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被拒,項目被砍?斯坦福「最慘」在讀博士教你如何直面失敗

機器之心報道

論文被拒,項目被砍,甚至連好多 deadline 都沒有趕上……我的博士生涯哪有這麼悲慘?

論文被拒,項目被砍?斯坦福「最慘」在讀博士教你如何直面失敗


這些「失敗」,全都是來自斯坦福大學視覺與學習實驗室的在讀博士 Andrey Kurenkov 親身經歷過的事。最近,這位來自頂級學府,人工智能著名學者李飛飛領導實驗室門下的博士生推出了一系列視頻,希望向人們講述讀博會遇到的種種挫折。

當然,還有如何才能避開這些坑。

掙扎、失敗,有時甚至感到前路沒有盡頭——這些都是博士生涯的固有部分。這還伴隨著冒充者綜合徵(覺得自己遜色於他人,不配位列其中)。Andrey Kurenkov 發現以到目前為止的經驗來看,冒充者綜合徵的發生是普遍的,但僅僅是知道它的存在還遠不足以克服。同樣的,直面失敗是能夠成功的必要因素。

因此,在博士研究生幾年來經歷了無數失敗後,Andrey Kurenkov 決定把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幫助他人避免一些坑。但為了避免讓人有高不可攀的感覺,這些視頻只記錄了 Andrey 失敗的所有案例:

論文被拒,項目被砍?斯坦福「最慘」在讀博士教你如何直面失敗


在下文中,Andrey Kurenkov 詳述了在博士生涯中會遇到的非常重要,但很可能難以發現的教訓:

儘可能快速、簡單地測試你的 idea

研究工作通常是一個 debug 的過程,有些時候會卡住,然後需要找到卡住的原因,是代碼有缺陷?還是 idea 本身存在問題?在獲得一個非常好的 idea 之後,卻經常在實現過程中遺憾地發現,這一 idea 始終無法運行,也就不得不作廢了。

如何避免出現這一窘境?或許可以構建一個可以令你的想法實現的虛擬場景,這樣確保代碼不會出現問題。換句話說,你需要對自己的研究展開系統性的檢查(sanity check testing)。舉例而言,如果你正在進行目標識別研究,則首先需要創建一個合成數據集,其中數據集中的簡單幾何圖形必須確保正常運行。

論文被拒,項目被砍?斯坦福「最慘」在讀博士教你如何直面失敗


我的首個失敗項目就充分說明了對自身 idea 展開系統性測試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吸取我的這一教訓。

堅持一段時間之後還是無法取得進展,那就重新開始吧

堅持不懈在研究中是一種很好的品質,但如果手頭工作始終無法取得進展,則不得不重新思考所採用的方法。這就引出一個重要問題,當想法無法實現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堅持還是重新開始?我的觀點是,堅持一段時間,徹底弄清楚為什麼無法取得進展以及是否能夠實現。如果不能,那就重新開始吧!

論文被拒,項目被砍?斯坦福「最慘」在讀博士教你如何直面失敗


這是我從第二個廢棄項目中得到的教訓,在這個項目中,我以團隊成員參與了一項研究工作,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回溯失敗原因,我認為是自己太執拗於一種方法,而沒有及時變通。但要記住,重新開始並不意味著你之前的努力完全白費了。你有理由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但需要重新尋找一個有可能取得進展的研究方法。

所以,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重新把握之後的研究方向。

只專注於一兩件真正重要的「大事」上

論文被拒,項目被砍?斯坦福「最慘」在讀博士教你如何直面失敗


之前作為一名研究生的時候,我便傾向於同時進行多個任務,或者是承擔多個項目。當然,多一些探索類輔助類的項目並不是什麼壞事,而且從事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員就應該多一些科學層面的溝通交流。

但是,這很容易就做過頭了,特別是現在處於 PHD 初期階段時會發現,有非常多很有趣很誘人的想法在分散注意力,導致我無法專注於一兩個真正重要的項目上。同時,在不停地溝通新想法時,導致只是處於溝通層面而非真正執行。

