語"四十八人抬龍槓"也間接的說明所需人手的數量!

民間俗語:

然而,在農村,"出喪"的時間是早已定下的,這與天氣無關。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出喪"時間難免會遇到雨雪的天氣過程,由於古代道路崎嶇漫長,如果遭遇雨雪天氣,不利於忙客"抬棺",因此,自然會有懈怠之意。

"雨打新墳出貴人"的含義是,在古代人們認為雨雪聖潔,是天地造化的產物,是有靈氣的!而土地是萬物生長的基礎,雨打新墳也預示著新生!尤其是,"墳地照向子孫",這是預示這家族中會有"貴人"臨門!其實,這更是人們的主觀意識,也是希望通過逝者的德行能惠及子孫後代的一種心理暗示!

民間俗語:

"雨澆棺板分半邊"的寓意就是,上天感念逝者的德行,痛哭流涕,自然以後會厚待後人,而對於行葬隊伍的多有人也將因逝者的德行,受到上天的恩惠!如此一來,大家自然也忘記的疲憊和懈怠,更加努力的前行!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可能發現,這樣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人們對於這些民間的俗語,也是持半信半疑的態度。但是俗語來自於民間,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民間的情況。這句俗語,是人們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子孫後代生活的一種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