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不带孩子去扫墓?不要借“忌讳”逃避“死亡教育”的责任

清明节不带孩子去扫墓?不要借“忌讳”逃避“死亡教育”的责任

时间也抹不平的悲伤。

上周,一名曾在六年半前的美国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中失去女儿的父亲自杀身亡。

49岁的他,是一名神经药理学家,女儿遇难后,他以女儿的名字创立了“阿维尔基金会”,旨在通过研究大脑的健康状况来预防暴力并培养同情心。然而,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死亡的阴影,依然是他人生路上无法跨越的障碍。

清明节不带孩子去扫墓?不要借“忌讳”逃避“死亡教育”的责任

死亡,向来不是“五十而知天命”人才需要面对的课题。

还是刚过去的一周,两位美国帕克兰高中枪案幸存者自杀。尽管枪杀案已经过去一年,他们却一直因自己幸存感到愧疚,他们在人生最美的年华里逃不脱对死亡的恐惧,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清明节不带孩子去扫墓?不要借“忌讳”逃避“死亡教育”的责任

我们总是一边安慰自己说人生无常,一边回避着人生的终极哲学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死亡究竟为何物?

直到有一天,熊孩子头也不抬地说:妈妈,要是我死了,你一定会难过吧。

你被他轻描淡写地扔下的一颗炸弹吓得一哆嗦,回过神来后内心是感动还是不安?

清明节在我国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尽管从2008年起,“清明节”被作为我们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但对于小编这种北漂来说,清明节的意义大约只剩下踏青了,至于祭扫已经成了儿时的回忆。

记忆中,清明节去扫墓是一件既开心又紧张的事。开心是因为那是一年一度大家族人们一起外出踏青的日子,紧张是因为对散落山间的一座座坟冢感到隐隐的不安,就算如此,我也不敢轻易将“死”这个话题问出口。

小小的我,已经懂得察颜观色,知道不问那些大人们不想回答的问题。

人到中年,我们以为扫墓不过是内心求得安慰的一种仪式,却仍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释:

爸爸,清明节我们为什么不回老家扫墓?

妈妈,我为什么会是你的孩子?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还会回来吗?

《辞典》里说,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即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

导致死亡的原因有:衰老、被捕食、营养不良、疾病、自杀、被杀以及意外事故或者受伤。所有已知的生物都不可避免要经历死亡,世界上,每天都发生着各种生离死别:老人逝去、动物夭亡、意外来临。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意回避死亡的话题,死亡好似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我们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去深究探讨它。

但,直观内心,我们都希望让孩子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珍惜其他动植物的生命,与大自然、地球乃至整个宇宙和谐相处。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宏观一些,会发现死亡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生命教育是整体,它包括了“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死亡教育”三个部分。

大部分家长在“生存教育”和“发展教育”这两方面尽心尽力:我们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区分安全和危险、遇到危险和紧急情况时要怎样做;我们努力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尝试,我们带他行走四方领略四季,我们教他快乐地生活,鼓励他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找到生命意义。

我们却对“死亡教育”讳莫如深,或避而不谈,或轻描淡写,或语焉不详,或过于美化,仿佛只要搪塞过去,死亡就永远不会到来。

或者,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和孩子谈死亡这个话题。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部分,是通过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认识和接纳死亡,明白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现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进而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世界上的各种生命。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对死亡的了解分为三个时期:

3-5岁

3-5岁的孩子觉得死亡就像睡觉或旅行一样,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他们会问:死去的太爷爷什么时候醒来?太姥姥去的地方是不是很美,所以她忘了回来陪我玩了?

当孩子这样问起时,我们不需要以欺骗的方式来安慰孩子,不要搪塞说等你长大以后就会知道,更不可以顺水推舟地安慰孩子说他们只是睡着了,因为睡着了是会醒来的,这种安慰可能会让孩子一直期待死者“醒”过来,并不断追问;除此以外,他还会产生一种担忧,害怕自己或父母也这样“睡”着了,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追问“什么叫死去?死去的人还会回来吗?”这样的问题,其实是他在担心与父母分开,是内心安全感不足的表现。这时候我们只需要告诉他,每个人最后都会死去,但爸爸妈妈一定会陪着你长大,我们全家人会一起幸福快乐地活着。

5-9岁

5-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接受死亡的观念,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或自己的身上。他们会问:人为什么会死?妈妈你也会死吗?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理解死亡是永远的离开,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死亡”产生了恐惧,甚至在内心里把“死亡”拟人化,他们会认为那些死去的人是被一个叫“死亡”的坏人抓走,但同时,他们又会假想一些特殊的人是不会死的,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有超能力的人等。

当他们追问“人为什么会死?”这样的问题时,是对死亡原因未知的惧怕。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我们周围的生命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这也就意味着,生命总有一天是会死亡消失,这是自然现象,并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或者忘了做什么才会死去。

9岁以上

而9岁以上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无法避免,甚至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于死亡,他们更多的是选择缄口不言,他们开始知道这是一个不容易得答案的问题。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和他坦率地谈论死亡会加剧他们的恐惧,相反,他们开始从我们身上学习如何面对死亡。

当遇到亲人离世,或者在清明节扫墓缅怀亲人时,我们可以在他们面前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悲伤,也应该允许孩子自然地表达出他们的情绪和想法,不必为了回避孩子就刻意压抑隐瞒,故作坚强,我们的处理情绪的方式会成为他们的榜样。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纪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们之所以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关于为什么要扫墓、人为什么会死的话题,是因为我们自己对死亡心怀恐惧。

和孩子一起去面对真实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命教育,而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不怕死,是要让孩子好好地活。

有人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到。

对于永远留在四川凉山州森林火灾现场的30名消防官兵和村民来说,他们最后的朋友圈里没有意外,却永远失去了明天。

他们也不过是年轻的孩子。

在我们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谈死亡时,他们用生命背负起重任,把每一次执行任务都当作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在我们纠结于如何让孩子懂得生命的意义时,他们用生命和时间赛跑,把每一分每一秒都活成最有意义的当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