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細菌性果斑病有哪些特點?如何科學防治?

霧都山客


【症狀】葉片上病斑呈圓形至多角形,邊緣初呈V字形水漬狀,後中間變薄,病斑乾枯。病斑背面溢有白色菌膿,幹後呈一薄層,且發亮。嚴重時多個病斑融合成大斑,顏色變深,多呈褐色至黑褐色。果實染病,先在果實朝上的表皮上現水漬狀小斑點,漸變褐,稍凹陷,後期多龜裂,褐色。初發病時僅侷限在果皮上,進入發病中期後,病菌可單獨或隨同腐生菌向果肉擴展,使果肉變成水漬狀腐爛。  

  【病因】甜瓜細菌性果斑病的病原細菌在種子、土表越冬,可通過風雨、昆蟲、農事操作傳播,從傷口和氣孔侵染。帶菌種子萌發後,病菌從子葉侵入,引起幼苗發病。同時,病原細菌還會侵染西葫蘆、南瓜、西瓜、黃瓜等作物。棚內高溫、高溼易發病。值得注意的是,該病的病原細菌侵染果實時,在甜瓜坐果後1-3周的幼果期通過果皮上的皮孔侵入。一旦幼瓜開始轉色、果皮表面形成蠟粉,則大多數皮孔封閉,能有效阻止細菌繼續侵入。所以,果實表現發病症狀時已轉色、近成熟,而病原菌卻早已在幼瓜期侵入。因此,如果要等到甜瓜表現發病症狀時再施藥防治,就太晚了。

  【防治方法】

  首先,做好種子消毒。可用50℃溫水浸種3小時,撈出晾乾後催芽,或10%磷酸三鈉浸種20分鐘後清水沖洗。注意掌握藥劑濃度和浸種時間,避免影響種子發芽率。另外,小育苗廠可能操作不規範,幼苗也可能帶毒,建議菜農從正規育苗廠育苗。

  其次,做好土壤消毒。建議輪作。定植前將棚內雜草清除,深翻地。定植時先對棚內進行消毒,移栽時用DT600倍液進行澆穴或灌根。

  建議起壟栽培、合理澆水,防止大水漫灌,注意通風排溼,縮短植株表面結露時間,在露水乾後進行農事操作,及時防治棚室害蟲。及時將病株帶出棚外。子葉上病害多,應及時處理。可在甜瓜兩葉一心時,選擇晴好天氣下用消毒後的剪刀將子葉剪去。注意不能用手撕摘,並將子葉帶出棚外。

  再次,建議用塑料袋套袋處理。待甜瓜長到鵝蛋大時套裝下端開口的塑料袋,4-6天后及時摘除。此時甜瓜表皮逐漸老化並形成蠟層,足可抵禦病菌侵襲。

  最後,藥劑防治。甜瓜開花時,每10-15天噴灑一次百菌清或阿米西達混加中生菌素或寧南黴素,預防各種病害,尤其細菌性病害發生。或噴用2000倍的鏈黴素預防,或選用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可殺得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27.12%銅高尚1000倍液,或30%王銅1000倍液噴灑,或50%琥膠肥酸銅(DT)殺菌劑1000倍液,隔10天一次。注意,甜瓜幼瓜對銅製劑相對敏感,所以一定要將銅製劑濃度稀釋一半使用,一方面仍保證防治效果,另一方面也不影響幼瓜生長。








農人杜久時


導讀:甜瓜是我們夏季吃的比較多的一種水果,有很多人認為甜瓜屬於蔬菜類,其實甜瓜是屬於水果類,在農村我們把它叫做“白啄瓜”。甜瓜的種類也是比較多的,形態顏色也是各異,吃起來也是香甜可口,在農村很受我們農民的歡迎。由於甜瓜的生長條件要求比較低,所以很多農村家庭都會自己種植,但是在種植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病蟲害也是比較頭疼的,而一般的種植戶由於缺乏經驗,所以種的甜瓜質量不是很好。甜瓜的細菌性果斑病就是眾多病蟲害中的一種,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

關於甜瓜細菌性果斑病的發病症狀特徵。

甜瓜的果斑病是甜瓜生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嚴重影響甜瓜的生長髮育以及甜瓜的質量和產量,危害還是比較大的,不容小覷。這種病害一般容易發生在葉片和果實上:

• (1)發生在葉片上的症狀特徵。

該病通過葉脈感染,最後發展支葉片,一般表現為葉片上出現圓形或者其他不規則形狀的斑點,周邊病斑呈“V”字型,後期導致病斑處乾枯。而葉片背面會出現一層薄薄的白亮色菌濃,後期發病嚴重會導致病斑變大,呈褐色。


