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促扶貧經驗材料如何一稿過?

中央組織部3月30日在京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組織部門深入學習貫徹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出具體安排。今天小編為大家梳理了

黨建促扶貧經驗材料彙編,請大家參考學習。

黨建促扶貧經驗材料如何一稿過?

環江縣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經驗

近年來,環江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組織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政治責任,注重整合組織資源、發揮組織優勢、凝聚組織力量,全力推動黨建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為整縣脫貧摘帽提供堅強保證。


盡銳出戰,壓實責任強引領

一是扣緊“責任鏈”。堅持領導帶頭,靠前指揮,縣委班子成員和縣人大、政協主要領導到全縣12個鄉(鎮)擔任黨委第一書記,對所聯繫鄉鎮負總責;堅持“三級書記”抓扶貧,村黨組織書記帶領村幹部全脫產駐村參與扶貧工作,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牢牢扣緊脫貧攻堅一線“責任鏈”。二是派強“主力軍”。把123位縣直單位“一把手”派駐到全縣143個行政村(社區)擔任“大村長”,抽調“三分之一”得力幹部組成“突擊工作隊”下沉一線脫產駐村抓扶貧。經驗做法得到中組部《組工信息》第76期採用。

三是激發“新動力”。堅持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脫貧攻堅新動力,在主題教育專項整治中,多措並舉嚴控貧困地區孩子失學輟學的做法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等媒體報道。


凝心聚力,激勵擔當促攻堅

一是堅持嚴管厚愛。關愛激勵脫貧攻堅一線幹部,為扶貧路上的幫扶幹部“保駕護航”,在關安村建立全區首個“扶貧紅色驛站”。注重在扶貧攻堅一線發現、培養、使用幹部,激勵各級幹部到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近年來,共提拔脫貧攻堅一線幹部111名,表彰獎勵幫扶成效突出幹部50名,優秀第一書記41名,優秀工作隊員31名,優秀村“兩委”幹部16名。二是強化人才引領。圍繞產業、住建、醫療以及教育等脫貧攻堅重點領域引進急需人才38人。選派37名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充分發揮桑蠶種養、林業加工等行業800多個“田秀才”“土專家”作用,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三是激發群團活力。

堅持黨建引領,推動供銷聯社系統改革促脫貧,環江縣供銷合作社獲得“全區供銷合作社系統記二等功集體”稱號;環江老科協積極服務產業發展,榮獲2019年全國老科協先進集體稱號,是廣西唯一獲獎的縣級單位。


強基固本,夯實堡壘出成效

一是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煥發新氣象。堅持“三嚴三精”,紮實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明顯提升。二是搭建創業平臺,拓寬百姓新富路。通過提升“紅雁引飛”工程,開展“築巢引鳳·能人創業”行動,全縣147個行政村(社區)都創建“紅雁引飛黨員能人帶富示範產業園 ”。三是創新治理模式,共享發展新成果。創新實施“六聯一帶”“三社聯動”“大黨委”機制,有效破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難題,經驗做法得到自治區有關領導肯定性批示。四是達標全覆蓋,集體經濟收入新提高。2019年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達4萬元以上,有20個行政村年收入已達到10萬元以上,最高已達到61.95萬元;2019年底,環江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通過自治區“四合一”扶貧成效考核,代表廣西接受國家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核驗檢查,得到國家檢查組充分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