論文被拒,項目被砍?斯坦福「最慘」在讀博士教你如何直面失敗


如上圖,一個相關的概念便是「創意非常便宜,而執行才是一切」。換句話說,這些奇思妙想沒有經過執行的磨練以及實現,那便沒什麼價值。當然,這不代表拒絕創新的想法,所以最正確的做法是,如果你有個不錯的想法,但當下並沒有足夠時間去實現,那麼儘可能將它保留,等你有足夠的「精力」去執行的時候再轉移注意力。

我也建議,如果你本身就屬於多任務並行的人,那明智的決定是擁有耐心,讓這些不錯的想法一直圍繞著你,同時再找個機會一一去實現它們。


找到一個好的團隊,併成為一名合格的團隊成員

雖然我沒怎麼提研究生階段的成就,但其實我也還算有一點成果。這些成果應該歸功於我有一位好導師以及共事的博士生們。成功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屬於團隊的。

但一個團隊的動力並非自然而然就能產生的。科研有時候是一項孤獨的工作,你會希望得到更多的積極反饋。尤其是對於人工智能這種需要大量實現工作的應用型學科而言,我真的不認為這種「孤獨」的工作方式是好的。

很多人會依靠直覺,自己埋頭科研,以至於忘記周圍的人。你可以主動嘗試去尋找一些可以共事的夥伴,個人而言,如果和一個博士後或者一兩個研究生同學一起工作,至少你能多個能夠指點迷津的人或是隊友。


論文被拒,項目被砍?斯坦福「最慘」在讀博士教你如何直面失敗


但即使你有了共事的人,也並不意味著科研工作就會變得更容易。如何呈現一種高效的團隊合作模式仍然是個難題,我在之前的博客裡也寫過一些團隊合作方面的經驗(http://www.andreykurenkov.com/writing/project/effective-teamwork/)。

而且你也得多多注意團隊動向,比如我曾經有一些投入了大量精力的項目,最後都被取消了。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光顧著自己的投入,卻忽略了與團隊成員在方向上達成共識。有時候,通過和別人聊天,你還能獲得更前沿、更新穎的 idea。

所以,總結一句話,別做孤獨的前行者,要做高效的溝通者。

注意身體健康,同時保持個人愛好

別管你多麼有耐力和決心,科研都不是容易的事。在讀書時,讓自己放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在研究的路上一條道走到黑也許會出不錯的成果,但也應注意自己在體力和情緒上能否支撐得住。

我生成過一張體重與論文 deadline 之間關係的趨勢圖,每當接近截止日期時,我的體重就會急速上升,達到一個頂峰,而後我通過運動和調節飲食的方式使體重恢復正常水平,但當下一個 deadline 來臨時,這個現象又會重演。

論文被拒,項目被砍?斯坦福「最慘」在讀博士教你如何直面失敗

當然,目前還沒有出現什麼嚴重的問題,但我意識到自己從體重和體脂率上來看都不算健康。經歷了去年的這一波壓力後,今年我準備將運動作為重中之重。

除了身體因素,我還想補充說一下心理健康。很多時候,研究期間的倦怠、焦慮和沮喪會是主要面對的問題。所以,學會放鬆是一種必備的能力。這種能力常常被人忽視,但其實它一定程度上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就我自己而言,當我患上抑鬱症時,我靠著自己的愛好來拯救情緒,比如看動漫、跆拳道、做菜、打遊戲(文明 5 真的很不錯)。近些日子來,我迷上了冥想打坐,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

最後,希望正在科研之路上砥礪前行的你,能夠看到這些真誠的建議。有三句話也想送給大家:

成功就是從失敗走向失敗,卻永不喪失熱情。——溫斯頓·丘吉爾


失敗只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但這次你會更加明智。——亨利·福特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就不能稱為科學研究了,不是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參考鏈接:https://www.andreykurenkov.com/writing/life/lessons-learned-from-failur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