• (2)發生在果實上的症狀特徵。

當果斑病發生於果實上時,果實表面會出現很多小斑點,顏色呈暗綠色或者深綠色居多,果斑顏色逐漸變為褐色,並伴隨枯萎往下凹,最後發展成不規則的比較大的斑點。後期隨著病斑的不斷髮展,病菌侵入果實內部,影響果肉,表現為果實腐爛,流出透明的粘稠狀菌膿。

關於甜瓜果斑病的發病條件。

果斑病是一種細菌性,病菌主要是通過瓜苗上的傷口或者自然孔口入侵進行感染的,大棚種植溫度達20°C以上,空氣高溼度是這種病害的流行環境,另外通風環境差、庇廕處也是造成病害多發的原因子一。

關於甜瓜果斑病的危害。

• 當病害發生在葉片葉脈上時,嚴重影響著藤苗的生長髮育,抑制生長,會出現葉片藤莖枯萎,腐爛,嚴重時出現死藤現象。


• 當病害發生在果實上時,甜瓜會出現變小、腐爛、開口的現象,危及整個果實,嚴重影響果實的生長髮育,大大降低了果實的質量和產量。

由此看來,甜瓜的果斑病對於甜瓜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在種植甜瓜時要加以重視,注意科學的防治。

關於甜瓜果斑病的防治措施。

• (1)農業防治。

①清理病菌。秋季收穫完成後,殘留下來的甜瓜苗要及時的清理,不要等它自然風化,防治病菌殘留影響下一季的甜瓜,我們可以集中燒燬或者扔掉,清理完也不要忘記把地下的根莖清理掉。

②科學的管理。種植過程中加強田間管理,避免瓜苗太密集或植株徒長,合理的整理,不要損破藤苗,導致病菌侵入。另外,及時的灌溉和排水、清理病株、雜草等等田間管理都要做到位。

③合理施肥,增強瓜苗長勢。長期給瓜苗施加有機肥或農家肥,以保證充足的養分支持,促進生長髮育,提高瓜苗抵抗病害的能力。

④播種前的準備工作要到位。選擇乾燥通風的種植場所尤為重要,因為乾燥通風的環境不容易發生病害,種植前最好要將種植地進行全面的消毒,耕作前也要將耕作工具和我們自己消毒,防治發生病菌入侵的現象,俗話說得好“小心使得萬年船”。

• (2)化學防治。

在初期,我們可以選擇噴施新植黴素或者中生黴菌可溼性粉劑,週期為每隔3-5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3次即可,這類農藥屬於生物農藥,對甜瓜的傷害小,而且對甜瓜的果斑病有著很好的抑制作用,在前期噴施還有著很好的預防作用。

總結:相信大家已經瞭解了關於甜瓜果斑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既然去種,那麼我們就要種好,對得起自己的勞動。“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為了提高我們甜瓜的產量和質量,科學的防治是很關鍵的一步,所以,希望大家科學種植,做一個“經驗果農”。


我是“踏樰尋木”,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關於甜瓜種植的問題可以邀請我回答,我會用心去回答你的問題,謝謝!


踏樰尋木


  【症狀】葉片上病斑呈圓形至多角形,邊緣初呈V字形水漬狀,後中間變薄,病斑乾枯。病斑背面溢有白色菌膿,幹後呈一薄層,且發亮。嚴重時多個病斑融合成大斑,顏色變深,多呈褐色至黑褐色。果實染病,先在果實朝上的表皮上現水漬狀小斑點,漸變褐,稍凹陷,後期多龜裂,褐色。初發病時僅侷限在果皮上,進入發病中期後,病菌可單獨或隨同腐生菌向果肉擴展,使果肉變成水漬狀腐爛。  

  【病因】甜瓜細菌性果斑病的病原細菌在種子、土表越冬,可通過風雨、昆蟲、農事操作傳播,從傷口和氣孔侵染。帶菌種子萌發後,病菌從子葉侵入,引起幼苗發病。同時,病原細菌還會侵染西葫蘆、南瓜、西瓜、黃瓜等作物。棚內高溫、高溼易發病。值得注意的是,該病的病原細菌侵染果實時,在甜瓜坐果後1-3周的幼果期通過果皮上的皮孔侵入。一旦幼瓜開始轉色、果皮表面形成蠟粉,則大多數皮孔封閉,能有效阻止細菌繼續侵入。所以,果實表現發病症狀時已轉色、近成熟,而病原菌卻早已在幼瓜期侵入。因此,如果要等到甜瓜表現發病症狀時再施藥防治,就太晚了。

