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在廣西北海市 , 有一座充滿海洋氣息的城市——合浦 。漢代時,有一位清廉的太守叫作費貽,他的故事至今廣為流傳。

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伴隨著陣陣海風,剛剛上岸的河鮮海味、新鮮採摘的瓜果蔬菜擺滿了排檔。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在這裡已經延續了千年時光。熱鬧繁榮,充滿生活氣息是合浦這座古城給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合浦就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悠悠千載時光,歷史在這裡沉澱,也為這座古城留下了許多傳奇的故事。

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位於北部灣東北岸的合浦,隸屬廣西北海市,城區面積不大,騎樓老街上店鋪林立,紅磚青瓦的海角亭、魁星樓,矗立百年的文昌塔等歷史遺蹟,見證者這座古城的滄桑與變遷。

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合浦地處嶺南,西漢時為加強這片化外之地的管理,漢武帝命人修築土城,設合浦郡。明宣德年間,為防倭寇侵擾,築起磚城。那時的合浦城城牆周長約2.6公里,牆高10米,有六座城門聯通外界。

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合浦”意為江河彙集於海之地,作為南流江注入北部灣的入海口 , 這裡曾是重要的港口。來自中原的絲綢、陶瓷和茶葉,沿湘江過靈渠,南行抵達合浦港,再沿海岸西行,可直達東南亞、南亞各國。合浦設郡後不久,一直由漢武帝派遣的遠洋船隊滿載著黃金和絲綢,由合浦港出發,一路西行。這次由官方組織的航行,開闢出一條海上絲綢之路。

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古城中的漢代博物館收藏有大量的漢代文物,記錄下古城輝煌的過往。從漢墓中出土的珠寶、瓷器、陶壺等珍貴文物,歷經兩千多年的歲月沉澱,仍舊色彩豔麗。

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伴隨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南來北往的商船,為合浦帶來了繁盛。為了方便管理,朝廷派遣官員來到合浦。然而 ,早期來到這裡的官員常常利用職權欺壓百姓、謀取私利 , 他們打著朝廷的旗號,用一升酒或一斗米強迫珠民對換數兩珍珠,久而久之,民間怨聲載道 , 叛亂不斷 。

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東漢初年 , 為了穩定時局 , 漢光武帝劉秀派費貽來到合浦 。光武帝知道費貽的名聲比較好,所以專門把他派到合浦來做太守。費貽來了以後,主要實行一系列的政策,一個是政清,一個是刑簡。政清,就是必須要清廉,你不清廉,老百姓就不擁護你。費貽出臺這些政策,就是要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不要跟老百姓去爭名。

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雖然費貽政令嚴明,但還是有人心存僥倖,一名官員為了討好他,派人深夜送來一顆拇指大小的珍珠。原以為費貽會像前任郡守一樣,對稀世珍寶愛不釋手,收入囊中,但費貽竟然看都不看一眼,厲聲把對方趕了出去。天亮之後,費貽以此為例,著手調查官員貪瀆之事,並上報朝廷說,正是地方官員投上所好,大肆搜刮,才會導致百姓聚怨積憤,引起叛亂。為除弊端,應當嚴格官員的選拔任用。朝中好友聽聞此事,擔心費貽的做法會得罪權貴,影響仕途,於是紛紛勸他學會通融,才能鞏固官位。費貽卻表示,絕對不會為一己私利,而去做貪贓枉法和擾民傷民之事。

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在他為官期間 ,不僅沒有做貪贓枉法和擾民傷民之事 ,還勵民墾荒 ,播種五穀,還引進種桑養蠶、抽絲織布的技術,把中原的農耕文化帶到這座嶺南小城 ,人們的生活也因此變得安寧富足 。

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六年後,費貽右遷高升,離開合浦時,滿城百姓扶轅相送,直到百里外的一座大山下,才灑淚而別。人們感念他的清廉 ,從此就把當地的大山稱為“大廉山” ,山前田垌稱為“大廉垌”,南流江稱為“廉江”,城中水井稱為“廉泉井” 。

廣西北海的合浦,海絲的始發港,大名鼎鼎的清官故鄉

從那以後 , 從合浦走出的官員大多廉潔自律 。唐太宗就曾有感於此地廉吏輩出 ,把合浦改為廉州 。官風清正,則民風淳樸,國泰民安。費貽之後的千年時光裡,從合浦走出的官員大多廉潔。其中,有史料可考的就有130多位。唐貞觀八年,唐太宗有感於此地廉吏輩出,把合浦改為廉州。在一代代清官廉吏的治理下,古城百姓辛勤勞作,安享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