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樸淳厚 簡約凝練

江西文明網

纯朴淳厚 简约凝练

油畫 《吳子南先生》 封治國繪

纯朴淳厚 简约凝练

《梅鶴圖》

纯朴淳厚 简约凝练

《鱖魚圖》

纯朴淳厚 简约凝练

《點絳唇》

纯朴淳厚 简约凝练

《把酒持螯又一年》

□ 蘇 米

■吳子南(1934—2010),原名亦非,1934年10月出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江西臨川。1952年入蘇州美專,次年改為華東藝專入繪畫系,師承俞劍華、劉汝禮、陳大羽、羅尗子、蘇天賜、李長白、吳開城、林樹中等老師。畢業後經俞劍華推薦轉入西安美院油畫系隨王子云學習美術史論,後入陝西省博物館等單位任美工。1964年返江西上饒工作,1980年調江西師範大學任美術系教員直至教授。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八大山人研究會常務理事、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省國畫研究會副會長、省政府特聘文史館員。

吳子南先生一生繪畫與文論創作頗豐,其中《吳子南畫集》收錄繪畫精品百餘件。早期作品《孫思邈像》《保衛延安》《陳勝吳廣起義》分別陳列於陝西省博物館和陝西省革命博物館。他的書畫作品晚年趨於成熟,書法與畫風別具一格,有超凡脫俗的文人特質。代表作品曾作為國禮贈外國政要。文稿論著《吳子南文集》(待出版)收錄有70餘篇,重要論文有藝術名家研究《李瑞清:清道人評傳》《林風眠先生與藝術》;中國傳統藝術研究《秦漢雕塑藝術》《敘師資傳授南北時代考注》《禪的思維與繪畫》;西方藝術思維與藝術形態研究《關於新藝術》《藝術的形態》;八大山人研究《漫將心印補西天》《墨點無多淚點多》等。參與了由王朝聞擔綱主編的《八大山人全集》的編撰工作,歷時7年。美術評論囊括了江西老、中、青眾多畫家及其作品的推介和評論,對推動江西美術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現任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的封治國,在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就讀時是吳子南的得意門生。他曾在一篇紀念文章中寫道:“吳子南的人物畫創作造型簡練,不事雕琢,這是漢唐藝術滋養的結果。三秦故土是吳子南藝術生涯最為重要的起點,他不僅在那裡隨王子云先生學習美術史論,與其神遊從雅典到長安的藝術歷程,也在那裡耳濡目染漢唐雕塑的沉厚博大、閎約深美。數十年後,他以‘向心之力,內聚之勢’八字,為我們概括了他所理解的兩漢藝術。八百里秦川的厚土人文是吳子南一生最厚重的記憶。他把這種記憶和情愫,也把對漢唐藝術的理解,融入了自己的筆墨實踐。無論吳子南的筆墨處理是否有瑕疵,無論他的人物造型是否還有可商榷之處,但他畫面中的那種清新與鮮活、那種純樸與淳厚、那種發乎本源的天真與隨性,是其畫作最為動人之所在,所謂芙蓉沿岸,自有一種清味。”

封治國認為,吳子南的花鳥創作更多與八大山人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吳子南在八大山人領域的研究成果,不僅體現在對八大山人題畫詩的解讀,也體現在花鳥畫的個人創作。他在八大山人的作品裡,感悟到一種與漢唐藝術一脈相承的精神氣質,那就是簡約和凝練。吳子南的鱖魚,惜墨如金、筆筆寫出,造型上力圖表現向外膨脹的力量。他把八大游魚圖的孤傲與冷峻巧妙地轉換成幽默的天趣與清甜的童趣。他喜愛“水面風波魚不知”的超然物外,欣賞“江湖來去不留名”的淡泊恬靜。他在大俗的《千貴圖》中畫出了大雅的氣質,賦予了其自由的意趣和生機。他畫的是花鳥,卻分明是在勾畫自己人生的自畫像:“蘆花最識江湖恨,一夜秋風已白頭”——這是吳子南日啖螃蟹的自得與悠然;“何處最牽墨客興,黃昏煙雨亂蛙聲”——這是吳子南對窗外春雨的逸興與閒思;“久作林下游,頗識林下趣。從渠綠蔭繁,不礙清風度”——這是吳子南的豁達與清澈,也是他最為推崇的人格境界。

(配圖均為吳子南國畫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