  【防治方法】

  首先,做好種子消毒。可用50℃溫水浸種3小時,撈出晾乾後催芽,或10%磷酸三鈉浸種20分鐘後清水沖洗。注意掌握藥劑濃度和浸種時間,避免影響種子發芽率。另外,小育苗廠可能操作不規範,幼苗也可能帶毒,建議菜農從正規育苗廠育苗。

  其次,做好土壤消毒。建議輪作。定植前將棚內雜草清除,深翻地。定植時先對棚內進行消毒,移栽時用DT600倍液進行澆穴或灌根。

  建議起壟栽培、合理澆水,防止大水漫灌,注意通風排溼,縮短植株表面結露時間,在露水乾後進行農事操作,及時防治棚室害蟲。及時將病株帶出棚外。子葉上病害多,應及時處理。可在甜瓜兩葉一心時,選擇晴好天氣下用消毒後的剪刀將子葉剪去。注意不能用手撕摘,並將子葉帶出棚外。

  再次,建議用塑料袋套袋處理。待甜瓜長到鵝蛋大時套裝下端開口的塑料袋,4-6天后及時摘除。此時甜瓜表皮逐漸老化並形成蠟層,足可抵禦病菌侵襲。

  最後,藥劑防治。甜瓜開花時,每10-15天噴灑一次百菌清或阿米西達混加中生菌素或寧南黴素,預防各種病害,尤其細菌性病害發生。或噴用2000倍的鏈黴素預防,或選用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可殺得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27.12%銅高尚1000倍液,或30%王銅1000倍液噴灑,或50%琥膠肥酸銅(DT)殺菌劑1000倍液,隔10天一次。注意,甜瓜幼瓜對銅製劑相對敏感,所以一定要將銅製劑濃度稀釋一半使用,一方面仍保證防治效果,另一方面也不影響幼瓜生長。


鄉村俊哥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熱愛生活,喜歡我們村裡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著很豐富的種植和養殖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把我在農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甜瓜細菌性果斑病的病原細菌在種子、土表越冬,可通過風雨、昆蟲、農事操作傳播,從傷口和氣孔侵染。帶菌種子萌發後,病菌從子葉侵入,引起幼苗發病。同時,病原細菌還會侵染西葫蘆、南瓜、西瓜、黃瓜等作物。棚內高溫、高溼易發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甜瓜果斑病如何防治。


發病症狀

該病的病原細菌侵染果實時,在甜瓜坐果後1-3周的幼果期通過果皮上的皮孔侵入。一旦幼瓜開始轉色、果皮表面形成蠟粉,則大多數皮孔封閉,能有效阻止細菌繼續侵入。所以,果實表現發病症狀時已轉色、近成熟,而病原菌卻早已在幼瓜期侵入。因此,如果要等到甜瓜表現發病症狀時再施藥防治,為時已晚。


防治方法

(1)種子消毒。可用50℃溫水浸種3小時,撈出晾乾後催芽,或10%磷酸三鈉浸種20分鐘後清水沖洗。注意掌握藥劑濃度和浸種時間,避免影響種子發芽率。另外,從育苗廠購買幼苗的農戶要慎重選擇,建議菜農從正規育苗廠購買。

(2)土壤消毒。建議輪作;定植前將棚內雜草清除,深翻地;定植時可先對棚內進行消毒,移栽時用殺菌劑進行澆穴或灌根。

(3)農事管理。建議起壟栽培、合理澆水,防止大水漫灌,注意通風排溼,縮短植株表面結露時間,在露水乾後進行農事操作,及時防治棚室害蟲。及時將病株帶出棚外。子葉上病害多,應及時處理掉子葉。建議用塑料袋套袋處理,待甜瓜長到鵝蛋大時套裝下端開口的塑料袋,4-6天后及時摘除。此時甜瓜表皮逐漸老化並形成蠟層,可抵禦病菌侵襲。

(4)藥劑防治。甜瓜開花前,每10-15天噴灑一次百菌清或嘧菌酯混加中生菌素或寧南黴素,預防各種病害,尤其細菌性病害發生。或春雷黴素、喹啉銅、噻菌銅、琥膠肥酸銅等藥劑,氫氧化銅慎重使用,濃度不合理容易造成燒葉。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把我的經驗說出來,我感覺到很開心,因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農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報,能解決你們的問題就好。

最後祝福大家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能夠順順利利,做一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幸福的農民,同時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好運連連,幸福美滿!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