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李雲龍一次投3600顆手榴彈,為什麼沒人罵“神劇”?

早在抗戰爆發前後,國共兩黨一直在協商聯合抗戰的問題。蔣介石最開始只承認紅軍可以保留3萬人,後來經過反覆協商增加到4.5萬人,稱為第八集團軍,下轄三個師。

在當時的戰爭年代,擴軍最大的難題不是人數而是武器。雖然到了1940年,八路軍擴軍到40多萬人,然而卻只有九萬條槍。


亮劍:李雲龍一次投3600顆手榴彈,為什麼沒人罵“神劇”?


面對窮兇極惡的,八路軍的官兵不可能拿著燒火棍去打仗。面對優勢裝備的日軍,那無疑是自殺。

在這樣的情況下,八路軍各部隊創造出了各種打法,比如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和襲擾戰等。在武器方面八路軍也成立了自己的兵工廠,從最容易生產的武器開始,那就是手榴彈和地雷。


亮劍:李雲龍一次投3600顆手榴彈,為什麼沒人罵“神劇”?


在八路軍的官兵中,不能夠保證人手都有一支槍,人均不到五發子彈,但基本上可以保證每個人都有幾顆手榴彈。

當然由於兵工廠的生產條件有限,生產出來的手榴彈威力不大。很多都只能炸成兩半,但放在戰場上,多少還是有點用處的。在李家坡戰鬥打響前,李雲龍就找到了八路軍後勤部的部長,自己的老鄉張萬和,從他那裡死纏爛磨拿到了十箱手榴彈。如果放在其他軍隊中,就很有可能是吃大鍋飯,每個人分三顆手榴彈。但李雲龍帶兵和別人不一樣,他和趙剛商量後,把軍隊分成了幾個小組,比如投彈組、刺殺組、射擊組,把士兵們按照自身作戰特點給組合了起來。


亮劍:李雲龍一次投3600顆手榴彈,為什麼沒人罵“神劇”?


當李家坡戰鬥打響後,獨立團把攻堅的772團換了下來。李雲龍採用挖掘作業的方式,把陣地推進到了離鬼子只有50米的地方。為了掩護挖掘作業,旅長陳賡把自己的寶貝炮兵全部拉了出來,壓制川崎大隊的火力。到了李雲龍該發揮的時候,自然也不能藏著掖著。


亮劍:李雲龍一次投3600顆手榴彈,為什麼沒人罵“神劇”?


李雲龍命令自己的投彈組把3600顆手榴彈以最短的時間投入川崎大隊的防禦工事中,已形成對的最大殺傷力。然後敢死隊抱著輕機槍衝了上去,最後是全團拼刺刀。

在772團和川崎大隊的作戰中,已經消滅了幾百個鬼子。剩下的日軍被手榴彈炸死了一大半,接下來又被輕機槍殺死了不少,剩下的就被獨立團的戰士全部用刺刀幹掉了。


亮劍:李雲龍一次投3600顆手榴彈,為什麼沒人罵“神劇”?


雖然整個情節只是小說和電視劇中虛構出來的,但是作為經典的抗日作品,有不少情節還是經得起推敲的,也談不上是抗日神劇。

和手撕鬼子、機關槍打飛機,這樣的情節比起來,《亮劍》遠遠靠譜的多。整個電視劇中演員的定位、服裝道具,各方面都非常到位,十幾年來深受國內觀眾的喜愛。


亮劍:李雲龍一次投3600顆手榴彈,為什麼沒人罵“神劇”?


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就指出,敵我雙方力量過於懸殊。因此在作戰中,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消滅掉敵人一部,就可以有大量繳獲,來補充自己的給養。

李雲龍的李家坡之戰,就深得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內涵。把全團軍隊的優勢都集中在一個點上,以造成對敵人最大的殺傷,減少自己的傷亡,儘快的消滅敵人。對於戰爭目的而言,使用3600顆手榴彈根本不足掛齒,不算什麼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